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后,半山精舍加快了对八校尉军的打造,自萧半山始,包括小倩,都投入到这个工作当中去,变得忙碌了起来。
唯独聂璞,好像更加无所事事,就连前段时间“不务正业”的串联也免了,就蹲在音苑不挪窝,甚至关在自己的房里,连会客的厅堂也不去。
其间,皇宫来人传过话,他根本就不出面应承,因为他不想和那个全皇打交道,尤其是受中书令摆弄的那个全皇,让他只想敬而远之。
他在等待一个契机,如果等不来,就宁愿像他自己曾经想过的那样,重起炉灶。老实说,这个江山,好像跟他关系不大,就是彻底打烂了,又有什么关系?
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也要看看环境,懂得眼色,不然像尧熙园那样,于自己无益,于天下苍生无补,有什么意义?
他在这样想着的时候,也察觉到自己不仅不同于愚忠的尧熙园,与萧半山等半山精舍的人也有差别,没有那种将维系正统皇朝与心怀天下苍生完美结合的情怀。
他不仅想到,也许,这是因为从出身来讲,自己不是中土皇朝的子民,甚至严格来讲就不是纯种人族,只是冒名顶替进入人族大世界,所以天然就不具备正常人的感知、感情。
而当他这么耗着的时候,京畿以内的形势还在持续恶化。
尧熙园倒下,禁军主力被歼灭,给皇朝上下造成的影响比预想的要大得多,恐慌的情绪在继续蔓延,
曾经的两大柱石之一,国人心目中的军神就这样谢幕,很多人都把他当做国家破灭、皇朝玩完的征兆,于是在京畿内出现了很多怪现象。
普通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不说,许多世家大族,其中不乏朝廷官员,开始通过各种途径联系灵教、四大家,甚至与灵山暗中扯上关系,开始为自己经营后路,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狐族。
九尾天狐一族来路神秘,传说中他们拥有人族和兽族最高贵的血脉。九尾天狐的老祖之一,是人族祖皇的一个妃子,由这一支留下的混血后裔,就是流传至今的狐主一脉。
自远古以来,不管皇朝如何更替,狐主一脉总是入主中枢,与历代皇朝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哪怕到了郑氏皇朝,有半山精舍和萧半山这样厉害的人物,也阻挡不了狐主。
可以说,狐族需要依托皇朝确保权势,皇朝也需要借助狐族维系正统,分不清谁更依赖谁。
当然,这样一来,狐族扞卫和忠诚的对象是皇朝本身,是那个能够赋予狐族权势正当性的抽象皇朝,至于这个皇朝究竟姓什么,其实并不重要。
正因如此,他们对具体的某一王朝的忠诚度是最低的,就像当初郑氏皇朝取代林氏皇朝,离不开狐族关键时刻的倒戈一击,而今,他们做好了故技重施的准备。
那个至今对全皇忠心耿耿的胡孩,尽管可以忤逆族长,最终还是得服从整族的利益,也许,他对皇朝的忠心本身就是一种家族投机,建立在为狐族谋取更大利益的基础上。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时间感觉京畿危机重重,平时威风八面的皇宫大殿都摇摇欲坠。
直到有一天,在皇宫里发生了一件事,把这种危机推到了极致。
这是一起发生在全皇枕席间的谋杀事件,谋杀对象自然是全皇本人,刺客却是全皇宠爱的妃子,是妃子和宫女合谋行刺全皇。
因为不顺心加压力大,全皇照例是喝了酒,而且喝过了量,但还是选择到平时去得最多的万贵妃处歇宿。
反正整个江山都是风雨飘摇了,他也懒得再注意什么雨露均沾,维系婚姻背后的政治平衡了。
因为过量饮酒,到了万贵妃处倒上床就呼噜大作,这时帮他清理衣裤的万贵妃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绳套套上了目前还勉强算京畿内最尊贵的脖子,在贴身宫女的帮助下,一个压人,一个扯绳,意图短时间内勒死床头人。
幸好,这时有八百里加急军情报进宫来,执事太监看天色尚早,决定到到万贵妃处及时禀报全皇。
两个谋杀者被抓个正着,已经有出气没进气的全皇被抢救了回来,避免了一场政局大动荡,风雨飘摇的郑氏皇朝得以苟延残踹。
而比谋杀事件更加诡异的是,万贵妃和那个宫女在审讯都突然暴毙,万贵妃的父母等在上都的近亲,一夜之间全部畏罪自杀。
也就是说,明面上全部可能的同谋和知情人都死绝了。
……
当聂璞听到这个消息后,他觉得他等待的契机终于出现了,认真思量了一番,带着小倩直奔皇宫。
这一次,他要会见的是郑全不是全皇,经历了谋杀事件,那个郑全应该回来了,正在皇宫等他。
仍旧在上书房,仍旧是站在书案前迎接自己的少年,只是这个少年不再是全皇而是那个曾经共过患难的郑全,而且身边也没有了时刻跟随的中书令。
在小倩想来,这两个过早承担大任的半大男孩,怎么也得纵论天下大势一番,然后再商讨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方式。
她对此还是比较有信心,因为从上两次进宫的状况看,这个金叶子不仅记情,还对自己二人尤其是聂璞颇为倚重,最多就是脸红脖子粗争吵一番,有自己居中协调,应当不会出现失控的局面。
不过当两人开口时,却大出小倩意料,因为他们之间的对话十分简洁,好像私下已经磋商了无数回,只是要再一次确认结果而已。
“来了?”郑全问。
“来了。”聂璞答。
“形势有点失控。”郑全叹息。
“大事尚有可为!”聂璞这个回答,小倩觉得是他跨进上书房才决定的,因为这里面没有时刻跟随的中书令胡孩。
“如何为?”郑全直奔主题。
“尧邦在,禁军没有垮。”
“只怕不肯尽心了。”
“信任,重用。”
“只怕难当大任啊!”
“再考察一下吧,我看好他。”
“行!”
“撤销中书令府!”
“行~~”这次郑全倒是在心中衡量了一番,一咬牙答应了下来,大概狐族日渐暧昧的态度,也促使他终于摆脱感情的挣扎,答应了下来。
帝王,终究是以江山社稷的利益为重。
在小倩注目下,两个大男孩于上书房进行决定帝国命运的交流时,在雄关城驻守的尧邦,迎来了他失去叔父后独自掌兵的第一次大考。
快马通报前方噩耗三天后,原本以为无一生还的禁军,居然有少量残部溃围而出,开始向雄关方向靠拢,后面是追逐的风梁大军。
当探马把消息带到关上时,由于形势日趋严峻,应不应该开关接应溃军,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认为同属袍泽兄弟,当然要开关接应,甚至还应当派出守军出关接应,以协助溃军阻挡追兵,尽快回归。
持这种意见的多是还有一腔热血的少壮派,他们重感情,愿意与前方的兄弟生死与共,他们的领头人就是尧邦。
另一种认为溃军身份难以核实,后面还有尾随而来的叛军大部队,轻易不能开关接人,以免被叛军趁机混入关内,丢掉上都最后一层防护,这样更对不起牺牲了的主将和兄弟们。
持这种意见的都是资历深厚的老成将佐,所谓年久成精,更容易从利害关系来看问题,也更有大局观,他们的精神领袖是资历最老的校尉宋鱼。
两边争执不下,谁也没有绝对的权威,虽然从表面上看,主将不在了,就应该是副将说了算,但尧邦毕竟资历尚浅,弹压不住那些老兵油子。
更要命的是朝廷又迟迟不直接任命主将,尧邦终究名不正言不顺,很难形成统一的声音,这在军令如山倒的军队里,是致命的弱点。
在这样的僵持中,就错过了行动的时机。
很快,溃逃的禁军残部就出现在守关将士的视野中,人数大概有七八千人,一路丢盔弃甲赶了过来。
这应该就是出征的十几万部队最后的残留了。
见此,关中将士忍不住发出悲鸣。
渐渐来得近了,不容关上人细细打量,就见溃军身后烟尘大起,眨眼间马蹄如鼓点般敲响,敌军骑兵已经追上来了。
首先追上来的当然是机动性最强的轻骑兵,在与尧熙园阵前对决时,叛军骑兵虽然被击败,但并无多大损伤,因而能较快组织起战斗力。
率先追上溃军的这一支轻骑兵,足有万余规模,一路横扫,想必有很多溃逃禁军遭其毒手。
此刻,在溃军已经来到雄关城外,马上就要逃出生天之时追了上来,当着守城将士,叛军轻骑兵挥动了马刀……
溃军已经丧失了斗志,许多人手中没了武器,更没了反击的精气神,所以基本上是任人宰割的状态,于是,一场赶尽杀绝的悲剧在关下上演了……
关上许多人睚眦欲裂,但没有军令,一般士卒哪敢擅自行动?
与此同时,关下被屠杀的溃军,鬼哭狼嚎中饱含着悲愤,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被抛弃了,被自己的袍泽兄弟,被整个京畿,被他们为之卖命的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