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小诗仙再显神威
“对,就在当下结清!”
“我们都看着,给贺九做个见证,给小诗仙做个见证!”
“安太守想必不会吝啬这点钱吧。”
店里的人群情激奋,也不怕安庆绪的官威,义愤填膺的叫嚷个不停。
大唐人尚武,但同样尊敬文人。
之前的贺监贺知章,宰相张九龄,如今的诗仙李太白、薛据无不都是受人尊敬之辈!
如今小诗仙王烁有求,他们都觉得脸上有光,毕竟诗仙李太白行踪难觅,寻常人一生难得一见,可小诗仙就在眼前,帮他做了这件事,日后也有吹嘘的资本。
还有就是这安庆绪平日里目中无人,任由府上的人为非作歹,早已经激起了民愤。
眼见的人围的越来越多,安庆绪也有些慌了,他前日里也听过王烁的名头,那一诗一词更是让府上的幕僚们无比汗颜,他们就算是一辈子也写不出来这种的诗词。
可他没想到那位小诗仙,竟然就是眼前这个奴仆!
更让安庆绪感到难堪的是,连李岫都来了,而且看样子李岫和王烁的交情极好。
对于这位李监,他倒是不怎么怕,可他怕的是李岫的父亲,权相李林甫!
他父亲东平郡王也嘱咐过他,在京城宁愿得罪太子也不要得罪李林甫,否则他们安家的荣华富贵,可能就此终结!
想到这,安庆绪瞥了一眼王烁,眼神里满是埋怨,你要早说你是小诗仙,我至于跟你闹吗?
但他转念一想,就算王烁有诗名又如何,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奴仆,他就不信李阁老会为了一个奴仆而责怪他!
“让我给钱可以,但你王烁也得赔偿田参军,他被你打的昏死过去,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安庆绪冷笑道。
一旁的李岫皱眉道:“安太守,这件事是田参军有错在先,那王四娘已经脱了贱籍,乃是良人,可田参军还出言不逊,甚至动手动脚,给他一点教训也是理所应当!”
之前王四娘回到李家,专门告诉了他这件事,李岫害怕王烁吃亏,赶紧跑过来帮他撑场子,只是来了之后发现,这王烁明明占上风嘛。
他仔细一想,这王烁都能跟他阿爷过两招,能是什么简单人吗!
“就是,我们都看到了,那田参军先不老实,小诗仙这才动手的!”
“安太守不讲理也要有个限度吧!”
其他人听了李岫的话,心里更有底了,纷纷讨伐安庆绪和田参军,片刻功夫这两人就被塑造成了十恶不赦的魔头,每天半夜喜欢去偷老爷爷的亵裤,拿回去对自己的老二做那猥琐的事。
“安太守,你要是没钱,不如我让阁老跟东平郡王要?”王烁给了李岫一个眼神后笑着说道。
安庆绪不屑的笑了笑,一个狗奴仆,怎么可能和李阁老说上话,真当他是傻子吗?
“王二,阿爷说了,让你半个时辰之内回去,还有我娘亲也说了,没有你陪着,宁愿不吃饭了。”
李岫一脸严肃的说道,显然是明白了王烁的意思。
怎么可能!
安庆绪张大嘴,一脸震惊的看着王烁,难道李阁老真的这么器重他?
李阁老怎么可能会如此看重一个奴仆!
可连李岫都这么说了,这还能有假?
冷汗立马打透了安庆绪的后背,这件事要是真的弄得人尽皆知,那可就遭了,他阿爷只会重重的责罚他!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想到此,安庆绪怨毒瞪着王烁怒道:“王烁,这个亏我记住了,你是第一个让我安庆绪吃亏的人!这件事,没完!”
安庆绪翻身上马,丢下一枚玉佩冲了出去。
看着安庆绪落荒而逃的背影,王烁啧啧了两声,这反派就没点新词了?
多少年了,怎么总是这两句。
虽然和安庆绪结下了仇怨,但王烁并不担心,毕竟安庆绪不是王准,他呆在长安城的日子屈指可数,绝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去范阳的。
而且王烁也仔细权衡过,李林甫和杨国忠,无论得罪哪一个,他将来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可一旦能在两人中间左右逢源,那好处便会数不胜数。
现在刚好是两人都需要王烁,所以对王烁的麻烦,他们也不会坐视不理,有这两人做靠山,那安庆绪即使在不满,也只能憋着。
当然了,王烁也给自己设下了一个底线,只要老狐狸和杨国忠,不让他做滥杀无辜、坑害大众的事,其他的事都可以商量。
安庆绪丢下的玉佩,足够赔偿贺九的损失了,贺九拿着玉佩,眼巴巴的看着王烁,激动的半天说不出来话。
商贾之流在唐朝一直被视为末端,像贺九这种没有靠山的个体小商户,更是被人肆意欺负,他做梦都没想到真的能得到赔偿!
贺九当下就要给王烁磕头谢恩,王烁赶紧拦住他,这种大礼他是万万接受不了的,毕竟贺九也是因为他的缘故,而被抽了一鞭子。
更何况,这玉佩还有他一半的钱呢!
要是贺九真的磕头了,这剩下的钱,他也不好意思要啊。
围观的人群见事情解决,都眼巴巴的看着王烁,期待这位小诗仙能在作一首诗。
对于小诗仙这个称呼,王烁觉得无比心虚,毕竟这些诗词都是古人所创,他不过是诗词的搬运工罢了。
但这件事能解决,也多亏了众人的帮助,王烁也就不推脱了。
“承蒙诸位厚爱,那在下也就献丑了,不知诸位想以什么为题作诗?”王烁问道。
一听王烁要作诗,李岫赶紧说道:“既然是在这丝绸店,不如就以蚕为题!大家以为如何?”
“就如李监所说,以蚕为题!”
“没有蚕哪来的丝嘛,李监真是妙人!”
……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王烁的身上,期待他的灿口一吐。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这是一首晚唐是人于濆的诗,用字简练,古朴无华,却直击心节,字字句句都事关百姓疾苦。
一诗言毕,众人皆是一愣,仔细的咂摸诗句中的意思。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想不到小诗仙还有兼济天下之意,实在让我等汗颜!”
“用字简单精炼,更难得的是小诗仙脱口而出,难道小诗仙的五脏六腑,也都满是锦绣文章?”
面对众人的恭维,王烁苦笑着应下,等众人还在品味时,他拉着李岫和赵四赶紧跑了。
毕竟那位李阁老真的说了,跟东平郡王的会晤,他王烁必须参加。
在门外,一个穿着褐衣的木讷汉子,把王烁刚刚吟的诗写在内襟上,他转了三两个弯来到一处巷子,将衣服脱下丢给一个小厮道:“告诉阿翁,王烁又有新诗面世了。”
小厮接过来裳,转身朝着皇城走去。
与此同时,一辆绣着金牡丹的马车,从贺九的店前疾驰而去。
马车中,韦奴冷哼了一声道:“这个登徒子,还挺会做诗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