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知道,自己并非真心想去守皇陵,只是想借此机会表现一下自己的孝心,也试探一下胤禛打算怎么对他。

没想到听到了这个意外消息。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胤禩深知继续求也无济于事,反而可能会引起胤禛更多的反感。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说道:“那臣弟告退了。”

得到准许后,他转身缓缓离去,背影显得有些落寞和无奈。

胤禛冷眼看着离去的八皇子,眼中闪烁着暗芒。

可惜了,朝堂之上还需用人,暂时还不能对他怎样。

制衡真难,果然,皇阿玛做的是对的。

……

礼部精心推算出日子,得送康熙前往皇陵了。

六十四名杠夫肩扛着金丝楠木棺,要一路抬去景陵。

众皇子们除了被圈禁的,都一路护送康熙,皇阿玛是真的走了。

……

婉汐当上皇后之后,发现需要处理的事情远比她想象的要多得多。

后宫的管理工作繁杂琐碎,比她之前管理一个王府时的事务要多出数倍。

好在婉汐手中握有听话药水这一好物,让她在处理这些事情时变得游刃有余。

她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那些有能力处理事务的管事、嬷嬷们都召集起来。

入宫后她经过两三天的时间,仔细地摸清了每个人的底细,然后根据她们的能力和表现进行了合理的提拔和任用。

有了得力的手下,办事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婉汐将各项活儿分配下去后,自己只需要在关键地方过目一下,确保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即可。

时间一天天过去,婉汐默默地数着日子。

她清楚地记得,胤禛将会在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在圆明园九洲清晏殿驾崩的,那个时候差不多正是仲秋时节。

当然,这并不是乌拉那拉氏的记忆,因为她离开得比较早,这是婉汐自己所熟知的历史。

婉汐开始思考是否要提前采取行动,但想了又想,她决定还是顺其自然。

目前为止,胤禛做皇帝是起的比狗早睡的比鸡晚,兢兢业业的。

还是让他好好先替好大儿弘晖打工吧。

当皇上的心思难以捉摸,说不准他何时就会突然发难了。

所以,她决定等待,看看皇上是否会在某一天闲来无事时搞出什么花样来。

到那时候,婉汐不介意亲自送他走。

………

近日一些消息让婉汐觉得风雨俱来。

婉汐心里明白,德妃恐怕也没多少时间了。

十四阿哥被惩罚去了皇陵,这对德妃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心中的忧虑和痛苦可想而知。

德妃已经出现了患病的征兆。

手底下的人可都清清楚楚地记着呢,自从皇上登基以来,太后娘娘那边几乎每个月都要请太医,而且频率还挺高,隔三差五的就得请一次。

这太后乌雅氏,自从她的小儿子被老四派去守皇陵,就相当于赶出了紫禁城,跟被流放了一样。

太后乌雅氏这心里,那叫一个难受,简直比刀割还疼呢。

这心情一差呀,身体状况自然也就越来越差了,简直就是一日不如一日。

要说这皇上,他也是有脾气的人,而且还特别犟。

胤禛心里不是不清楚的,他当然知道皇额娘这是在故意逼迫他,就是想让他把十四弟再接回紫禁城来。

可这当了皇上,他就是不想顺着皇额娘的意去把十四弄回来。

这不,又一天太医来给太后娘娘把完脉后,就被胤禛给请过去了。

那太医一脸凝重地对皇上回话道:“回皇上话,太后娘娘的身子已经快到油尽灯枯的时候了。”

胤禛一听这话,手猛地一抖,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喃喃自语道:“不可能,皇额娘怎么会这样呢?”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连忙对太医说道:“给朕用上最好的药,无论如何都要维持住太后的生机。”

那太医却非常肯定地摇了摇头,说道:“不成了,皇上,太后娘娘的病情已经严重到药石无医的地步了。

就算用上再好的药材,也无法吊住太久如今太后娘娘的那一线生机了。”

可胤禛一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不想相信太医说的话,他觉得一定还有其他办法可以救皇额娘的命。

于是,他立刻下旨让所有的御医、太医院的院判等等都去给皇额娘诊治,希望能找到一线生机。

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了胤禛的意料。

尽管有不同太医的诊断,但最终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所有太医的诊断都与之前那位太医如出一辙。

太后最初的计划只是演一场戏,她本想借此机会给老四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顺着自己的额娘。

令她始料未及的是,老四竟然如此决绝,无论如何都不肯松口。

就这样,太后日复一日地思念着自己的小儿子能回来,心中的祈愿却始终未能实现。

而那原本只是假装的病症,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真正的病。

由于病情日益加重,太后已经无暇再去折腾胤禛和婉汐了。

她的身体每况愈下,每日都需要大量的汤药来维持,但即便如此,她的精力还是像被抽走一般,一天比一天衰弱。

胤禛虽然常常抽出时间去探望太后,但太后对他早已心生怨恨,宁愿紧闭双眼,也不愿再见到这个“不孝”的儿子。

胤禛其实也只是在做表面功夫,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绝对不会让十四弟回来。

每次去探望太后,他最多只会待上一刻钟或者半时辰,无非是为了给自己博得一个“孝顺”的美名罢了。

最终,太后乌雅氏并没有坚持太久。

在雍正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她终于因病离世。

雍正为了表示对皇额娘的尊重,特地为她追加了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

……

贵妃年氏的身体状况似乎确实令人担忧,她频繁地生育,每两年或三年便会诞下一个孩子。

因为婉汐之前给胤禛下了孕女丹,所以没有男胎的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