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捞起来吧!”
姜鑫看着护卫们放在草地上的地笼,有些头疼,系统投放的数量是少了,但是投的都是十几斤一条的草鱼啊!
难怪这地笼被撑得都要爆裂开了。
李三也想不明白这些大草鱼是怎么进去的。
找了人先把鱼带回去,姜鑫等人继续往下一处地方。
这次姜鑫把要求提仔细了,“投放八两左右的鲫鱼四十条,六七斤草鱼的九条。”
严格控制了范围,这次打捞起来的地笼里面的鱼合理了一些,不过依旧数量很多,收获颇丰。
后面的姜鑫也知道该怎么控制投放量了。
等到将所有的鱼都带回去,就看到郑氏等人围着地笼里面的鱼在发愁。
“这个湖泊没想到物产这么丰盛啊!竟然能捕到这么多鱼。”
姜鑫回去的时候刚好听到她娘余颖在说这话。
“现在这些鱼怎么处理好?实在太多了。”
虽然说他们有近百人,但是这六七个地笼,六七个鱼篓里面都装满了鱼,加起来重量有将近七八百斤的鱼虾蟹。
一开始他们还用木桶装,后面发现木桶都不够装了。
姜鑫从后面走了过来,看着这些鱼,想了一下说道:“看能吃多少?吃不完的风干处理,做成腊鱼吧!”
“阿鑫回来了啊!”
郑氏扭头。
“那这虾也做成虾干吧!”
“螃蟹得吃掉,好在螃蟹不像鱼虾那么多。”
想好做法了,于是大家就开始分工忙活起来了。
“用两个锅来做吧,今晚吃草鱼,干脆就不做主食了。”
郑氏跟余颖商量了一下,直接开口道。
护卫们听了心里直呼好家伙,他们现在竟然能够吃肉吃到饱了。
大家心里都欢呼着,却更加沉着麻利地干起活来。
很快空气中就飘着清蒸草鱼的香气,人数太多了,干脆把能用过的锅都拿出来用了。
“我刚刚看到那路边有野葱,我去摘些野葱回来!”
大家有活的干活,没活的自己找活干。
李行川也跟着去帮忙摘野葱。
今天他们去捕鱼,一开始他也只是跟着看个热闹,完全没想到竟然真的捕到这么多。
那他以前穷苦潦倒的时候,为了捕鱼用上自己苦练的剑术,也只抓到寥寥无几的几条小鱼,图的是啥?
李行川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了,等找到机会,得跟那个叫李三的护卫打好交道。
看看能不能把地笼的编织法子以及地笼的使用方法告诉自己。
李行川和护卫出去摘野野葱,还找到了一些野姜。
几个大锅里的鱼陆续都蒸好好了,撒长葱花,淋上热油,香味立马就迸发出来了。
“这草鱼肉质鲜美,就是带着一股土腥味,放了葱花和姜片也只能遮掩部分。”
杨氏吃鱼,说道。
“今晚急着吃,没时间处理,明天要吃的草鱼可以放在烧过晾凉的清水里养一晚上,等吐掉一些泥污就会好很多。”
余颖应和道。
所有人都吃得很满足。
等到吃完,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这会儿大家也不急着休息,木桶装不下的鱼,护卫们全都给拿出来开膛剖腹,摘除鱼鳃,清除鱼肠,洗干净然后抹上盐。
随后用芦苇穿过鱼嘴,将一条条处理好的鱼挂在树枝上。
忙碌了许久,才将所有的鱼处理完。
“大家都辛苦了,早点睡吧!明天不急着早起,我们可以在这里多停留几天。”
姜鑫对众人说道。
靠近湖边,不管是吃喝还是洗漱,这里都很方便。
南方气候温暖,即使已经到了冬天,湖水也不会结冰。
第二天,大家还是习惯性一大早就起来。
昨天洗漱干净,浑身都感觉好像轻松了许多,昨晚又吃了那么多肉,这一个晚上是大家一路上睡得最好的一觉了。
“今天早上吃什么?”
吃得好,睡得饱,郑氏一大早脸上都带着笑,朝姜鑫问道。
“喝点粥吧!”
姜鑫说道。
“再煎点葱花鸡蛋饼吧,之前你给的鸡蛋还没吃完呢!”
郑氏说道。
一颗鸡蛋能煎好几张葱花鸡蛋饼了。
姜鑫咽了咽口水,点了点头,很久没吃过了。
以前早餐都看不上这葱花鸡蛋饼的,结果现在成了稀罕物了。
几个大锅又一起烧了起来。
姜鑫洗漱完过来一看,不止在煎鸡蛋饼,还在炒着一种焦黄色的东西,松松散散,看着像棉絮,却又不像。
“大伯娘,这是什么?”
郑氏也站在厨子后面看着。
“说是叫鱼松,做法也挺简单的。”
郑氏不舍地将视线从前面转移了回来,对姜鑫道。
姜鑫这才注意到,他们还专门用另一个锅在蒸鱼,将腌制过的鱼放到锅炉上蒸,蒸好之后再用筷子将鱼肉剃下来,然后再放到锅里小火慢炒。
鱼多,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人负责,郑氏安排得井然有序的。
吃过了早饭,大家都出去走走了。
姜河姜北一早就盯着姜鑫了,不让她一个人跑掉。
“阿鑫,你别想撇下我们跑了。”
两人紧紧跟着姜鑫。
姜鑫环视了一下,邱顺义带着姜梅姜兰她们正背着竹篓要出去找草药。
“我跟你们一块去吧!”
人多,也可以浑水摸鱼,遇到什么也不容易被注意到。
姜鑫他们一走,李行川看了看,也跟了上去。
周嬷嬷牵着小少爷,见小少爷眼巴巴看着大家都出去,便弯下腰来问道:“小少爷,你要不要出去玩呀?”
小孩没说话,但是点了点头。
周嬷嬷便赶紧抱起小孩,朝着姜鑫他们追了出去。
好在他们没有骑马出去,周嬷嬷很快便追上了。
静心湖这里水草丰盛,气候又较北方暖和。
即使现在是冬天,依旧水清草绿。
邱顺义带着姜梅姜兰一路上就开始在不断地采摘草药了,金银花,柴胡,马齿苋等。
一边采摘着,邱顺义一边给她们讲解着这些草药主要都是什么部位拿来用药,与什么草药搭配着用于治疗什么病症。
姜梅和姜兰现在还处在基础积累的阶段,邱顺义一开始扔了一本《神农本草经》给她们,让她们先把上面365种草药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