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 第90章 刘邦:赵匡胤的死,是不是太巧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0章 刘邦:赵匡胤的死,是不是太巧了?

楚汉时期

“来人啊,给乃公再上一壶酒”

“这兄弟二人之间有事情啊,不简单!”

“乃公有一种预感,这二人之间肯定要发生什么事情!”

“否则这赵匡胤的皇位,为什么会突然到弟弟赵匡义的身上?”

刚看了几眼天幕内容,刘邦他就意识到这其中有蹊跷和秘密了。

正常皇位继承,都是父传子,等到没有儿子可传的地步,才会被迫传到兄弟手上。

而且就以这赵匡胤争善战的样子,也不像是个体弱多病的人,也不应该没有生下儿子啊。

那这赵匡义是如何得到皇位的,他的哥哥赵匡胤又去哪里了?

其中的事情只要一想,就会感觉哪哪都不对劲,似乎背后隐藏着什么一样。

于是刘邦连忙跟一旁候着的侍卫说话,示意对方拿一壶酒来。

他要就着天幕内容喝酒,看看这接下来的“下酒菜”够不够猛!

…………

清朝

“这赵匡胤也算得上是一个明君了!”

“要是论功绩的话,这赵匡胤都可以跟朕不相上下了!”

“相较于其弟赵匡义,赵匡胤这个哥哥才是得到朕认可的明君!”

“只可惜去世太早了,若是能够晚几年离世的话,那宋朝会不会变的截然不同?”

在看到赵匡胤登基称帝的内容时。

乾隆他的言语中罕见的没有出现嘲讽语气,甚至带着对赵匡胤的认可。

于乾隆心中,他认为赵匡胤是一个难得的明君,要比绝大部分的汉人皇帝好。

至于宋太宗赵匡义,那乾隆他的评价就要下一个档次了。

想到赵匡胤,乾隆就忍不住感慨对方的早逝。

如果赵匡胤能够活的时间再久一点,那宋朝历史是不是就有机会进行改写了?

……………………………………………

将镜头重新回到天幕上。

【赵匡胤在登基之初,为了稳固皇权,曾两次选择御驾亲征叛军。】

【而这两次御驾亲征,赵匡胤都选择了让自己的弟弟赵匡义来监国,负责处理国事。】

【没过多久时间,赵光义就被封为了开封府尹,负责处理开封府的大小事宜。】

【成为开封府尹后,赵匡胤仗着兄长的信任,举止高调,排场盛大,还广结各路豪杰,努力培养属于他的势力!】

【961年,赵匡胤,赵匡义两兄弟的母杜太后病重!】

【当杜太后病重临终之时,宰相赵普入宫负责记录言行!】

【杜太后躺在病床上,劝说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赵光义,请将这一份遗书藏在金匮之中,史称金匮之盟!】

【对于赵光义这个小儿子,杜太后自然是十分喜爱的,要不然她也不会在临终之时帮赵光义争权。】

【赵光义他对皇位是有一定野心的,所以他想要得到皇储的位置,这样才好在自家兄长死后,有机会继承皇位。】

【可当时的宰相赵普不希望赵匡义继承皇位,而是希望赵匡胤的皇子来继承!】

【为了这个皇储之位,赵普就和赵匡胤进行了各种明争暗斗,明枪暗箭!】

【973年,赵普因为风头太盛惹得赵匡胤不快,因而被赵匡胤罢免相位!】

【随着赵普被罢免相位,赵匡义也没有了阻力妨碍,获得了“准皇储”的地位,被册封为晋王。】

【赵匡义他的势力开始控制整个官场,他的爪牙遍布朝堂!】

【此时的赵匡义,已经不满足于当一个晋王了,如果可以的话,他想要更进一步!】

【976年,赵匡胤夜晚召其弟赵光义到宫中饮酒,似乎有什么话要跟他的这个弟弟说。】

【赵匡胤和赵匡胤在宫中开始彻夜畅谈!】

【他们开始回忆童年时的趣事,还有他们这些年所遇到的危险事情,畅想大宋帝国的辉煌未来!】

【不知道怎么的,赵匡胤他今天就是特别想要跟弟弟赵匡胤说话,仿佛今天结束,他就没有明天了!】

天幕画面放映到这里,一道画面开始出现!

宫殿内。

“兄弟同心,当是其利断金呐!”

“来,我们俩再干一杯!”

“今天不行的人肯定是你!”

灯火通明,赵匡胤和赵匡义二人站在大殿内饮酒畅谈,时不时的就有话语声传来。

可在半夜三更之时,大殿外的大雪堆积数尺之高。

大殿内则是鸦雀无声,瞬间失去了讨论的声音。

下一秒,只见窗户透出赵匡胤引柱斧戳地的背影。

“好为之!!!”

赵匡胤朝着赵匡义所在方向大声喊道,似乎这一句话里面有什么昚奥的秘密一样。

随后赵匡胤就开始解衣就寝,鼾声如巨雷一般响亮!

赵匡义则是前往一旁的宫殿就寝,准备等天亮后再跟赵匡胤道别。

第二日清晨,宫女发现赵匡胤离奇暴毙!

【赵匡胤死后不久,其弟赵匡义登基继位 史称宋太宗!】

……………………………………………

楚汉争霸时期

汉中

“有意思,好一个离奇死亡啊!”

“那赵匡胤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就死在跟赵匡胤喝完酒的第二天!”

“还有赵匡义的动作也是快的,其兄赵匡胤才死去几日时间啊!”

“那赵匡胤要是不死,那赵匡义怕是永远不会有登基称帝的机会!”

看到天幕上的内容后,刘邦他整个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仿佛刚刚看的那些天幕内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大瓜一样。

那天幕上虽然没有明说赵匡胤的死法,但刘邦他内心隐隐约约已经感觉到了许多不对劲。

因为在刘邦看来,这天幕上的内容未免也太过于巧合了一些。

为什么赵匡胤第一天找赵匡义喝酒,第二天赵匡胤就死了!

还有天幕上的那一句“好为之”,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赵匡义的动作如此迅速,仿佛是早有预谋和准备一样的。

而且最为关键的问题,赵匡胤他的那些儿子都去哪里了?

通过先前的天幕内容。

刘邦他意识到,其实赵匡胤是有儿子传承皇位的 可最后还是让赵匡义登基称了帝。

那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没有皇子来继承皇位?

仅仅一眼,刘邦就从这天幕上看到太多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