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牧原本是个整日在麻辣烫店中忙碌的小老板,没成想一场意外,竟让他穿越回了1990年,变成了年仅三岁的自己。刚一睁眼,便听见爷爷奶奶正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商量着今年养鱼改善生活的事儿。
看着熟悉又陌生的爷爷奶奶,听着他们为生活精打细算的话语,陈牧心中百感交集。就在这时,他脑海中毫无征兆地浮现出一个类似AI对话框的东西,同时,一个冰冷的机械音在他脑海里响起:“金手指已到账,每天可输入10次指令,每次限1000字,只要用眼睛注视目标对象,即可建立链接。”陈牧又惊又喜,意识到这是自己改变命运的天赐良机。
养鱼的准备工作繁杂又琐碎,爷爷奶奶虽有丰富的经验,却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陈牧瞅准爷爷在院子里弯腰整理渔具的时候,目不转睛地盯着爷爷,心中默念打开对话框,小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速敲击输入:“爷爷,您去村里找李大爷,他去年从县里学了新的鱼苗挑选方法,按照他说的去挑,鱼苗成活率高。回来后,咱们把鱼塘再深挖一尺,清理干净淤泥,撒上石灰消毒,这样鱼不容易生病……”神奇的是,爷爷像是被无形的手牵引着,放下手中的活儿,真就出门去找李大爷了。
接下来的日子,陈牧充分利用金手指,不断为家人出谋划策。他在ai对话框命令奶奶怎么合理调配鱼饲料,让鱼长得又快又壮;指导爸爸如何修补鱼塘堤坝,防止漏水。一家人齐心协力,干劲十足。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鱼苗茁壮成长,到了收获的季节,鱼塘迎来了大丰收,一尾尾新鲜肥美的鱼被运往集市,很快就销售一空,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
陈牧并未满足于此,他心中一直惦记着自己的老本行——麻辣烫。卖完鱼后,他果断用金手指告诉爸爸在镇上弄一辆摆摊车,准备卖麻辣烫。为了让麻辣烫口味独特,陈牧把前世店里的调料秘方通过对话框,详细地发给了爸爸。
摆摊车支起来那天,爸爸陈新既紧张又兴奋,双手微微颤抖着准备食材。陈牧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爸爸按照秘方调制汤底、准备食材。浓郁的香气很快飘散开来,吸引了过往路人的注意。第一碗麻辣烫端出去,顾客吃了赞不绝口,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摊位前瞬间排起了长队。陈新忙得脚不沾地,但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下午时分,陈新就把所有的麻辣烫卖完了。他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收拾摊位,准备把摆摊车存放起来。陈牧的大姑姑家就在镇上,因为陈新是家里最小的弟弟,两个姐姐和一个大哥平日里都很照顾他,大姑姑家离摆摊的地方又近,所以陈新打算把摆摊车放到大姑姑家。
陈新推着车来到大姑姑家,大姑姑老远就迎了出来,笑着说:“小弟,今天生意咋样?”陈新满脸自豪,难掩兴奋劲儿,提高音量说道:“姐,好得很呢,下午就卖完了!”
大姑姑蹲下身子,亲昵地摸了摸陈牧的头,眼中满是疼爱:“这孩子,从小就机灵。今晚就在姐这儿吃饭,我去把那只老母鸡炖了。”
陈新赶忙摆手,脸上带着歉意的微笑,婉拒道:“姐,实在不行,这天色不早了,再晚点回去路上不好走。这黑灯瞎火的,还得拿着手电照路,太麻烦了。下次,下次一定来。”说着,陈新把摆摊车推进院子,又和大姑姑唠了几句家常,这才带着陈牧告别,往家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夕阳的余晖洒在父子俩身上,勾勒出温暖的轮廓。
告别大姐后,陈新一手稳稳地抱着陈牧,一手拿着手电筒,踏上了回家的路。乡间的小路在夜色的笼罩下显得格外静谧,路面坑洼不平,稍有不慎就可能一脚踩进泥坑。陈新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手电筒昏黄的光在前方跳跃,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
微风轻轻拂过,路边的草丛里传来虫鸣声,此起彼伏,像是在演奏一首夜曲。偶尔有几只不知名的小鸟被他们的脚步声惊起,扑棱着翅膀飞向远方。月光如水,洒在田野上,给这片熟悉的土地蒙上了一层银纱。陈新不禁回想起小时候,自己也常常在这样的夜晚,跟着父母在田间劳作,那时的日子虽然清苦,却充满了温暖。
“爸,咱们多久能到家呀?”陈牧软糯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陈新轻轻拍了拍陈牧的背,温柔地说:“快了,再过一会儿就能看到咱家的灯光了。今天累坏了吧,等回家让妈妈给你煮碗热汤。”
陈牧乖巧地点点头,靠在陈新的怀里,感受着父亲温暖而坚实的胸膛。走着走着,远处终于出现了那一点昏黄的灯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亲切。陈新加快了脚步,心中满是对家的期待。
在这个充满机遇的九零年代,凭借着金手指和一家人的努力,他们的生活正一步步走向富足。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惊喜在等着他们,而陈牧也将带着前世的记忆和这神奇的金手指,继续书写他们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