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既然你要打造你所说的,特殊的队伍。那么分你一门野战炮完全可以。至于人,你在独立团可以随便挑。或者,你自己招募也行。”
李云龙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给林立这个特权。
“是!”
得到了李云龙的答复。
林立应声道。
深邃锐利的眼睛,透着坚毅果敢。
还有老练沉稳。
“嗯,这里就交给你和张大彪了。该安排好的,都给我安排好。晚上,我们尝尝你带来的三十年好酒!”
李云龙看到这儿都有条不紊的。
啥都有序进行着。
剩下的,交给林立和张大彪去办就行了。
这俩人都是得力干将。
自己很放心。
“老孔,咱们先回去吧。晚上吃白面馍,喝好酒!嘿嘿嘿。”
李云龙咧开嘴笑着。
活脱脱一个老酒鬼的模样。
“行,走吧。也有日子没吃白面馍了。”
孔捷说着咂咂嘴。
随后两人往团部走去。
踩着地上的一层雪。
冷风呼呼的吹着。
却丝毫感觉不到冷似的。
反倒有一种暖意。
而林立。
看向了张大彪、沈泉和周正家他们。
二营、三营的战士们,正排着队。
有序的领三八大盖和有坂步枪弹。
领到新枪和子弹的战士们,个个喜笑颜开。
在这冷呼呼的天气,营地仿佛沸腾起来。
大家看着手中的三八大盖两眼放光。
有的还迫不及待的拉动枪栓,发出“咔嚓”的声响。
不知不觉中,独立团的士气提了起来。
大家都忘记了老总说独立团是发面团。
“任磊!”
“到!”
林立洪亮的嗓音,把任磊叫了过来。
“你带着警卫排,把这两门野战炮拉到村里去。还有炮弹。”
“是!”
掷地有声的命令一下达。
任磊就带着警卫排,再次把两门野战炮拴在马后面。
牵着马,朝杨村内部走去。
他们都很小心、谨慎。
就好像拉着的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
其实在他们心里。
这两门法兰西m1897式野战炮,那确实是价值连城。
林立感受到这比过年还热闹,让大家欢欣雀跃的氛围。
心里也感到喜悦和慰藉。
必须要宰更多的小鬼子,获得更多的系统奖励!
……
炊事班。
炉灶上已经架好了锅。
锅上是笼屉,每一层先是铺上笼布。
然后上面摆好了馒头坯子。
老班长王斌昌正用布满老茧的手,拉动着风箱。
灶房里热气腾腾。
把从门窗吹进来的寒风都给赶跑了。
“砍柴的快一点!”
他冲着外面的同志们喊道。
然后就听到踩在雪地上的脚步声。
他回头一看。
是一个脸色黝黑、留着胡子的糙汉子。
“一营长?”
他赫然认出这人是张大彪。
“你咋来了?步枪和子弹都分发完了?”
“都分发完了。你这白面馒头熟了没啊?”
张大彪一脸猴急的样子。
王斌昌猜测,估计是团长派他来问的。
“快了快了,而且不止这一个灶,放心吧,今天全团都能吃上白面馒头!”
他看着正在擦汗的张大彪。
“营长,除了那两门炮和三八大盖,还有啥好装备啊?”
继续拉动着风箱,唠起嗑来。
他今天算是见了世面了。
两门从来没听过,更是从来没见过的野战炮,那高级的洋玩意儿。
还有这一万多斤白面。
又看到一营的同志们个个背着崭新的三八大盖。
真正开了眼。
“那就多了。什么轻机枪、重机枪,还有掷弹筒、迫击炮,都有。这都不算啥,你猜步枪子弹有多少发?”
张大彪细数着这批装备。
“多少啊?估计少说得三四千发吧?毕竟这么多好东西。”
“三千发?!”张大彪摆摆手。
“那多少啊?”
“十倍!三万发!”
提到这个数字,张大彪还刻意的提高了嗓门。
“啥?!三万?!我的天!”
王斌昌眼睛瞪得滚圆。
感到不可置信。
本来一万多斤白面就已经出乎意料了。
一开始都不相信是白面。
打开袋子的那一刻,他才相信的。
现在又告诉他,有三万发步枪子弹?!
虽然他只是个伙夫。
可队伍的装备和弹药问题,他也一直很关注。
“李团长真是太有路子了!这才刚来独立团,就搞来了这么多好东西!”
王斌昌发自内心的感叹,夸着李云龙。
之前孔捷当团长的时候,哪有像今天这么富裕过?
“你说错了。这些不是团长搞来的!”
张大彪粗犷的嗓音,这些个炊事员们都听到了。
他们也同样认为。
这些都是李云龙缴获的。
现在又听说不是李云龙。
纷纷心里起了疑惑。
早就听说李团长在缴获和自主发展这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
以前新一团极度缺乏装备和物资。
可以说是386旅战斗力最差的团。
可他带新一团就10个月左右。
取得成绩和战果大家都听说了。
这么多的好东西。
想从小鬼子手里缴获可非常不容易。
现在一营长张大彪说不是团长搞来的?!
那还能是谁?!
王斌昌也经历了同样的思考。
他瞬间眼前一亮,想起了一个人来。
也只可能是他!!
除了这个能一枪击毙小鬼子联队长的人。
还能是谁?
“林立,是吧?”
他目光灼灼的看着张大彪。
“那肯定!!”
张大彪用洪亮的嗓音说出这三个字。
掷地有声。
炊事班的同志们,都突然间反应过来。
“哦,是他!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咱们团,除了林排长这样的人物,恐怕没人能办到了!”
“林排长的故事我都听了不知多少遍,本来以为有吹牛皮的成分。现在看来,是我小家子气了!”
“真是托了林排长的福,咱们全团能吃上白面馒头了!!”
“……”
王斌昌听着炊事班的同志们议论纷纷。
摇了摇头。
继续拉动着风箱。
“这一锅该熟了吧??”
张大彪有些着急的问道。
王斌昌则是不紧不慢的站起身。
“我看看。”
他轻轻的掀开笼屉盖。
就冒出一股带着麦香的蒸汽。
双眼都有些模糊了。
笼屉里整整齐齐的摆着一个个白馒头。
“蒸熟了,可以出锅了!”
他扯着嗓子喊道。
声音里满是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