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女子细细数:“诸位想想,不说别的,上了学,女孩会读书认字,会算数记账,是不是比起窝在家里刺绣养家来的好得多?不说别的,就是以后相看人家的时候,夫家肯定也高看一眼不是?”

下头一众纷纷密语点头。

若说什么为了孩子好之余的,那大半人家都会不以为然,毕竟女孩总是要嫁出去的,倒不如趁着还在家里,让人多挣点家用。

可若是说到日后相看,那就大不一样了,能被夫家高看一眼,那不论是聘金彩礼,还是相看的门槛,可就不一样了哩!

有一胖硕的夫人问:“那束修是多少?”

袁诃这才接上话茬:“一人一月束修只需一斗米即可,若是有困难,也可用衣物补上,只要是五成新以上的,就都可以。”

嗬!

这可真是老百姓见过最便宜的束修了。

现在之所以许多人上不起学堂,就是因为束修太贵了,好一些的学堂,束修都要交银子的,这哪里是寻常人家支付得起的?

而若是换成了米,一斗米虽说不少,但却是家里每人省一省总能挤出来的,完全是力所能及哩。

再说了,就算家里突然没米了,人袁先生不是说了,还可以用五成新的衣服代替?

为了让孩子读书有出息,几件半旧的衣服算什么?

于是不过一早上,百姓学堂束修便宜、男女都可上学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都。

再加上那里的理事人还是袁氏的嫡系袁诃,袁家虽然不鼎盛,但却世代都是读书人,正直善良,很有好评,让人更加放心了。

这样先生好、束修便宜、学院又气派好看的学堂,到哪里找去?

于是短短几日之间,学堂的报名处几乎被来来往往的人给挤满了,不到多时,男子学堂就满了大半,而女子学堂,也已经凑齐了十几个学生。

“而且,在之后的日子里,学生人数还在缓慢增加,虽然增速不大,但口碑极好,一段时间下来,又是可观的人数。”

那日在百姓学堂前发言的女子,名为杨月,是袁诃为傅矜挑选的先生之一。

杨月出身于一个落魄秀才之家,父亲有些才学,却因为没有门路,最后科举被人暗中调换了名字,无奈落榜,只能以写些字画为生。

杨月虽然出身不高,但她父亲却极重视她的学问,自小亲自教导,到如今,杨月的学问比之一些有些名气的读书人,也是不遑多让的。

她也自小明白出人头地的不易,也知道女子在这世道的不公,当傅矜遣人问她是否愿意到学堂教书的时候,她抓住机会立刻应下,而事实证明,她做得很好。

单单是在学堂前的一席发言,就让百姓学堂的女学生比预计的多了一倍。

把学堂招学生的事情办理的差不多了,袁诃带着杨月和另一位男先生到漱玉斋与傅矜碰面,由两人阐述男女学堂的近况。

杨月长相其貌不扬,但气质却很不错,说话答话都是头头是道,短短几句话,就把女子学堂的近况说的一清二楚。

傅矜的笑意深了些。

之后,由傅矜点头之后,两人分别管理男子学堂和女子学堂,成为主理事人,只需每月去向袁诃汇报一番即可。

而在此之后,袁诃并没有闲下来——傅姑娘又手一挥,给他发配了新的任务。

于是接下来,袁诃又潜心负责起了学堂旁边的书肆修建。

这书肆就建在学堂附近,因为百姓学堂的建立,即使这项工程还未完全建成,却已经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但当探听到背后的理事人是袁诃的时候,不论京城的哪号人物,都暂时放下心来。

若说这事是别的什么人来做,但凡是谁,肯定有人担心会涉及到自己利益,从中搅局,但袁家的子弟绝对是不同的。

即使声誉满京城,但历代袁家人都不干涉朝中政事,袁家的子弟向来不站队、不奉承,忠君爱国只为书痴,一心为民为国,可以说是让人最放心的一个家族。

这样的袁家子弟设立百姓学堂和书肆,也只会为了民生社稷着想,绝不可能有别的想法。

既然不会阻碍到其他人的大业,大家也不会为了这样的小事得罪袁家这样的有名的书儒大家。

于是袁诃的书肆建立工作顺顺利利地开展,其间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但凡是需要帮忙的地方,不用袁诃说,总能莫名其妙的解决,袁诃原先有些纳闷,后来见了傅矜一面,才一拍脑门!

自己怎么就忘了,现在可是跟着傅家傅矜混的呀!

傅矜是谁?身为卫国公府的千金大小姐,得到卫国公府、护国公府两府的全身相护,当今皇后娘娘更是将其视为亲子,虽只是闺阁小姐,却可以说句权势滔天。

跟着这样的人物混,他还有什么可愁的?

袁诃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似乎攀上了一个金大腿,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长公叫去商讨书肆的布局问题。

他苦笑一声,虽然傅矜帮他免了大半麻烦,但建立一个书肆,且是袁诃和傅矜两人精益求精的书肆,哪能那么简单?这几个月只怕是要忙昏了头了。

于是袁诃袁先生专注投身于书肆的建设中来。

热火朝天中,书肆和学堂的名声在民间逐渐传开来,尤其是孩子上了学堂的人家,老百姓几乎津津乐道,赞美学堂的善心,也得了文人许多赞誉,甚至在诗会上作出一首赞美百姓学堂的赞诗也成了文人圈中的佳话。

一时之间,百姓学堂风头无俩。

到最后,甚至连远在殿堂之上的时崇都有所听闻,在知道其作为之后,时崇略一点头,在朝堂之上肯定了这方作为。

毕竟学堂和书肆耗费不少,可作用却是极大,有子民肯主动献出钱财精力来做这样的事,时崇真是喜闻乐见,自然多加鼓励,以此暗示更多的达官显贵们效仿学习。

这鼓励对于达官显贵们到底有没有起到暗示作用不知道,但百姓学堂却是真真正正在京都打响了名号,此后若不是个权势滔天的,都不敢随便来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