“稽停兄,辛苦了。”
张学文回到了长沙,并没有直奔家里。而是先来到布政使衙门,现在的湖南省长办公室,来见禹之谟。了解一下湖南目前的情况。
看到禹之谟的时候,张学文吓了一跳。
禹之谟虽然本来就瘦小,但才五十来天没见,禹之谟变得更瘦。眼睛都凹了进去,可以看出他眼睛里面的血丝。这段时间看起来禹之谟非常累。甚至应该是睡眠不足。
“我有什么辛苦。你在前线才辛苦。”
“我又不需要亲临战场,我有什么可辛苦的。稽停兄,这段时间我知道给你的负担太重。”
湖南自从长沙起义之后,组建军队最多。从湖南进入湖北的军队,超过三万人。而包括四川的部队,他们的后勤都是湖南这边管的。
给湖南的负担太重。
禹之谟担任湖南省长,为这么多军队筹集后勤资金。还要梳理湖南这边的官场,稳定湖南的局面,身上的压力真的很大。
而且禹之谟年级不小。
今年已经是四十五岁。在这个年代,四十五岁已经不是很年轻。五十来天没有好好休息,现在没有倒下,已经是身体相当棒了。
“稽停兄,还是要保重身体。未来有很多的事情等着我们。”
“你们两个人,才一个月没见,这么客气干什么。”
宁调元看着两个人的样子,立马就笑着打断。虽然禹之谟和张学文两个人年龄差距比较大,禹之谟比张学文大了近二十岁。
但两个人认识也有六年时间。
张学文是一把手,禹之谟就是二把手。两个人一直以来配合还是相当默契。
“是啊,才一个多月。”
张学文点点头,然后露出笑容道:“不过这五十来天形势发展很快,现在已经有一大半的省份宣布独立。总理刚刚到了上海,估计很快就会去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已经是迫在眉睫。”
几个人都是面带喜色。
毕竟大家拼死拼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共和。虽然只是要成立一个临时政府,但禹之谟也好、宁调元也好、刘道一也好,大家的心情都非常不错。
因为成立临时政府,那么就表明革命成功一半。
“炳生,听闻霖生哥已经回国。”
“我听说了。”
刘道一点点头。
张学文、刘道一、王亮几个人都是一起长大,从小一起学习,私交是最好的。因此和刘揆一的私交也非常不错。但刘揆一这一次回国,却没有来湖南,而是直接留在上海。
对于刘揆一、刘道一他们来说,革命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两兄弟都没见面五六年,但比起革命大业来说,这点兄弟情都不算什么。
“稽停兄、仙霞兄、炳生,临时政府成立在即,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态度。我已经给总理和克强先生带去了我的话。我支持总理担任临时政府的总统,支持克强先生成为大元帅。如果没有大元帅这个职务,我支持克强先生成为陆军部的总长。但是临时政府在成立两个月之内,必须要组织军队北伐。满清皇帝不退位,绝不停止革命。如果临时政府无法担当这个重任,我们随时都有退出的自由。临时政府不北伐,我们自己组织北伐。”
“好。”
宁调元大喊一声好。
虽然已经是同盟会西南支部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宁调元的性格依旧。
“子清,你说的太好。最近有很多很不好的风气,大家说什么革命到了现在已经可以享受果实。不少人都到我这里,想要混一个官当当。还有不少人都支持和袁世凯谈判,简直把袁世凯当成了救世主。他们简直都忘了革命的初衷,忘了我们革命的目的。而且我们革命,岂能是怕这个怕那个。如果总理和克强先生无法领导大家北伐,那就干脆把位置让出来。子清,如果不行,你上。”
“仙霞兄,你真是。”
宁调元就是这种性格,张学文也不能说什么。虽然宁调元性子急,但他办宣传绝对是一等一的。现在同盟会控制的几个报纸,办的真是虎虎生威,打的其他一些报纸节节败退。
不仅仅是如此,这些报纸在上海、南京都有分社。在那里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报纸,不停地宣传川湘滇黔鄂现在的情况。
宁调元在宣传领域,真的是一员虎将。
“这种话你可不能往外说。钝初兄,已经对我非常不满。如果这种话传出去,对我们都不好。”
“其实仙霞兄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一直很沉默的刘道一慢慢的开了口。说起来自从萍浏醴起义之后,刘道一就一直很沉默。虽然他现在位置很高,但每次会议当中也是如此,话不会太多。
只是默默的做工作。
萍浏醴起义,几千人的伤亡对于刘道一的刺激太大。以至于才二十七岁的刘道一,已经开始有白头发。而且不少。都是因为他心思太重有关系。
“虽然我对于南京的情况不算很了解,但我也知道那里现在是泥潭。我们同盟会在那里没有多少力量,总理和克强先生就算去了南京又能干什么。当初克强先生和钝初兄,选择南京作为临时政府的首都,本来就是错误的。选择我们长沙,或者选择武昌,都比南京基础好。更是大有作为。”
“你没听说过南京有帝王之气。”
宁调元调侃了一下。
不过这倒不是宁调元瞎扯淡。很多人都说南京有帝王之气,而且这句话出来很多年。很多人都相信这一点。
“克强和钝初这是怀疑我们,忌惮我们。”
禹之谟在旁边叹了口气。
禹之谟是聪明人,自从黄兴和宋教仁他们和各省代表选择南京作为临时首都的时候,禹之谟就想明白原因。禹之谟和黄兴私交非常好,和宋教仁也认识很多年。
因此心里难受。
甚至禹之谟心中是比较生气。如果从资历、影响来说,黄兴和宋教仁的确是革命党领袖。他们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超过张学文很多。
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
不管你黄兴、宋教仁资历多深,名气多大,现实情况放在这里,你不能无视。张学文做出来的功绩,成就远远超过他们两个人。就是孙中山也无法和张学文相比。
毕竟张学文促成了川湘滇黔鄂五省革命,还亲自领导湘鄂联军和北洋军打过仗,击退过北洋军。这样的革命成绩,在革命党内部只此一人而已。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和张学文比拟。
这样大的成绩,已经是到了必须要承认张学文地位的时候。
可是呢?
千方百计的避开张学文,不满意张学文,忌惮张学文。
难道你们的地位就必须要高过张学文?
禹之谟清楚明白宋教仁的想法。他们就是认为张学文不配当他们的领导,他们忌惮张学文的原因就是张学文资历太浅,在同盟会地位不高。宋教仁他们总是认为他们自己的革命资历深,他们在同盟会的地位高,就一定要领导张学文,而不能屈居于张学文下面。但是想要领导张学文,又忌惮张学文手上的实力。所以才会选择南京作为临时政府的首都。
先确定名分,然后用临时政府来压张学文。
这才是让禹之谟最生气的。
因为在禹之谟看来,相比起权力,革命成功才是最重要的。大家都是革命党,都是为了推翻满清建立共和,岂能为了权位斤斤计较。谁的能力强,谁的功业高,就应该听谁的话。
而不是讲资历,摆地位。
禹之谟虽然是黄兴、宋教仁的老友,但禹之谟是绝对不赞成他们的做法。禹之谟认为以张学文目前的功业来说,已经足够去追逐总统的位置。张学文也有能力成为总统。
论起来,禹之谟的资历也远远超过张学文。
但禹之谟就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应该领导张学文。谁功劳大,谁能力强,就应该承认,就应该服从他的话。这是禹之谟一贯的想法。因此禹之谟不嫉妒张学文因为首义功勋,名望直追孙中山和黄兴。在禹之谟看来这是张学文应得的。
这么一想,禹之谟就对于黄兴、宋教仁都有很深的不满。
“哎呀,你们扯远了。我的意思是我们五省,谁要去中央担任职务。先说说我们湖南。”
“没这个必要。”
禹之谟摇摇头。
然后很直接道:“子清,这个临时政府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甚至是要什么没什么。临时政府能不能正常运转都是一个大问题,我们没必要蹚浑水。”
“可是……”
禹之谟是务实派。
在禹之谟眼中,临时政府能不能号令南方各省都有问题。现在川湘滇黔鄂五省都缺人,还去掺和临时政府干什么。而且宋教仁他们未必就愿意张学文派去的人担任职务。
“子清,我们还是按照我们的步伐继续扩大实力,扩大控制区域。”
“对。子清,我同意稽停兄的意见。我们先不要理会那边的事情,估计他们也不喜欢我们太关注那边。抓到手中的实力,才是实实在在的。”
宁调元平常是有些疯,但脑袋却非常明白。
现在又是一个大混乱的开始。这个时候真正拥有实力的人,才能够大声说话。只要是聪明人,谁不是在疯狂的扩充自己的地盘,扩充自己的实力。
如上海的陈其美、广西的陆荣廷、西南的张学文,包括共进会的陶成章。也在积极组建所谓的光复军,自称为光复军总司令。也是积极的招兵,积极的筹款。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想。”
张学文犹豫。
如果可能,张学文当然不想理会临时政府。南京被江浙联军攻破之后,里面的钱都被当时的部队给抢光了。孙中山去了南京,估计南京的籓库里面一个子都没有。
你没钱,就没资格说话。
这样的临时政府,到时候估计还要跟人化缘。这样的临时政府张学文真的是看不上。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有些人说不定很想去中央政府任职。
“子清,该去的拦不住。趁着这个机会整顿整顿也非常不错。”
刘道一轻轻地说了两句。
刘道一这一次进行了川湘滇黔鄂五省会员的统计,最后弄出来的会员达到近三万人。也有很多革命之后加入同盟会的。
不过刘道一在统计过程当中,也有很多不满意。
因为同盟会会员的成分太复杂。在刘道一看来,有些人完全是混进同盟会投机的。这样的人刘道一非常看不惯。甚至同盟会西南支部的有些高层,刘道一也不满意。现在革命才刚刚开始,北方还在北洋军手上。
但已经有不少大佬,准备开始享受革命果实。
这样的人,如果要去中央政府任职,刘道一非常赞成。甚至刘道一希望直接让他们从同盟会西南支部滚蛋。趁着这个机会整顿一下同盟会西南支部。
“对。革命自由,要去的也留不住。”
宁调元也是点点头。
“稽停兄,你看呢?”
“我同意。没有我们同盟会西南支部的同意,擅自去南京的,一律从同盟会西南支部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