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宋文国就是担心自己闺女会吃亏。
谁的孩子谁疼,他对微笑虽然不像陶静霞那样为她考虑得面面俱到,但心里也是极为疼爱的。
到了家,面对父母,宋文国忍不住把微笑的表现说了一番,教训她道:“你以后可不能表现得这么善,到时候要吃亏的。”
“听你爸爸的。”一听儿子今天大半钱都花在周小媛身上,自家孙女连袋巧克力都没捞到,蒋玉兰瞪着微笑道:“你是不是傻?这是你亲爸,人家挑东西都不客气,你在那客气啥?”
微笑忍不住小声道:“我确实没看上的,小媛姐姐的东西都是王阿姨给她挑的。”
她当然有看上的了,像是薯片、巧克力棒、吸吸果冻、太妃糖……但是这些的价格都不比德芙低,为了不挑战她爸的心脏,她也只好不选了。
——放到平时,她可以自己掏钱买,但今天不是情况特殊,她得给她爸留面子吗。
蒋玉兰不高兴地瞪了微笑一眼,然后对宋文国道:“笑笑不懂事,你可不能任由她傻乎乎地被人欺负。那周小媛到了咱家,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比过笑笑的。”
宋璋鸣倒是对宋文国道:“对王美娟的女儿,你是怎么个打算?”
“能有什么打算?”宋文国挠了挠脑袋道:“就当亲戚家的孩子对待呗,客气一点就成了。”
若孩子小一点,他或许还会想着就当领养了一个女儿,但周小媛都十三岁了,这么大的孩子,有什么不知道的?
他也不指望对方将来对他怎么孝顺,不过是看在她妈的份上,供她上完学罢了。
“你这么想就对了。”宋璋鸣道:“你不是亲爹,客气点总没错的,也不要真实心眼地想着去教养人家。看在人亲妈眼里,对她女儿好自然是好的,若是有一二打骂,指不定要想着到底不是亲生的。所以,对着那孩子跟笑笑,你有些事上能一样对待,有些事上却不能一样对待。”
“怎么就能一样对待了?”蒋玉兰不高兴道:“那孩子又不姓宋,咱笑笑不指望王美娟养,那就也别指望文国养别人的女儿。”
她心里老不乐意了,因为前面那个儿媳妇的关系,儿子对孙女格外的大方,就怕被比下去了。像是之前孙女生日,前儿媳妇寄了一双球鞋过来,杭城的大牌子,据说要八十几块钱一双呢。好家伙,儿子回头就买了一套八十几块钱的百科全书当生日礼物送给孙女。
总不能以后周小媛也这个待遇吧?
那她真的得呕死。
宋璋鸣皱眉,“你这话心里想想就成,可不能说出来,被人听到不像话。既然结了婚,成了一家子,对着那孩子,至少明面上咱不能区别对待。”
蒋玉兰一脸不服气。
宋璋鸣看向儿子道:“这样,到时候若是王美娟对女儿和笑笑能一视同仁,咱就也对她女儿一视同仁。”
微笑在旁边整理书包,闻言心情有点……嗯,总之是不太好说。
她想,这也就是自己亲爹亲爷亲奶,换她是王美娟,这样的人家是无论如何都不想进的。
王美娟再嫁,能一点都没有让宋文国帮着她养女儿的心思吗?
不可能的,微笑留意大人的谈话,知道王美娟虽然上班,但工资并不高,一个月也就两三百。她如今租着一间小屋,乡下的房租再低,但一个月怎么也得五十块左右。
况且,住惯了装修好的大房子,谁又能习惯那种逼仄阴暗的小屋?
王美娟这样一个没有什么积蓄,带着女儿租小屋住的女人,她再嫁怎么可能对男方没有所求?
而宋文国……哪怕这是亲爹,微笑也得说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人格魅力有限,之所以王美娟对他那么满意,恐怕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家里有两间生意火爆的店铺。
王美娟……大概是希望能通过再婚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让女儿过上好日子的。
微笑觉得无可厚非,但是显然,在世俗眼中她这种想法是不太容易让人接受的。
就是宋文国,他也不是有奉献精神的人。
要知道上辈子,陶静霞退休前因为身体原因不再上班赚钱,打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宋文国都特别会挑剔她。
像是挑剔她做饭做得不好,挑剔她打扫卫生打扫得不干净,挑剔她老是拿手机看书……
他就是这么一个平平常常,会计较得失的男人。
预感到以后家里怕是不会很太平,微笑忍不住叹了口气。
大人不知道她的想法,又转而说起什么时候办婚事,婚事又要怎么办……
乡下男女相亲成功两家是要到男方吃成功饭的,这不,一个月后,王家人上了宋家的门。
算起来宋文国和王美娟处对象有小半年了,但是除了王美娟母女,微笑这还是第一次看到王美娟的其他家人。
王家的人不少,王美娟父母健在,她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妹妹,且都已经结婚生子了。不过成功饭一般是不喊小辈的,因此微笑并没有看到除了自己和周小媛之外的孩子。
不过,这次王美娟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却是都到了。
王美娟自己的个子寻常,她的两个哥哥和妹妹倒都是高个子。微笑一开始还奇怪,后来见了王大牛和袁大梅就明白了。
王大牛身高估摸着只有一米六出头点,而袁大梅的身高却是绝对超过一米七了。
很显然,除了王美娟自己,他们兄妹在身高上都像母亲。
王大牛上来就笑眯眯地跟宋璋鸣握了手,“老兄弟,早就想见见你了。咱们这是前世修来的缘分,才能当上亲家,今儿咱们可得好好喝一杯。”
袁大梅的面容有些凶相,却也一脸乐呵,将拎过来的一袋香蕉和苹果往蒋玉兰手里塞,“一点心意,可别嫌弃。”
“这也太客气了,来了就来了,哪里还用拎东西。别在外面吹冷风,亲家赶紧里面坐。”便是蒋玉兰,这个时候也只有说好话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