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春秋我为王 > 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ps:12点还有一章

六月十三日,当赵葭抵达临秦(大荔)时,秦国承诺交割的第一批粮食正沿着渭水往下游运来。

他们在岸边观望,却见被重量压到吃水线下的船只源源不断朝码头驶来,在临秦靠岸后,赵氏那些精于计算的官吏眯着眼打着算盘清点粟麦,船上的秦人眼巴巴地看着一袋袋粮食被扛下去,羡慕得直咽口水。

未来十年,秦人都得饿着肚皮运粮东来了……

赵葭吁了口气,他们百人渡泾,归来时却仅有五十不到,但看到眼前这一切,袍泽的牺牲便是值得的。战争结束了,活着的人暗自庆幸,战死者也没必要太过悲伤,他们家中能分到不少抚慰田、粮——与后来的商鞅变法后的秦不同,赵氏武卒战死后,除非他家里已经绝嗣,否则军功田不会被没收,而是能传给下一代,官府还会派些劳役、氓隶去帮忙耕作。

随后赵葭他们一行人抵达临秦城门,这临秦就是大荔戎国的都城,自打八年前灭亡后,大荔人先后受秦、魏统治,现在换成了赵氏,对于他们而言也并无区别。

因为赵无恤近来住在这里,临秦又被选做新郡的首府,刚到任的赵氏官吏便组织人手修缮在战争里被损坏的城楼、城墙,如今看去焕然一新,城楼上刷了新漆,阳光一照,明亮生辉,虽然秦地硝烟才平息不久,但临秦已经是一番战后太平的好气象了。

就在城门边上,他们受到了先前没有想到的热切欢迎,两排甲胄鲜明的羽林侍卫挺立在此,好似两行白杨,远远看到赵葭等人过来,便在鼓声和号角中齐刷刷地行礼致敬,让赵葭等人从中穿行而过,他们感觉自己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

赵无恤也穿着朝服,站在城门边上笑呵呵地看着赵葭过来。

赵葭连忙两步并作三步迈过去,远远便下拜顿首道:“弟尺寸之功,侥幸而回,岂敢让兄长亲迎?”

赵氏人丁不旺,赵无恤的兄弟四人更只剩下他一个,此外除了被委以重任,外放做傀儡国执政的赵伊,赵广德外,全族男丁仅有五六人而已,且都是年纪小的。可也就是这些赵氏年轻一辈,却有一种对赵无恤的痴迷崇拜,赵葭也不例外,在他们眼里,这位家主堂兄无疑是本族里五百年一出的英主,带领赵氏战胜宿敌,操持晋国国政,甚至横扫诸侯,称霸中原。历史上赵成子、赵宣子、赵文子、赵武子这春夏秋冬四季之阳加起来,都不如他伟大。

赵氏子弟的自信和自傲已经抵达了顶峰,所以赵葭才会带着百余人深入秦国,只为证明赵氏比晋君强!

如今赵无恤亲迎,等于承认了他此举的价值,赵葭怎能不激动莫名?一时间口里尽是诚惶诚恐的话。

“渡泾入秦,犯岐北,震雍都,促使秦国降服,你此番立下了大功,是赵氏的英雄,又为我解决了麻烦,我怎能不降阶相迎?”

赵无恤笑着将他扶起,拍去他身上的灰土,随即顾左右曰:“纵横秦地千里,又平安归来,此吾家千里驹也!”

千里驹之名,从此终生与赵葭相伴……

……

相迎入城,安顿好疲倦的兵卒后,赵无恤暂未理会跃跃欲试想要过来与他搭话的戎人,而是为赵葭举行一场小宴,让他说一说这些天的经历。

虽然对赵葭这些天的冒险略有耳闻,也能猜出个大概,可听他亲口描述他渡过泾水,越过晋军曾抵达过的侯丽等地,向岐山进发时,席上众人也不由为他喝彩。以百余人孤军深入敌国腹地,还真是非常人所为啊。

随后赵葭说起他烧了杜阳,告诉秦人赵军前锋来了,并效仿《绝秦书》的体例和格式,留书一封,致使雍城震惊,秦伯惶恐时,赵无恤拊掌而赞,让他把所写的檄文再复述一遍,让笔吏一一记述下来。

“今赵氏上卿,顺应皇皇上帝之命,惟恭行天之罚,统全晋之力,挥师渡河,以临泾渭。张矜亿怒,饰甲底兵,旌旗十万直指雍城,吾等乃上卿前驱,烧尔小邑,以予告诫:若秦之社稷危亡,七庙隳为土瓦,非赵氏敢忘伯益、飞廉,乃秦先绝我之好也……”

等赵葭念完这段后,赵无恤已是赞不绝口,同时更加喜爱此子。赵葭远胜其兄赵广德,不但有胆子,还有见识,真不枉送他进临漳学宫学了三年,这样文武双全的后辈,若好好培养,十年二十年后出将入相指日可待。

不过赵葭的故事还没完,这之后才是最为刺激的。

“秦人得知杜阳之事,又被我留下的檄文所激,遂出动岐北各邑千余人来追杀吾等……”

数十人骑着马在陌生的国度里躲避追剿,亡命天涯,说到惊险处,连赵无恤也为他捏了把汗,跟着赵葭回来的人不到一半,大多是这期间折损的。

“秦人似是铁了心要将吾等杀尽,察知往东走的路被断绝,吾等只能向北走。到了豳地附近,吾等骑乘的马奔波十日后已极为疲惫羸弱,渐渐被秦人车骑追上包抄,眼看只能回头拼死一搏,恰在此危急关头,却有一支戎人车骑杀了出来,赶走秦人……”

赵葭对赵无恤道:“这些戎人,便是此番跟我回来的义渠人了……”

……

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戎人虽与华夏有较近的关系,但早已经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的分化离析。义渠乃戎人的一支,从殷周时代就已经存在,赵无恤传唤随行的史官左丘明询问,左史很准确地告知他:“武乙三十年,周师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

义渠自古便与周人为邻,被击败后长期归附西周,缴纳虎豹等贡品。周衰,犬戎趁虚而入,义渠也随之南进。他们在泾北的“大原”地区,也就是后世甘陕交界的固原、平凉一带扎根,算是西北戎国里最为兴盛的。不过因为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压制了群戎的空间,所以义渠只能向北向西发展,与中原素无往来。

赵氏也是在建立上郡后,通过白翟才知道上郡往西两百里便是义渠的势力范围。管理整个北方商贸的平准官猗顿试探性地派了一支商队过去探访,义渠那边也曾有人来上郡卖羊皮,可因为其间山岭纵横,来往困难,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交流了。

不过随着赵无恤占领泾阳,赵氏与义渠便直接发生联系了。

他对这个新邻居有点兴趣,因为这关系到冯翊的边防和稳定,就让赵葭继续说说在义渠的所见所闻……

“豳地虽是周人肇兴的地方,可在骊山之难后,此处又被戎人占了,几经辗转落入义渠手中,秦国一直想收复,只是都未成功。就我所见,义渠吸纳周人遗民,既事农耕,也事畜牧狩猎,一些人通秦地语言,其君长称君,也自称为王……”

“蕞尔戎邦,也敢称王?”席间有人十分不屑,把义渠当成蛮氏那样的小不点。

赵葭还未回答,倒是陪坐的刘德小心翼翼地反驳道:“义渠可不小,秦国西北群戎,有义渠、乌氏、胊衍等,其中以义渠最大,其国土广袤,有方圆数百里,而且兵卒骁勇善战,遇到戎地没收成,还会入侵劫掠,偶尔还有小股戎人跑到泾阳附近……”

赵葭点头道:“不错,义渠曾败于秦穆公,之后百余年养精蓄锐,筑城廓以自守,其国虽然僻处深山之中,但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吾等被其所救后,随他们回到义渠君在泾水边游猎的行帐,虽然简陋,但兵卒却不少。”

无恤问道:“义渠君有多少兵卒?”

“不知详略数目,但一次出动两三万人并不难,只是义渠内也是部族林立,其君长从各部里推选,经常会相互为敌,故而过去数百年里对秦国威胁不大……”

之后赵葭还说了些在义渠所见的风俗,什么“其亲戚死,聚柴而焚之,熏上谓登遐”,这种中原人不齿的火葬习俗在戎系各族处却是司空见惯。而且义渠人“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作战私斗都十分骁勇。

据赵葭所言,他们在泾水上游见到义渠君后,义渠君起初并不在意,得知他们是与秦国为敌的赵军后,才不敢怠慢。义渠再闭塞,也知道近年来东方兴起了一个很强的”赵国“,连上地白翟也臣服于赵。于是义渠人对赵葭等人好吃好住地招待,还送他们女人……

内部商量一番后,义渠决定派人送他们回来,不过义渠的使者也跟来了,看那样子是想与赵氏建立联系。

赵无恤对义渠国的土地是一点兴趣没有……别说现在的赵氏,就算是全盛时期的秦国,宁可去与东方诸侯为敌,宁可跨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去开拓巴蜀,也不愿意往北挪动几步,直到秦昭襄王时,才灭义渠建立了北地郡。

究其原因,是因为先秦时代的义渠戎狄太穷了,而且穷山恶水出刁民,从秦汉到宋朝,这一带一直未能开发起来,宋辽时期的环庆地区,仍是群蕃的天下,连西夏党项都嫌弃他们的粗鄙野蛮。

所以赵无恤吃饱了撑着才会去打这块没肉骨头的主意……

“不过彼辈毕竟救了吾家的千里驹,往后为邻,也少不了要打些交道,那就见上一见吧。”

带着这种心思,次日,赵无恤传唤了义渠使者。

义渠使者为此次觐见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他不知从哪找了一身深衣袍服,披散的头发也扎成椎髻,而且入内还知道下拜,可见其粗通礼仪。

只是那一口蹩脚秦地方言让人忍不住想笑。

“义渠君让小人来见赵君,问侯赵君无恙。”

开场白一板一眼,可再开口时,这位戎使却提出了一个让室内众人目瞪口呆的建议。

“义渠君还想让小人问问,赵君可愿与义渠共灭秦国,共分其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