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秋雨下了一夜,翌日雨过天晴,院子里的银杏树就剩光秃秃的树干了。天气似乎又冷了不少。
沈清河病了,受凉染了风寒。顾蔓没想到他这样强壮的身体竟然也会生病。
伸手探了探他额头,有点烫。
“没事!”沈清河笑道:“我休息一会便好了。”
“还是找郎中瞧瞧吧!”顾蔓说道。岛上没有郎中,抓药看病都要坐船去城中。
“不用!”沈清河拍拍她的手:“别担心,“风寒而已,扛一扛就过去了。”
顾蔓走出沈清河房间,菱儿上来说道:“要不我去给沈公子熬点姜汤吧!”
姜汤能驱寒,顾蔓知道。
“还是我去吧!”
……
顾蔓笨拙拿起刀,在菱儿的指导下把姜切片。
“顾姐姐,这姜片得切的再小一些。”菱儿提醒道。
“哦!”顾蔓甩了甩手,她本来不会切菜,那刀又重,再加上方才精神高度集中,生怕切着手,此刻手腕酸疼。
她定了定神,沿着姜块的切面尽量切的薄一点,没想到这老姜纤维很多,刀又不怎么锋利,刀锋一偏,一下切到了手。
顾蔓痛呼一声,拿起一看,食指指尖切掉了一块皮,血瞬间便冒出来。
“哎呀!”菱儿惊呼一声,“这可如何是好?”
顾蔓咽了口唾沫,直接把手放进嘴里,血腥味差点让她作呕。
待止了血,重新拿起刀,小心地把姜片切好,虽然还是挺厚,不过她确实尽力了。
端着熬好的姜汤,顾蔓心里很有成就感。姜汤暖暖地在手掌中,似乎也暖了她的心。
“来,起来把姜汤喝了。”顾蔓催促着沈清河,还不忘自夸一番:“这可是我亲自熬的,今儿算你有福,能喝到我熬的第一碗姜汤。”
沈清河坐起来,笑道:“是啊,能遇上你,已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顾蔓无语地瞪他一眼,“赶紧喝吧,别说这些没用的。”
沈清河接过碗,却瞥见她手指上鲜红的伤口,还有星星点点干涸的暗红血迹,忙抓住她的手问道:“你手怎么了?”
“没事,就是切到了。”顾蔓随口道:“已经好了。”
沈清河放下碗,严肃道:“以后不许你再去厨房。”
“那可不行,我还得学做饭呢!”顾蔓扁扁嘴:“怎么着我也不能比那个巧儿差吧!”
沈清河忍不住笑起来,“你为何要与她相比?纵是一百个巧儿,也比不上你一分一毫。”
顾蔓挑着眉,心里倍感舒适,嘴上却说了句:“哼!我才不信。”
“哪怕你什么都不会,在我心里,也没有谁能比不上你。”
这小子太会说话了。
顾蔓脸有些发烫转身出门:“赶紧喝了,病好了还有好些事要做呢,别想偷懒。”
“好!”沈清河笑着应了声。
顾蔓出门前回头看他一眼,沈清河端起姜汤,“我喝!”
“喝完!”
顾蔓说罢出了门。
沈清河看着碗里的姜汤心里感动的一塌糊涂。
端起碗,猛的喝一口,突然皱眉,差点喷出来。
这味道……也太……
顾蔓走回厨房,见菱儿拿着个空罐,嘟囔道:“这糖怎么又没了?定是小安子偷吃了。”
“糖不就在那吗?”顾蔓走过去拿起一个小罐:“给!”
菱儿接过来一看,笑道:“这哪是糖啊!这是盐。”
“盐?”顾蔓神色逐渐僵硬,她方才怕那姜汤不好喝,就加了好些“糖”……
今日,巧儿跟着李大牛进城里卖鱼。她早就看上了一只簪子,今日死活求着李大牛给她买。
李大牛拗不过她,也知道她这年纪的女孩都爱美,便将钱给她:“你自己去买吧!我这走不开。”
“哎!”巧儿高兴应着,赶紧往那首饰铺子里跑。
“买了就回来!别跑远了。”李大牛叮嘱道,抬头一看,人早跑远了。
“大牛,这巧儿十五了吧!”一旁同样卖鱼的张三说了句。
“是啊!”李大牛应着:“都是大姑娘了,还像个小孩子一样疯野,真让人操心。”
“巧儿娘走的早,你这又当爹又当娘的,哪操心的了那么多?等她嫁了人,这性子也就收了。”张三问道:“对了,可有人家来提亲的?”
李大牛叹口气:“有倒是有,可这丫头看不上,她说要嫁给那识文断字的读书人。你说这不是痴心妄想么?”
“你倒也别这么说。我看巧儿有些志气,又长的那般俊俏,说不定还真能嫁给一个当官的读书人。到时,你就等着享福吧!”
“老哥,你就别打趣我了。龙生龙,凤生凤,那些高门大户咱可高攀不上。”
张三笑笑,没再说什么。
巧儿买了那支素银簪子,简直爱不释手。心想自己戴上这簪子,定能让沈清河多看自己两眼。
转过街角,见前面围着一堆人,议论纷纷。她走过去,挤进人群,见墙上贴着两个男人的画像,其中一个她一眼便认出是沈清河,另一个看着很熟悉。
她赶紧问旁边一个中年男人:“大叔,这是什么啊?”
那中年男人指着画像:“这两人是朝廷通缉的要犯,悬赏一百两呢!”
“一百两?”巧儿惊道,定了定神,“那大叔,他俩叫什么名字?”
中年男人抬头看了看:“这个叫沈清河,另一个叫顾十三。”
“……”
“多谢大叔。”
巧儿又抬头看了看两人的画像,咬了咬唇,走出人群。
回去的路上,李大牛见巧儿心不在焉,便问道:“怎么了?簪子也买了,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巧儿不想理他,自顾朝前走去:“说了你也不明白。”
回到家,巧儿将簪子放进匣子里,便准备出门。
李大牛叫住她:“去哪?”
巧儿回道:“我去找沈大哥有点事!”
“站住!”李大牛走出院子,“从今日起,你不准再去那了!”
巧儿瞪他一眼:“为什么?不是你说乡里乡亲的要多照应着吗?”
“人家用你照应?”李大牛说道:“你看他们家的人,哪个像乡下人?我看这几人来路不明,咱还是敬而远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