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926章 料想不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布在这里驻扎的第六天,由德州方向赶来的刘飞云,率领一万步骑抵达,声势再为之一壮。

其后从河间府、临清、聊城等地的援军,陆续抵达,一开始他的军队不过是几万人,瞬间就突破了十万,摆出了巨大的声势。

更加令人骇人听闻的,这就是刘远桥声称,将统领投降的七十万大军北伐京城。

洪承畴和杨嗣昌部大军的投降,令明军失去了最后三支重兵集团的两支,只有朱燮元的军队还在勉力支持。

但是朱燮元的军队,也都让恐怖、可怕的形势吓破了胆,三路大军己深入济南,声势浩大,竟然如此轻易的就让对方化解了。

刘远桥手下多了几十万军队,真不知道他会折腾出什么事情来,所以朱燮元不敢有任何的犹豫,马上就撤军,这就令剑拔弩张,紧张至极的山东,一下子就放松了起来。

刘远桥一方面派大军追杀朱燮元部,另一方面率领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北上,试图一举的压服大明,占领京城,成就霸业。

这也是刘布,没有急于攻城的原因,他在等着更多的援军,当这些援军抵达的时候,就是他们向京城发动总攻的时候,如果那时敌人不投降的话,杀光就是。

对于招降对方,刘布还是有一定信心的,现在的大明,真的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没有了援军,没有了赋税之地,凭什么跟人打?

形势的恶劣,丝毫不比原版时候,五十万流寇兵围京城时的惨状,这一点,就连刘布,都觉得不可思议,大明如此强大的一个帝国,就像一个庞然大物,但是被他轻轻一推,居然就倒了。

原版大明,是灭亡于崇祯十七年,但是学术界另有定论,认为大明在万历晚年,已经是陷入了灭亡的边缘,只是在勉力维持,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

随着各路大军的云集,刘布的手下部队,迅速的突破了十万人,如此雄厚的势力,让他可以肆无忌惮了。

大明在北直隶,就没有威胁到他们的力量,现在就更加没有了。

为了炫耀强大的武力,刘布命令人把大炮就设在了京城几大城门一里之外的地方,一门门巨大的大炮,指着城门方向,聚集成群,组成一个又一个炮台群,令人望而生畏,可以想象,当这些大炮一旦发威的时候,可是发生多么巨大的声势。

在以往的攻城战中,大炮都是驻在五里之外,在大军的层层保护之下,他们现在倒好,把大炮直接的摆到了最前沿阵地,也是看透了朝廷军队,不敢出战。

正常这样做的话,他们的炮台很容易被别人的袭击或者是让劫营,一锅就端了。

京城拔地而起,就像是雄踞在华北平原的一个巨兽,高大巍峨城墙,令人产生一种高山仰止的敬畏之心,但是就是如此巨大的一座城市,失去了民心的庇护以后,也显得像是孤城一座,旦夕可下。

这几天来,刘布没有组织大军对京城进攻,但是每天布下了几个巨大的军镇,进行军情预演,这也给城上的明军官员和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城下的敌军,如此之多,军容如此的鼎盛,鼓声震天,角号不断,营帐连绵,看起来无边无际,还有这么多的大炮,朝廷如何能敌?

华夏军的士气,也鼎盛到了极点,起兵以后,连续不断的取得胜利,现在更是包围了大明的京城,取而代之,指日可待,这让所有的士兵和军官们都兴奋不已,这自然士气也就鼎盛到了极点。

华夏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一开始是刘布他们有意识的一种宣传,也就是与临清刘家,富甲天下一般,临清的刘家很有钱,但是肯定称不上是富甲天下,在刘远桥等人,有意识的推动和宣传之下,混上了这样一个名头。

华夏军军容鼎盛,刘布包围京城以后,每天就在城外进行演武,摆出强大的军容,以其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京城就成了明军最后一个重镇,也就是大明朝廷,大明皇帝所在,虽然朱燮元还率领着几十万大军,退往了河南,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一点,朱燮元就是丧家之犬,对华夏军是构不成威胁,被灭只是时间的问题,就连刘远桥都是派出了一只偏师,前去追杀他们,而刘远桥则率领数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北上,争取一举拿下京城,扫平北方诸省。

华夏军从天津卫登陆,称得上是轰动天下的大事,远在关外的皇太极,一直密切的关注着关内的情报。

他的情报一直滞后十来天,他的情报还停留于大明在跟华夏军在山东进行生死之搏,而且从他们的情报还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朝廷占尽上风,朝廷几十万大军,如狼似虎的出动,狂攻猛打华夏军的山东诸城,打得华夏军抬不起头。

建奴实行的政策,就是锄强扶弱,谁弱就帮谁,他们就是看出大明朝廷不如华夏军,所以选择跟明军结盟,希望能够帮助朝廷抗衡华夏军,进行某种平衡。

建州的贵族们对此感到不以为然和不理解,皇太极就用三国时代刘备联江东抗曹的旧事,这才令这些贵族们表示理解,愿意只要大汗一声令下,他们就挥军入关,帮助大明,对付华夏军。

但是朝廷开局胜利,他们顺利的攻入山东,节节胜利,前锋直逼济南,形势一片大好,这居然令皇太极有些犹豫,如果他们跟大明结盟,帮助大明彻底的铲除了华夏军,让大明消灭了心腹之患以后,会不会调转枪头来对付他们?

而且他同时也感到有些着急,许建强的使者都回去了好些天了,但是却没有什么好消息传来,大明朝廷就算危急到了极点,对于跟他们结盟,却没表示出什么兴趣来,这令皇太极十分愤怒。

皇太极知道对方为什么都没有兴趣跟他们结盟,就是因为对方以天朝上国自居,视他们为荒野蛮夷,迟早是铲除的对象。

这一点令皇太极十分憋屈,他们已经占领了整个辽镇,控制了千里之地,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要强大,但是在大明的眼里,就是荒野蛮夷,是迟早要铲除的对象。

这也是朝廷根本就不想跟大明合作的原因,整个后金国的高层们都明白一点,这就是虽然他们已经占领了关外之地,明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明人还是从骨子里面,看不起这些关外的建奴,认为他们就是山林子里面养猪的人,根本就不配跟天朝上国合作。

明朝的这种做法,是令皇太极愤怒到了极点,但是他是一个十分冷静理智的人,他就知道联合朱明,对付华夏军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双方能成,他还是决定放下成见,帮助朱明,先铲除华夏军再说。

但是他们探子打探回来的消息,却令他十分愤怒,许建强向他派出了使者,主动的接洽,那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意,那是因为当时皇帝已经走投无路了。

皇太极还以为真是如此的恶劣,双方应该很快就可以结成联盟。

谁知道当洪承畴和杨嗣昌的大军,直扑向山东以后,明军节节胜利,当明军占了上风以后,大明的皇帝又拽了起来,根本看不上眼他们了,根本就不愿意跟他们合作了。

而他们之间的约定,就变成了没有下文,甚至没有摆到朝廷上去讨论,这样的结果,令皇太极愤怒到了吐血。

皇太极他就知道,朝廷即使是一时占尽了上风,但是随着孤军深入,占领的地方越多,必须分兵防守,进攻的势头就会有所减弱。

如果是别的大军,进攻势头有所减弱,都不是问题,而明军则是不同,明军非常的坑爹,他们是没有军饷,没有粮食的。

如果是关外的游牧民族,他们打仗就是这样子,除了带随身的口粮以外,根本就不会多带粮食,粮食不够,就去敌人那里抢,这叫打秋谷,以战养战。

但是明军能这样做吗?他们根本就没有这样操作的办法,如果对方再进行针对性的部署,他们就十分坑爹了。

果不其然,随着明军的深入,所有的东西都如皇太极所料,明军由节节胜利,变成了处处碰壁,皇太极他信心十足的想,相信很快朝廷就会低下高贵的头颅,向他们请求合作了。

皇太极就在想,如果他们再次提出合作,条件就不是之前的那个了,他一定会坐地起价,才能够免却心头之恨。

但是令皇太极他万万都料想不到的就是,他没有接到大明朝廷合作的提议和求救的诏书,却听到了刘布没有死,而是暗度陈仓,从天津卫大举登陆。

听到了这样的消息,皇太极也是惊得呆了,皇太极认为,关内的形势大好,是在建立在刘布遇刺,华夏军乱成一团的情况之下。

现在倒好,刘布没有遇刺,反而是率领一支大军,从天津卫登陆,这就意味着,一切都是一个局,所谓的大好局势,就是他们的假象,真正的就是,危险到了极点。

想到了这些,皇太极又急又怒,吐出了一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