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应该说,《雨中恋》这部曹志强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虽然故事情节不算复杂,但画面跟音乐却都无可挑剔,真的特别符合日本人民的审美。

不,不能说日本人民,应该说整个东亚文化圈的人,都会喜欢这部《雨中恋》。

《雨中恋》这部电影,原本出自曹志强前世的一部动画电影《言叶之庭》,又结合了中国的一些元素,还另外加了几首大热歌,用真人拍摄出来,再用曹志强的影音制作型梦境空间进行了一些后期制作。

这样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画面如梦,声音似幻,既像真人电影,又像cG电影。

简单来说,就是在这个时代,这部电影在画面跟声效方面,能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体验,再加上优秀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设定,绝对是一部好的商业电影。

没错,曹志强给这部电影的定位,就是一部商业片,而不是所谓的文艺片。

不过呢,有鉴于故事情节里的师生恋,以及大龄女老师跟未成年少男学生之间的特殊恋爱,在这个时代来讲,也可以看做一部艺术电影。

因为在1983年,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社会风气还比较保守,师生恋还属于比较禁忌的情况,所以这确实可以算文艺片。

中国不用提了,高中里的师生恋,不光要被人戳脊梁骨,而且还是严重违纪。

哪怕是日本,此时在高中也是禁止师生恋的,因为学生是未成年,跟老师比又是出于弱势方,所以高中时代的师生恋,一向都很让这个时代的日本家长反感。

但八十年代又是日本青少年最叛逆的时代,他们喜欢颠覆一切传统,喜欢造一切传统思维的反。

所以《雨中恋》里的故事情节,其实最符合日本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按理说,这种故事情节,哪怕是在这时期的日本,也应该被禁止才对,至少不能划分G级的全年龄段观看,应该是未成年不能看的那种。

但这个电影的故事情节巧就巧在,除了描写师生恋,并且把师生恋描写的美轮美奂外,还写了另外一个主题,那就是隐忍与克制。

整个电影中,虽然谁都能看得出,男女主角互相喜欢,互相治愈,但俩人从始至终都没有踏出禁忌的那一步,一切只是存乎于心,止乎于礼。

也就是说,男女主角虽然彼此喜欢,也知道对方喜欢自己,却没有冲破传统与礼法的约束,反而极力的克制自己。

女主角的克制自不必说,男主角也一直在克制自己,直到最后的爆发,俩人也只是紧紧拥抱在一起罢了。

像拥抱这种触摸,自然够不上什么麻烦。

哪怕你可以说,私下里俩人肯定滚床单了,但那只是你想的而已,至少电影里没表现出来,男女主角在电影中甚至都没接吻过。

当然,你也可以说,男女主角的互相克制,是有各自原因的。

比如女主角的克制,是因为她当时本来就因为某个学生的事情而招致非议,不想给男主角惹来麻烦。

男主角的克制,则是他还有弟弟妹妹要养,不能犯错,不敢犯错,毕竟他不是一个人。

而国内的大环境,也是不允许这种高中时代的师生恋的,这其实也无可厚非,毕竟学生大都是未成年,各方面都不成熟,如果放开师生恋的口子,那麻烦就大了。

所以说,男女主角的克制与隐忍,既像憋大招,憋出了最后的高潮,又一定范围内避免了难过审的命运,而且给人指出了另外一条路,或者说,隐晦的告诉了别人另外一个真谛。

那就是真正的爱,是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并不是只追求短暂的欢愉跟一时的痛快。

最后的结局,女主角离开,男主角看信,其实就预示着这个道理。

也就是说,对于真正的爱情来说,年龄不是差距,距离不是问题,甚至学历跟工作也都不是隔阂。

只要彼此都牵挂着对方,那总有一天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

比如男主角吧,他在爱上女老师的时候是未成年,这不要紧,只要他在未成年的时候别犯错,然后等他长大成人,超过十八岁了,能参加工作了,自然可以再去追求那个女老师。

女老师也是一样,虽然暂时离开,但也离开了争议跟纷扰,可以去一个不认识她的地方重新开始,默默等待。

等一切尘埃落定,大家都不再议论她,并且男主角也长大成人了,她自然也可以重新去找男主角。

离开从来不是结束,只是一段旅程的开始。

遇到阻力不要蛮干硬来,机智的后退一步,或许是更好的处理方法。

嗯,至少这种后退一步等待时机的说法,很符合日本人的口味,也很有教育意义。

很多影评人都看到了这点,并针对这点发表了很多议论。

当然,这时候的影评,都只能在杂志跟报纸上发,不可能实时的发到互联网上,但这种方式其实更有意义,存留时间也更长。

结果就是,因为影片本身质量过硬,加上很多影评人的跟进,以及一些年轻观众的自来水,导致这部来自中国的“文艺电影”,在明明排片不怎么样的情况下,却场场爆满。

而发行这部“中国文艺片”很受欢迎后,片方果断增加了排片场次,甚至很多午夜场也开始放这部电影了。

再加上正好前三天是文化节,很多人都放假,最终让这部电影爆炸了。

很多人其实看了不止一遍,而是看了三四遍,且每看过一次就哭过一次,简直堪称催泪弹。

以至于后来再来看电影的时候,影院的工作人员都会先发一包纸巾,这既是体贴,也是一种心理暗示。

因为电影院发纸巾,就是在暗示你这部电影会让你哭,你提前有了这个心理预期,到时候看到感人地方,在别人都开始哭的时候,你也会忍不住哭。

由于电影的火爆,在这部电影上映不过六天的功夫,其他院线方也忍不住了,纷纷找东宝电影公司以及华纳公司谈判,要求引进这部电影,在自己的院线上映。

在这里要说一下,八十年代的日本院线,其实是掌握在几大电影公司手里的,且不同院线有不同的地盘、

也就是说,跟中国那种全国上下一盘棋,所有电影院都要听指挥不同,日本的电影院是隶属不同电影公司的,很多电影并不会在日本全国的各大电影院上映,通常都是在局部某个地方上映。

除非你的电影提前跟日本各大院线都谈好,这才有可能全国上映,但这种电影往往都是大片,比如日本本土的大片,或者米国好莱坞大片。

像一些本土小成本电影,或者中国的文艺片,一般是没有这种待遇的。

但如果一部电影在某个院线的上映期间反响特别好,其他院线也可以及时跟进,与这家院线以及电影出品方谈判,谈电影引进的问题。

这样一来,虽然要再分很多钱给新院线,但反过来说,这也等于扩大了上映范围,扩大了销售范围。

尤其日本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做的很到位,不管是电影也好,录像带也罢,基本很难找到盗版的,所以扩大院线数量跟销售范围,对出品方来说是最赚钱的。

所以,既然其他院线也想来分一杯羹,曹志强自然不会拒绝,这本来就是多赢的事情。

结果就是,其他院线开始上映这部电影后,依旧是场场爆满,并没有因为电影院上映的增加,而导致这部电影的热度降低。

很多人分析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很多人连续去看的缘故。

因为《雨中恋》这部电影最大的卖点并不是故事情节,甚至也不是人物,而是精美的画面跟美妙的音乐。

成人花一千八百日元,学生花一千日元,就可以进去享受一番极致的视听感受,简直就跟看了一场风景纪录片跟音乐会一样,这是非常划算的。

别说,这个说法还很有市场,并且也无意中说到了点子上。

因为曹志强导演的这部电影,本来就是学的后来的老谋子,也就是画面好看加音乐好听。

画面方面,虽然拍摄的景点很多都是取自金陵,但也有一些地点是取自江南水乡。

当然,只是纯粹的实景,在这个时代的话,肯定要差点事儿,但如果加一些后期特效,让画面变的更加精致,那就不一样了。

这就好比后来视频平台上的各种小姐姐跳舞视频一样。

不管是后来的抖音也好快手也罢,里面的小姐姐主播,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肤白貌美大长腿。

尤其是大长腿,基本所有的主播妹子都是大长腿。

但事实确实,那些都是经过美颜之后的效果,比如拉长双腿,瘦身,美白等等。

《古亭之恋》,或者说《雨中恋》里的画面也是类似的情况,都是经过特效美化的。

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天更蓝,云更白,水更清,草更绿,甚至那些雨水,也都闪闪发光,晶莹剔透,看着就让人舒服。

哪怕是阴云密布,天空中的乌云也经过了柔化处理,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还有人物也是,都经过了美化处理。

比如男女主角,都稍微拉长了一点双腿,稍微美白了肌肤,导致里面的男女主角都美的不可方物。

尤其是女主角大哭的时候,泪流满面的脸上经过一番柔化处理,显得特别唯美,让人有一种感同身受,想抱着对方好好呵护的冲动。

说白了,整个电影的画面看起来很正常,似乎是经过多方选择才选出来的一张好画面,但实际上都是科技跟狠活儿,都是经过美图处理过的科技画面。

只不过这种经过美图处理过的画面,处理的比较自然,又是在胶片这种介质上,用的还是这个时代的普通放映机,所以出来的画面基本看不出什么问题。

因为按照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准,如果精益求精,选取最好的灯光最好的场景,一个镜头拍摄个几十遍上百遍,选取最好的一个画面出来,也能做到这种地步。

至于人物长相吗,经过细致的化妆,也是能做到的。

甚至就连身高身材的细微变化,也可以可以通过改变拍摄角度来解决。

换言之,没有任何人看出这部电影增加了太多特效,大家都以为这就是真实的画面,真实的人物,无非是拍摄手法跟拍摄角度与众不同,拍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爱情故事。

相比画面上的特效,声音的特效其实也不少。

这里的声音,可不光是各种好听到耳酥的背景音乐,也包括雨声、风声、雷声、蛙鸣、蝉鸣等各种自然声效。

实际拍摄的时候,很多自然的声效并没有,大多数的声音,都是曹志强后期加上去的声音特效。

加了各种模拟自然的声音特效,配合曹志强亲自演奏并加工过的插曲跟主题曲,那效果自然与众不同。

当然,这些声音特效,就更不会出问题了,因为可以算收音方面的功劳。

如果花大功夫去各种收音,然后再小心的插入电影中,是可以做到电影中那些声效的,这比画面好隐藏多了。

就这样,影片上映仅仅15天,也就是两周多一天的时间,总票房收入就突破了三十亿日元。

这个成绩在同期洋画,也就是同期在日本上映的外国电影来说,属于一骑绝尘的地步。

就算跟日本的本土电影相比,这个票房成绩也稳稳能进入本年度票房成绩的前十名了。

在日本,电影票房分为总票房跟配给票房。

总票房,就是电影院卖票后的统计数据,也就是总销售额。

配给票房,又叫发行票房,是指发行商跟出品商能拿到的钱。

配给票房一般是总票房的一半,所以总票房突破三十亿日元,配给票房就高达十五亿日元。

而在配给收入中,其他分配且不说,制作方,也就是红光电影厂,不管怎么分,都可以分得配给收入的百分之十五。

换言之,截止到影片上映的第15天为止,曹志强私人承包的红光电影厂,只靠这一部电影,就能拿到2.25亿日元,折合Rmb的话,是187万多。

别小看这187万,这个收入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你要是在国内播放,顶天也就能拿到90万Rmb,现在的收入是一倍多,而且还是外汇,而且还没到头,这妥妥的为国争光。

可以这么说,哪怕这部电影现在就下映,曹志强个人来说,也赚的盆满钵满,名利双收了。

更关键的是,票房成绩都这么好了,可观影热情依旧不变,依旧近乎场场爆满。

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如果这部影片真能正常的上映一个月三十天,没有意外发生的话,估计最后的总票房,应该能超过五十亿日元,要真是如此,那绝对是今年日本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一名!

因此,单纯就这个成绩来讲,说一句票房凶猛,那是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