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汉的复兴 > 第四七五章 洛阳是雒阳(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七五章 洛阳是雒阳(三)

“外臣张华,拜见吴国皇帝陛下。”

“茂先何其速也!”

“国家存亡皆在陛下一念之间,不敢不速尔。”

“言重了,言重了。茂先请先入座。晋皇有何要求,朕洗耳恭听。”

一月二十四日,汉晋在大陆泽北岸决战,汉胜晋败,姜维阵亡,晋军全灭。

三十日,消息传到介休。同日,绵上聚的杜预也接到了同样的战报。

二月二日,消息传入洛阳。

三日,长安接到战报。

五日,关彝在介休全军素缟为姜维服丧。同日,杜预在没有得到司马炎明确指示的情况下开始调动兵马准备南撤。

八日,杜预、卫灌、羊祜等人回到洛阳。

九日凌晨,司马炎率领宗室拜祭宗庙后连夜集会,确定了固守洛阳以及一系列方案。

十二日,晋国尚书张华抵达武昌,并迅速得到了孙皓的接见。

是的,这会儿孙皓不在建业,而是来到了孙权以前登基的地方,武昌城。(这个武昌是现在的湖北鄂城,不是今天武汉市的武昌。)

晋国在冀州战败,其危亡之势谁都看得明白。所以,孙皓这会儿是真的急了。他再也不愿意待在遥远的建业,而是主动来到了距离洛阳更近的武昌。就是方便更好的对晋国展开救援。

“陛下,我国最近一次庙算的方略如下…….总之,需要贵国紧急给我们提供粮食,并在必要的时候派出援军。如此,我国还有一线生机。”

“善!杨文琚真是大才!可惜以前被其兄长给埋没了。”情不自禁的称赞了一声杨珧后,孙皓突然反应过来:我是吴国皇帝啊,虽说晋国若是亡了,我大吴以后肯定独木难支,但是我这会儿这么称赞别人家的臣子,到时候谈判的时候怎么找对方要好处呢?

“咳咳,茂先啊,贵国估计,那关子丰指挥汉军合围洛阳,大概会在什么时候啊?”

“河北五州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加上世家、豪族林立,彼此关系错综复杂。而且经历连场大战后,汉军自己的伤员,俘虏的我军将士,都需要妥善安置。军粮需要调配、弓箭铠甲等武备需要重新协调……绕是关子丰再怎么精于俗务,起码也得到了三月中下旬才能对洛阳展开合围。”

“嗯。”

真的只是嗯了一下,然后孙皓就不说话了。

做为多次代表晋国拜访孙皓的张华,哪里还不明白孙皓的意思。所以他马上开始出价:“陛下,若是敝国能够熬过此劫,战后敝国定然迁都。如此,宛城可以交给贵国。贵国将获得完整的荆州。”

“嗯。”

“陛下,若是贵国能够出动十万以上大军支援我国。则在战后我国可以割让徐州!”

“嗯。”

“陛下!”张华突兀的从坐席上站起,趋步到孙皓面前重重叩拜,在孙皓亲自离席搀扶起来后,张华已经是额头满是血珠。

“陛下。”涕泪横流的张华带着哭腔道:“陛下若是对我大晋战后是否履约心存疑惑。我家陛下还说了,久闻陛下英明刚毅,我国太子早就仰慕多时。若得陛下不弃,我国太子愿意到陛下身边日日为陛下铺纸研磨!”

“哦?言重了言重了,茂先啊,若晋国太子真到了我吴国,朕一定视如己出!”孙皓打了一个哈哈,然后道:“此事事关重大,朕需要与本国重臣商议一番。所以,今天就先请茂先去驿馆休息吧。嗯,武昌的风物与建业大不相同,茂先尽可一观。”

“谢陛下,只是外臣现在心急如焚,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茂先放心,一日之内,定然给茂先一个准信!”

……

“众卿,看来晋国是真的急了。别说宛城了,连徐州都肯拿出来。那可是当年吕子明都不敢去碰的地方啊。还说什么把太子送来做人质!啧啧,当年曹孟德那么要求大皇帝交出先伯父,大皇帝都硬扛着没给啊。”

“陛下,臣说句不太恰当的话,晋国是否开出这些条件,战后是否履约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保住晋国,否则我大吴危矣!”

“呵呵呵,文彬(万彧)啊,你说话还是这么直。嗯,此事我当然知晓。那么文彬,朕来问你,在连番支援晋国多次粮食之后,我国现在还有多少粮食?”

“呃……”这话还真的问到万彧了。东吴是三国之中粮食出口大国不假,但是这个国家的世家力量却过分强大了。早年在对蜀汉出口粮食的份额中,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世家私下卖给糜家,然后糜家运回去补贴蜀汉。所以,所谓粮食出口大国,真要说东吴国家政权出口了多少,那其实是相当有限的。

东吴最近几年的农业生产总体而言是风调雨顺,没有遭受到太多的自然灾害。但是这些年东吴在军事上却是屡屡损兵折将——这战败丢的不光是士兵,而是大量的随军粮草也会跟着丢掉。

现在,东吴的十五万大军已经发动了近一年的时间,这期间损耗掉的粮食高达三百万石。第一期支援晋国的粮食已经发出:不管晋国最后拿到了多少,总之国库是支出了七百万石。

在短时间内支出一千万石粮食后,万彧手里还有一千万石。这就由不得万彧不慎重:这时候才农历二月,春耕马上就要开始,接下来就是农业民族最不喜欢的青黄不接的季节。国家的十五万大军,虽然现在肯定已经不再满员,但是此时仍然在外线作战,一样得保证供应——这一切,必须得撑到今年的八九月间秋收结束。

再说了,对于农业国家的主管官员来说,风调雨顺当然好,但若是连续多年风调雨顺了,只怕这些官员心里都会打鼓。

“陛下提醒得极是,臣过于着急了。这样,丞相府这边可以调拨两百万石粮食出来,运到洛阳,大概还剩一百六七十万石。”

“是嘛?呵呵。”孙皓冷笑了一声:“朕听茂先刚才讲,说我们前期送到晋国许昌粮库的粮食,最终入库的只有两百万石,而且陈谷糙米的占比极高!这两百万石粮食,只怕未必能够有一百万石以上抵达洛阳吧?”

“陛下教训得是,此时臣也接到晋国尚书令裴季彦的书信了。这样,这次转运粮食,求的是速度。水路虽然损耗小,但是经过的州郡太多,各路官员、世家上下其手的机会也多。所以这一次,臣准备先从襄阳那里,陆幼节的后备军粮里直接调两百万,然后臣再从江陵给陆幼节补充粮食。襄阳的粮食,直接让陆幼节的随军民夫转向运输,走陆路,去宛城与晋国交割。如此,损耗应该会少很多。”

“嗯,这还差不多,那好,粮食的问题解决了。军队呢?”

“陛下,臣的意见是,反正上大将军在汉中的黄金城也被堵住不得寸进。不如命令上大将军暂停攻城,转而安抚上庸三郡的百姓,劝导他们到襄阳居住、耕种。上庸三郡,再怎么也有两三万口,而襄阳附近原有百姓却被晋国搬迁一空。上庸的百姓来了后,抓紧时间补种稻谷,说不得秋天还赶得上一季。而且,到了今年秋收的时候,汉国若是没有打下洛阳,在洛阳坚城之下,也应该是筋疲力尽了,那时候我军已经稳定了襄阳的秩序,新收的秋粮又已经入库。正是发兵救援的好时候!”

“善,那便如此安排吧!只愿司马安世能够撑久一点,若是连半年都撑不住,朕也爱莫能助了。文彬,给幼节和士季写信,把今日我们商议的事情通报给他们。告诉他们,做好秋收后发兵的准备。”

“臣遵旨。”

“顺民,典校要加派人手,朕要时刻掌控洛阳那边的战局。若是晋国连今年秋天都撑不过去,那我们就要立即发兵,尽可能快的把北荆州、豫州、徐州的地盘给抢下来。如此,未来我们才有和汉国对抗的力量。”

“臣领旨,定不会让陛下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