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福贵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凑近两人,压低声音说道:“这有啥难的?咱们把院里人都叫上,到时候大家一起去他那儿。
他要是不答应,咱们就说他不团结邻里,没有团结精神。
他得了这么大的好处,却不愿意和大家分享,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么多人施压,就不信他不肯就烦?”
易中海听了,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道:“嗯,不错。得了奖励却不和大家分享,确实说不过去。那就是破坏四合院的和谐。”
刘海中还是有些犹豫,嘟囔着:“可万一他不吃这一套呢?杨建国那小子,看着也不像是能被轻易拿捏的。”
闫福贵不耐烦地瞪了刘海中一眼,说道:“你这人就是胆子小!咱们这么多人,还怕他一个毛头小子?只要咱们口径一致,把道理往他身上一套,他能有什么办法?。”
易中海拍了拍刘海中的肩膀,说道:“老闫说得对。我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平时这杨建国根本就不尊重我们这些长辈,借这次机会,正好收拾一下他。”
杨建国和朋友吃完饭后,满心愉悦地带着李小冉回家。刚踏入院子,就被闫福贵像个门神似的拦住了去路。
杨建国心里明镜似的,知道闫福贵这老狐狸肯定没憋什么好屁,无奈地叹了口气,问道:“闫叔,您拦着我,这是啥意思?”
闫福贵脸上堆起虚伪的笑容,假惺惺地说:“听说,今天因为救人,厂里奖励了你一百块钱?”
杨建国坦然答道:“是啊,怎么了?我救人,厂里给奖励,这有问题吗?”
闫福贵眼珠子一转,说道:“没问题,这可是大好事啊,对咱们院里来说,也是沾光的事儿,你说是吧?”
杨建国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戏谑:“听闫叔这意思,是打算给我庆祝一下呗。”
闫福贵一听,忙不迭地点头,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这么大的喜事,不庆祝一下,实在说不过去。”
杨建国似笑非笑,反问道:“嗯,闫叔说得对,确实该庆祝。那闫叔打算出多少钱给我庆祝呢?”
闫福贵一听这话,瞬间急了,急忙说道:“凭啥我出钱啊,又不是我拿奖励了,我是说……”
杨建国没等他说完,直接打断:“不是闫叔说要给我庆祝的吗?我被奖励这么大的喜事,您掏钱给我这个有功之人庆祝一下,不是应该的吗?难道还要我自己掏钱不成?”
刘海中在一旁坐不住了,忍不住开口:“厂子里奖励你一百块钱,可不是小数目,你拿出来一部分钱请院里人吃顿饭,怎么了?”
杨建国不慌不忙,说道:“刘叔,我问您个问题。”
刘海中警惕地看着他,问道:“你又想搞什么鬼?”
杨建国一脸认真:“我救人,给咱们院争了面子,对吧?”
刘海中点点头:“对。”
杨建国接着问:“那这是不是我的功劳?”
刘海中又点头:“是你的功劳。”
杨建国摊开双手:“那不就得了,我为院里增了光,你们掏钱给我庆祝,不是应该的吗?”
刘海中一时语塞,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应该的,哎,不对啊,凭什么我们出钱给你庆祝?厂子里又没给我奖励。”
闫福贵看着刘海中被杨建国三言两语绕晕,心里直骂他是个草包,忍不住插话道:“建国,厂子里给了你一百块钱奖励,这是事实吧?这么多钱,你不拿出来请院里人吃顿饭,不合适吧?大伙说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时,周围看热闹的人一听有便宜可占,哪有不同意的道理。不少人本就眼红杨建国的那一百块钱奖励,此刻纷纷跟着附和:“是啊,建国,厂子里给你那么多奖励,拿出来一些庆祝一下,也是应该的。”
看着院里人纷纷给杨建国施压,闫福贵、易中海和刘海中三人暗自得意,仿佛已经看到杨建国乖乖就范,心想:看你这次怎么应对?
杨建国看着这阵仗,镇定自若地说道:“我刚才也说了,按照你们的说法,我是不是给院里争光了?闫叔,您说呢?”
闫福贵哪会轻易上钩,他可不像刘海中那么好糊弄,避开这个话题,说道:“建国,我觉得吧,你拿了这么多奖励,还是拿出一部分请院里人吃顿饭为好,大家也好记你的好。再说,大家都住在一个院里,要是不请吃饭,你这不是不团结邻里吗?”
杨建国根本不吃他这套,提高音量道:“闫叔,还有院里的各位,甭说那些废话,就说是不是我给院里争光了?”
众人听了,顿时沉默不语。他们心里清楚,要是承认是,那就得自己掏钱请客,让别人掏钱可以,让自己掏腰包,那可不行。 闫福贵心里暗自叫苦,心想这杨建国怎么这么难缠。
见没人回答,杨建国也懒得再搭理院里这帮贪婪的人,拉着李小冉就往家走。 回到家,李小冉兴奋得满脸通红,说道:“建国哥,你太厉害了,我还以为这次咱们得大出血了呢!”
杨建国笑着调侃:“我一直都这么厉害,你还不知道吗?”
李小冉轻轻捶了他一下:“建国哥,你好坏呀。对了,你今天这么做,怕是把院里人都得罪光了吧?”
杨建国满不在乎地说:“得罪就得罪了,有啥好怕的,咱们又不指望他们能帮上什么忙。”
李小冉想了想,说道:“建国哥,你说得对。你没看到闫福贵和刘海中他们的脸色,难看得像吃了苍蝇一样。”
杨建国冷笑道:“他们想算计咱们,没算计成,能不难受吗?” 李小冉疑惑地问:“这易中海今天怎么没蹦出来?”
杨建国解释道:“那易中海可是个老狐狸,滑头得很。他让闫福贵和刘海中在前面冲锋陷阵,自己在后面坐收渔翁之利,见事不可为,自然就不掺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