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杨建国从师父家里回来,第二天就去军管会咨询了,房屋装修需要办理的手续。
办理好装修房屋的手续后,就去找了装修队,先是带着人现场看了一下房屋,然后给出了装修价格。
领头的说道:“东家你的房屋装修下来需要三百左右,你看这个价格你能不能接受?”
杨建国道:“价格没问题,但是,你要保证装修质量。”
领头的李师傅道.“东家这个您放心,我们干的就是这行当,不会自毁长城的,要是出了质量问题我们全额退款。”
杨建国道:“那就好,你们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弄完?”
李师傅道:“十天内保证给东家装修好。”
杨建国在心里算了一下,时间可以,到自己结婚也就可以入住了,于是道:“行,那你们就尽快开工吧。”
李师傅道:“东家,需要您先支付200块钱的定金,还有就是需要您提供午餐。”
杨建国道:“没问题,不过午饭的话,我可能没时间给你们准备,我每天再多给你们10块钱的伙食费,至于你们怎么吃我就不过问了,你看这样行不行?”
李师傅道:“可以的东家,不过每天十块钱有点高了。”
杨建国道:“多少每天我都给你们十块钱的伙食费,就这么定了。”
交代完给了钱,杨建国就离开了,之后先是和陈雪茹、徐慧真和秦淮茹三人一起吃了个庆功宴。
第二天又去了王美芳家,又一起庆祝了一下。
十天后房屋也按时装修好了,看到装修好的成品,杨建国很是满意。
对李师傅说道:“李师傅你们的装修技术确实不错,我很满意,不过剩下的一百块钱我不能现在给你结清。”
李师傅道:“东家您满意就好,您说的不能结清我能理解。”
杨建国道:“李师傅理解就好,不会让您等太久,三个月后您再过来,没问题我立马给您结账。”
李师傅道:“那行,我就三个月后再过来,东家要是再没啥事情,我们就回了。”
说完就招呼着自己的人离开了。这个时候闫福贵凑了过来,问道:“建国,你这房子装修花了不少钱吧?”
杨建国道:“怎么,闫叔也想把自家房子装修一下,不多加上伙食费也就四百块钱。”
闫福贵闻言道:“也就四百块钱。”然后才反应过来说道:“多少?四百块钱还不多?”
杨建国道:“多吗?不多啊。”
闫福贵道:“还不多,这多是我大半年的工资了。算了我家房子还可以住,就不装修了。”
闫福贵不是唯一一个问杨建国装修的事情,不过在听到装修价格的时候的选择和闫福贵一样,嫌弃太贵了。
院里人也都羡慕杨建国有钱,肯花四百块钱装修房子。有羡慕就有嫉妒。
这不就有人说道:“这杨建国就是有钱骚的,他爹就给他的钱早晚被他败光了。”
嫉妒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人,这不就有不少人附和道:“就是的,杨建国就是个不会过日子的,早晚的把家里的钱给败光了。”
其中尤以贾张氏为最,只见她说道:“杨建国这个小畜生有钱也不知道帮一帮院里人,特别是我们贾家,这是没有人情味的小畜生,早晚的成绝户。”
这时有人说道:“我看你们就是嫉妒人家杨建国,钱是人家杨建国的怎么花是人家的事情,和你们有啥关系,一天天闲的。”
...
装修完房子,杨建国又开始置办一些家具,把原来的破家具都放到了门外。
被闫福贵看到了,见有利可图,于是又凑了过来,找到杨建国问道:“建国,你这是打算换新家具吗?”
杨建国道:“是啊,我这不是婚期快到了吗,所以准备把一些破旧家具换了。”
闫福贵道:“你看,这些破家具你也我用不到了,能不能给你闫叔?”
杨建国想了一下道:“那行,我这些不要的家具闫叔要是不嫌弃就拿回吧。”
闫福贵急忙道:“不嫌弃,不嫌弃。”说完急忙回家喊人去了,怕杨建国后悔。
其他人见闫福贵在搬杨建国家门口的家具,都有样学样要跟着搬。
闫福贵哪里会愿意,急忙道:“你们可不能搬,这都是我家的。”
其他闻言道:“闫福贵,人家杨建国家的东西什么时候成你家的了?”
闫福贵道:“这是我和杨建国说好的,他同意过的。”
这个时候杨建国也出来了说道:“闫叔说的对,是我同意过的,不过你们其他人看上的话也可以拿?”
闫福贵闻言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催着家人赶紧搬,能搬多少是多少。
其他人听到杨建国的话也是催着家人搬着,想着多自家多搬一些,就多占一些便宜。
贾张氏更是夸张,差点没和人打起来。
而这些占便宜的人,大多数人心里都在骂着杨建国是个败家子,杨建国要是知道这些人的想法,肯定会让他们把东西都还回来。
并吐槽句什么人呢?一群白眼狼,不愧是四合院里的人,真就没几个好人。
杨建国去信托商店淘了一些好家具,等几十年后价值连城。
然后又去供销社买了一台缝纫机和一个收音机,院里人见到杨建国买了缝纫机和收音机,又酸了。
特别是易中海在得知最近杨建国花了不少钱的时候,又起了坏心思。
他觉得就算杨建国的爹给他们留了一些钱,应该也花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钱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买这么东西。
于是他花钱让人去军管会举报杨建国的钱来路不明。
军管会的人来找的时候,杨建国人都是蒙的,不是自己就想着置办一些结婚用品,怎么就被人举报了。
杨建国心想这是那个混蛋玩意,竟然举报他,也是他最近花钱花的太厉害了,被人盯上了。
院里的人见军管会的找上了杨建国都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军管会的工作人员找到杨建国道:“您好杨建国同志,我们接到举报说你的钱来来路不明,还请你说明一下你的钱来源。”
杨建国将自己的钱一一做了说明,拿出了自己的票据,证明了自己的钱来源没有问题。
军管会的工作人员说道:“你是不是最近得罪人了,不然怎么会有人去举报你,行既然杨建国同志的钱来源没问题。
我们就不多待了,还有就是在这里给杨建国同志说声抱歉,也请理解这是我们的工作”
杨建国道:“没事,这是你们的职责所在。”
军管会的人又对院里的人说道:“我们军管会的人很忙,请不要乱举报,给我们增加工作量。”说完就走了。
院里的人却是对这件事议论纷纷,有人道:“也不知道是谁和杨建国过不去,举报的。”
也有人说道:“有些人羡慕嫉妒杨建国,见不得人好去举报的杨建国。”众说纷纭。
而始作俑者始终都没有露面,见自己的举报没有起作用也没有啥好失望的,他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
有枣再好不过,没枣也不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