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她再婚时我也去了,了解到她计划等到孩子长大了让他去当兵。”
章源回答说,“我看孩子的体质不错,身材也挺拔,应该是个从军的好材料。以后还有我们在部队里关照着他,也不用太担心。”
说起这些时章源颇为感慨。
要不是当年老章......
恐怕他们也都无法幸存下来。
那次行动虽然非常危险,但由于老章的英勇行为,最终只有他一个人牺牲了。
从此之后,大家便一直照顾着老章的家属,对他的孩子格外关照。
“当初嫂子想要改嫁的时候,章家人还不愿意放手,不愿意让她带着抚恤金另找对象。最后我找来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教育,这才同意了,但签署了一份协议——那份抚恤金只供小章使用,也算是老章留给儿子的一份心意。”章源回忆起那段经历,语气无奈。
顾铭叹了口气,“这样也好,老章和我情况差不多,自己家里的事情已经够多的了,把孩子放在那样的环境中成长,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好事。”
章源点了点头,心中却明白,其实老章并没有顾铭那样的勇气直接分家。
老章的性格比较温和。
“你这人真厉害,说要分开就立刻做到了。”
“我是被吓到了,媳妇差点出事,谁又能接受呢?”
“现在好了,等过年就可以带上嫂子去随军生活了。”
“可还是要等到过年啊......”
两人买了新车后,首先去了车辆管理所做了登记,一切手续齐全,在公安局备案。
完成这些之后,他们这才提着刚刚采购的东西,前往红旗公社。
“当时嫂子就没有求助于公社的人,我就觉得她还挺有智慧的。”
他提起之前的那件事情时,眼中闪烁着赞赏。
顾铭也跟着点了点头,“是啊,这么做既能保证原本家庭的关系不再牵扯进来,又能保护新的家人免受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总是有人过来搅扰的话,我们的小日子怎么能过得安宁呢?”
这也是为什么他最后决定带老婆一起去到部队的原因之一了。
一路上,两人聊得很开心,气氛十分轻松愉快。
不久,他们就已经到了公社。
顾铭朝着远处的地里瞥了一眼,正好看到几辆拖拉机正忙碌地工作着。
每个生产队都不愿错过这样一个好时机,一旦延误了播种的最佳时刻,损失将是难以弥补的。
袁俊一见到顾铭的身影也有些意外,急忙放下手里的工具向这边走来打招呼。
“哎呀,是你啊,好久不见!”
“我去看望完战友的遗孀再回家,下午你能准时回去吗?”顾铭转头询问道。
“没问题,哦对了,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你去找大姨说一声,让她晚上带着孩子们和丈夫回家里来。再去邮局那看眼是否有二哥的电报或者包裹寄到。”
午饭吃的是顾铭蒸的大馍,袁俊和他的家人都忙着聊天,完全没有注意到。
“好的,明白了。”说完正事,两人就各自忙碌去了。
他们直接提着礼品到了嫂子家。
早听说他们会来的消息,一家人已经都聚在一起等着了。
章嫂性格非常好,见到他们就说:“你们来了怎么还带那么多礼物?真是太客气了!”
简单寒暄了几句后了解到大家还在忙着收割农作物便没有多留。
这一番谈话间,顾铭注意到小章的继父是个挺和善老实的人,无论是他的妻子还是儿子看上去气色都非常好,脸色红润、精神饱满。
家里每个人见到人就热情地打招呼。
这让顾铭心里稍微松了口气,老章在天之灵也应该能放心了。
回来的路上俩人都没说什么。
越是靠近城镇中心,道路变得越发热闹起来,路上行人的声音也多了许多,于是两人又开始了交谈。
“上次提到的手表券的事情我已经帮你打听清楚了,需要一定数额的钱外加五斤粮食票证。”
“那你帮我换些粮票吧,我在离开前都已经换成全国通用的了。”
章源笑着回答,“实际上不用那么麻烦,你直接用这些全国通用的会更加划算些。反正这里也认可全国通用的粮票,使用起来没有什么不便之处,而且还能免去不必要的手续和手续费。”
顾铭这才放下心来,接下来的所有手续都是由章源完成,他自己只需要在外头守着车子就可以了。
毕竟办手续总是个繁琐的过程,有人帮忙自然要好得多。
“搞定啦,两斤粮票就够了。”
“真是辛苦你了!”顾铭真诚地感谢道。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回部队的时候,记得给我寄些特产就行了。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挺想那味道的,以前还吃烦了呢!”
顾铭笑了笑,“没问题!这次回去肯定给你寄。”
章源又带顾铭去了家属院旁边的供销社,他的未婚妻在那里工作,有时候能买到些内部商品。
“这是我们之前的老团长,顾铭。上次让你帮忙留的麦乳精还在吗?”章源问道。
顾铭没想到,这就是章源所谓的内部渠道,简直有点哭笑不得。
不过买到了两包麦乳精后,顾铭还是开心地说:“麻烦嫂子了,你们结婚时可一定要告诉我,我给你们寄海南的好东西。”
“谢谢你啊,顾大哥。”章源的未婚妻微笑回应。
聊了一会儿,顾铭拿上东西骑车离开了.
他一边哼着小曲儿,很快就来到了邮局门口,推门进去后给袁鹏打了个电话。
听到袁鹏那熟悉的声音后,他也回了个信:“家里一切都好,顾安然已经满月了,大家都等着你回来。”
发完信息,顾铭不禁想起了在高中的那些时光,那时候他的媳妇还只是个腼腆的小姑娘,现在却能写出这么贴心的话语。
心中充满了甜蜜与喜悦,过了许久,这种愉悦的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
随后他把包裹牢牢绑在自行车后面,前往蒋月工作的地点。
那里是一个规模相对较大的供销社。
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资,种类繁多。
而在这些柜台之中,蒋月负责的正是日用品这一块,每天她都忙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