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 年 9 月,莫斯科沐浴在初秋的阳光中,却又透着一丝别样的氛围。泽许帝国的旗帜在克里姆林宫顶端猎猎作响,林泽许皇帝站在宫殿的露台上,俯瞰着这座刚刚纳入帝国版图的城市。
“莫斯科曾是俄罗斯的心脏,如今将成为我们泽许帝国在东方的基石。”林泽许皇帝转身对身旁的奥托·冯·施特劳斯将军说道。
随后,皇帝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旨在彻底改变俄罗斯旧有的社会结构。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解放农奴。一份份诏书被张贴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宣告着农奴从此获得自由。
“从今日起,你们不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你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和权利。”负责宣读诏书的官员大声说道。
农奴们起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确认这一消息后,许多人跪地痛哭流涕。一些农奴自发组织起来,前往泽许帝国军队的营地表示感谢。
“感谢泽许帝国,让我们重获新生!”一位老农奴激动地说道。
然而,在远东地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带着残余的皇室成员和部分忠诚的军队,在海参崴附近艰难立足。这里气候寒冷,物资匮乏,但沙皇心中复仇的火焰从未熄灭。
“我们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夺回失去的一切。”沙皇对身边的大臣们说道。
他一面派人深入西伯利亚地区招募新兵,一面与当地的部落首领进行谈判,试图获取他们的支持。同时,沙皇还秘密派遣使者前往欧洲其他国家,寻求潜在的盟友。
“告诉他们,泽许帝国的野心不会止步于俄罗斯,如果不联合起来,他们也将成为下一个目标。”沙皇叮嘱使者道。
10 月,泽许帝国的东进计划紧锣密鼓地展开。奥托·冯·施特劳斯将军回到帝国首都,与各部门首脑进行了一系列会议。
“东进远东,路途遥远,我们必须确保后勤补给万无一失。”将军在会议上强调。
于是,帝国的工程师们开始规划修建一条通往远东的铁路支线,以便更快地运输军队和物资。同时,兵工厂加大了武器生产的力度,新型的防寒军装和适合在恶劣地形作战的武器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
“这些武器将是我们在远东战场上的利器。”兵工厂厂长自信地说道。
在远东,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临着重重困难。新兵招募进展缓慢,当地部落对是否全力支持沙皇仍心存疑虑。而且,物资短缺的问题愈发严重,士兵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寻找物资。”一位沙俄将领建议道。
于是,沙俄军队开始对周边的小型城镇和村落进行掠夺,这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一些居民甚至主动与泽许帝国的巡逻队取得联系,提供沙俄军队的情报。
“我们愿意帮助泽许帝国,只要能让我们过上安稳日子。”一位村民对泽许帝国士兵说道。
11 月,泽许帝国的东进战略部署基本完成。奥托·冯·施特劳斯将军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先行出发,朝着远东方向挺进。
“我们要在冬季来临前,尽可能接近沙俄残余势力,占据有利地形。”将军在出征前动员士兵们。
这支部队配备了最先进的雪地作战装备,包括雪橇战车和耐寒的马匹。一路上,他们克服了严寒和复杂的地形,稳步前进。
在远东,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得知泽许帝国军队即将到来的消息后,紧急调整防线。他将军队集中部署在几个关键的山口和要道,试图凭借地形优势阻挡泽许帝国的进攻。
“我们要在这里坚守,让泽许帝国军队有来无回!”沙皇对士兵们喊道。
双方的前哨部队开始有了小规模的接触。在一次巡逻中,泽许帝国的一支侦察小队与沙俄的骑兵相遇,随即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
“开火!”泽许帝国侦察小队队长下令。队员们迅速拿起武器,向沙俄骑兵射击。
沙俄骑兵不甘示弱,挥舞着马刀,试图冲破泽许帝国的防线。经过一番激战,双方都有一定的伤亡,各自退回了营地。
“这只是个开始,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泽许帝国侦察小队队长擦了擦脸上的血迹,说道。
12 月,远东地区迎来了最寒冷的季节。暴风雪肆虐,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然而,泽许帝国和沙俄的军队并没有因为严寒而停止战斗。
奥托·冯·施特劳斯将军指挥部队趁着夜色发动了一次突袭。他们悄无声息地接近沙俄军队的一处重要营地,然后突然发起攻击。
“冲啊!”泽许帝国士兵们呐喊着冲进营地。
沙俄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仓促应战。在混乱中,许多沙俄士兵被冻死或打死。营地内的物资也被泽许帝国军队缴获。
“我们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了!”一位沙俄将领焦急地向沙皇建议。
沙皇无奈之下,决定派出一支敢死队,趁夜偷袭泽许帝国的补给线。敢死队在风雪中艰难前行,终于找到了泽许帝国的一处补给站。
“点火!”敢死队队长一声令下,队员们纷纷将火把投向补给站的物资堆。瞬间,火光冲天,补给站内的物资燃起熊熊大火。
“成功了!”敢死队队员们欢呼着,但他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撤退途中,大部分队员被泽许帝国的巡逻队击毙。
经过这场寒冬激战,沙俄军队的实力进一步削弱,物资更加匮乏,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
1883 年 1 月,泽许帝国的军队在严寒中继续稳步推进。他们利用缴获的物资,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阵地,并逐步缩小对沙俄残余势力的包围圈。
“我们离彻底消灭沙俄残余不远了。”奥托·冯·施特劳斯将军在给林泽许皇帝的战报中写道。
在沙俄内部,矛盾开始激化。一些贵族对沙皇的领导能力产生了怀疑,他们私下里商议着与泽许帝国进行和谈,以保住自己的利益。
“继续抵抗下去,我们都将一无所有。也许与泽许帝国和谈是唯一的出路。”一位贵族对同伴说道。
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则坚决反对和谈:“我们不能向泽许帝国屈服,俄罗斯的尊严不容侵犯!”
这种内部的分歧导致沙俄军队人心惶惶,战斗力进一步下降。一些士兵甚至偷偷逃离军营,投靠了泽许帝国。
“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去泽许帝国那边碰碰运气。”一名逃跑的士兵说道。
2 月,那些主张和谈的沙俄贵族们背着沙皇,偷偷派出使者前往泽许帝国的营地。
“我们愿意说服沙皇投降,只要泽许帝国能保证我们的地位和财产。”沙俄使者对奥托·冯·施特劳斯将军说道。
将军冷笑一声:“现在才想和谈,不觉得太晚了吗?不过,你们可以回去告诉沙皇,放下武器,接受我们的条件,或许还能保住他的性命。”
使者灰溜溜地返回沙俄营地,将将军的话转告给沙皇。沙皇愤怒不已:“这些叛徒!我绝不投降!”
于是,沙皇下令对那些主张和谈的贵族进行清洗,一时间,沙俄内部陷入了混乱。
泽许帝国趁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飞机在天空中盘旋,投下一颗颗炸弹,炸得沙俄军队的阵地一片狼藉。地面部队则发起冲锋,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沙俄军队。
“为了泽许帝国!”泽许帝国士兵们喊着口号,奋勇向前。
沙俄军队虽然拼死抵抗,但在泽许帝国的强大攻势下,防线逐渐崩溃。
3 月,双方迎来了决战前夕。泽许帝国的军队已经将沙俄残余势力压缩到了一个狭小的区域内。
“这是最后的决战,我们一定要彻底消灭沙俄!”奥托·冯·施特劳斯将军激励着士兵们。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知道大势已去,但他决定孤注一掷。他将所有能战斗的士兵都集中起来,组成了一支决死队。
“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为了俄罗斯,冲啊!”沙皇亲自率领决死队,向泽许帝国的阵地发起了绝望的冲锋。
泽许帝国的军队早有准备,他们用密集的火力迎接沙俄决死队的冲击。枪炮声震耳欲聋,战场上血流成河。
“我们不怕死!”沙俄决死队队员们喊着口号,毫不畏惧地向前冲。
然而,在泽许帝国强大的火力面前,沙俄决死队的冲锋最终失败。许多队员倒在了战场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也身负重伤。
4 月,伤势严重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部下抬着,躲进了一座深山里的秘密据点。但泽许帝国的军队紧追不舍,很快就找到了这个据点。
“投降吧,沙皇!你已经无路可逃了。”泽许帝国的军官对着据点内喊道。
沙皇拒绝投降,他拔出佩剑,准备做最后的抵抗。但还没等他有所行动,一颗子弹击中了他,沙皇倒在了血泊中。
“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喃喃自语道。
随着沙皇的死亡,沙俄残余势力彻底崩溃。泽许帝国宣布在远东地区取得了全面胜利,成功消灭了沙俄的残余力量。
林泽许皇帝得知消息后,十分高兴:“远东从此将纳入我们泽许帝国的版图,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
泽许帝国在远东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大量的移民被迁往这片土地,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远东地区的格局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了泽许帝国庞大版图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