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继续。
“年轻时,李斯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
“在战国时期人人争名逐利的情况下,李斯也是想干出一番事业来。”
“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吏,到齐国求学,拜荀子为师。”
“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
“学业完成以后,李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不足事,而六国皆弱,唯有秦国具备统一天下,创立帝业的条件,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李斯来到秦国,先在丞相吕不韦手下做门客,取得吕不韦的信任后,当上了秦始皇的侍卫。”
“李斯利用经常接近秦始皇的机会,给秦始皇上了《论统一书》。”
“在这一奏书中劝说秦王抓紧万世之一时的良机,灭诸侯成帝业,实现天下一统。”
“秦始皇欣然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先任命他为长史,后又拜为客卿,命其制定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策略和部署。”
“如果说商鞅改变了秦国,那么李斯改变的是秦朝。”
“很大程度上是李斯让秦始皇明白了秦朝此时统一天下的时机到来了,秦穆公未完成的事业要在如今完成。”
“之后由于韩国的疲秦计败露,秦始皇大怒之下,驱逐所有在秦国的外国人。”
“也是李斯奋笔疾书,一篇《谏逐客书》如当头棒喝,震醒了当时的秦始皇。”
“李斯的老师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但他却是法家,主张以法家思想治国。”
“在他的计策实施下,秦国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先后灭了六国,建立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第一次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
“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屡建奇功。”
“他建议秦始皇废除了造成诸侯分裂割据、长期混战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这一整套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诸侯王国分裂割据的祸根,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而这一制度在秦以后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
“秦统一后,由于过去各诸侯国长期分裂割据,语言、文字有很大差异,对于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利。”
“李斯及时地向秦始皇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并亲自主持这一工作。”
“他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废除异体字,简化字形,整理部首,形成了笔画比较简单、形体较为规范,而且便于书写的小篆作为标准文字。”
“并在之后亲自用小篆书写了一部《仓颉篇》,作为范本,推行全国。”
“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秦朝建立后,为了不使其影响王朝的经济交流和发展,李斯上奏秦始皇,建议废除六国旧制,把度量衡从混乱不清的状况下明确统一起来,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许。”
“李斯又从制度上和法律上采取措施,以保证度量衡的精确实施。”
“这是秦王统一天下,李斯位居丞相之后的又一功绩。”
“几千年来,无论朝代更迭,这种计量方法从无更改,生活当中依然还有它的身影。”
“秦始皇三十七年,李斯向秦始皇上了一道重要的奏折。”
“他请求废除原来秦以外通行的六国货币,在秦国范围内统一货币。”
“此举虽然对秦王朝的经济发展已无大用,但对后世的影响巨大无比。”
“为了政令畅通,物资交流便利,李斯又立刻建议让全国的车轨统一,并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
“就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的运动在秦国境内展开。”
“李斯的一生,可以说是绝对辉煌的一生。”
“在秦国时,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辅助秦王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秦朝建立以后,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又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之后又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这让他的功绩即使相隔数千年也得到后人的景仰。”
“而且他的文学也被鲁迅先生称为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只可惜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保全自己的既得利益,附和赵高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帝。”
“赵高篡权后又施展阴谋,诬陷李斯【谋反】,将其腰斩于市,并夷灭三族。”
“但这些都瑕不掩瑜,无法掩盖他身为丞相所做出的一系列贡献。”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才高齐天谋深如海!”
“十大名相第三位。”
“实至名归!”
……
大秦世界。
始皇帝十四年,法家集大成者韩非被囚禁于秦国都城咸阳的牢狱中。
之前他还是秦始皇嬴政最为欣赏的人物,然而由于不合时宜的发言,却令他身陷牢笼。
牢房外静静地矗立着一个英武的身影,他就是李斯。
李斯与韩非是同窗故友,二十年前他们同时拜在了荀子门下,却没想到二十年后两人会一门之隔,天壤地别。
而韩非明白自己的命运可能就会终结在李斯的手里。
特别是看到视频之中秦国一统天下,他就知道大势已经无法挽回。
他不由得想起自己和李斯的过往。
在荀子的门下,不乏出了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浮丘伯、张苍、毛亨等人,要么精通诗歌,要么精通律法。
可是在荀子门下,被世人所最为熟悉的的莫过于韩非和李斯。
因为这两位弟子学习荀子的儒家的思想理念,最终却整理出了法家学说。
更是将自己所遵从的法家运用到了战国时期的两个大国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