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时是秦始皇当政,即便十一国真的同时递交文书,秦始皇也会分化他们,然后各个击破,绝不会同十一国同时开战。】
【在这方面,秦始皇是老手,他在统一六国时采取的就是远交近攻,先弱后强,逐个击破,最终成就霸业。】
【更何况,按照秦始皇的个性,再加上他治理下雄厚的国力和军备,八国联军怎么敢侵犯华夏大地?秦始皇不去侵犯,他们都算他们烧高香了。】
【慈禧极度讨厌变法,她错误的认为变法就是让她交权,这是她死也不愿意做的事情。】
【戊戌变法的时候,光绪帝就曾向倭寇的前首相伊藤博闻,讨教了几个变法的问题,人家伊藤博闻做了精心的准备,本想可以就职于清政府呢,结果被慈禧这疯婆子撵了回去。】
【而秦始皇确实变法,统一六国后,所实行的一系列变法改革。】
【所以,秦始皇如果统治清朝末年,他一定会先于倭国明治进行制度的变革,从而使华夏走上富强之路,怎么可能允许倭寇弯道超车,返回头来打我们呢?】
【若真的将慈禧换成秦始皇,说不定欧州、高丽、棒子和倭寇,充其量也就是华夏的几个省而已。】
【当然,历史没有假如,清朝给华夏大地留下来的创伤,终究需要华夏民族自己来承担,不过还好我们华夏文明,拥有强大的修复能力。】
【未来,我们定然能够完成真正的复兴,那必然是东方巨龙飞于九天,傲视全球之际。】
秦朝位面。
嬴政冷笑:“向万国开战?这老妖婆脸皮可真厚,丝毫不考虑大清国力,忽视自身问题,拒绝变法,盲目开战,简直是一头蠢驴。”
扶苏道:“父皇,尽管我大秦权贵不喜商鞅,但秦国之强,商鞅确也做出了卓越贡献。”
嬴政道:“那商鞅如此大功,为何会死?”
扶苏看了眼嬴政,不急不缓道:“父皇,商鞅便是一个工具,完成了帝王想要完成的事,得罪了帝王不想要得罪的人,因此,他必须死。”
家国变迁,变法之路,注定曲折。
帝王强硬变法,只能制取,而不可强制。
嬴政讶然:“朕没想到,你能想到这一层。”
扶苏垂眼,默然而立。
嬴政看着他,微微点头,自从杀了李斯、赵高等人后,这些天他一直在打破扶苏的“自我界限”,现在看来还是有好处的,改变已经发生,只待盛放之日。
而后,他望向天幕。
“若是朕,必然先整顿法纪,以法重塑清末格局,肃清慈禧一派,重启变法,严惩腐败之风。”
“重用能人贤士,远交近伐,再派人去西方学习新技术,徐徐图之!”
“合纵连横之术,用在清末,最好不过!”
“有了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人才后,再暗中培养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铁军,逐个击破。”
“朕,不能让列国踩在我华夏大地上,恣意凌辱我华夏臣民,谁敢来犯,我定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朕要的非一时之功,而是万世之统一!”
嬴政睥睨天下的雄姿,令秦王殿上的群臣折服,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倒一片。
“陛下千古,大秦不朽!”
“陛下千古,大秦不朽!”
【所以,如果秦始皇真的能够穿越到清朝,成为手掌大权的人,替清朝打出我华夏民族的气势,也能让世界重新认识东方巨龙。】
【我们,也不必承受那么多的战乱之苦。】
【慈禧这个老妖婆,注定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她的“光辉事迹”,一定会代代流传。】
【不过,若是秦始皇真的来到清朝这种“地狱难度”,不知道会不会破大防。】
清朝位面。
慈禧气急败坏,用那细长且尖的护指,指着天幕。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别说秦始皇了,就算是玉皇大帝来了,也没办法打过那些洋人!只有我大清,才能和那些洋人周旋,只有哀家,才是大清的掌舵人。”
“哀家,会带领大清,走向新的辉煌!”
一席话,说的那叫一个慷慨激昂,就连慈禧自己都信了。
这边是骗别人骗久了,连自己都被自己骗了.....
而下一刻,李莲英连滚带爬冲了进来,还不等慈禧发怒,李莲英便指了指外面,气喘吁吁道:“老......老佛爷,八国联军,打过来了!”
慈禧老脸上顿时流下冷汗,赶忙起身,颤颤巍巍走到屋外,听着那资金城外喧嚣的叫嚷声,以及那若有若无的枪炮声,她顿时惊骇欲绝。
“快,快跑!”
此刻,光绪帝也刚好来到她这边,见慈禧要走,光绪帝道:“太后这是要去哪里!?”
慈禧瞥了一眼光绪帝,慌张的吩咐左右:“快走,把皇帝也给我带上!”
旋即,两名精壮侍卫上前,架住了光绪帝。
光绪帝挣扎,咆哮道:“太后,你不是要带领大清,走向新的辉煌吗!”
“我不走,放开我,我誓与大清共存亡!”
慈禧发怒,啪就给了光绪帝一耳光。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嚷嚷什么,带走!”
“气死哀家了!”
“唉,真心疼我那些奇珍异宝啊,带不走,真可惜!”
说完,慈禧被人搀扶着,踉踉跄跄的跑路了。,留下了都城的泱泱民众,陷入战火纷飞中。
唐朝位面。
李世民挑了挑眉,慈禧的事迹真是常看常新,看一次就愤怒一次,这慈禧还真是不一般呢。
“从秦朝变法便可得知,秦朝国君是接受变革、愿意变革的,因此,如果让秦始皇知道工业革命后,必然比国外那些国家改革还要疯狂。”
尽管不知道工业革命具体是什么,但是李世民从天幕视频中听出了关键点。
起初华夏与国外的察觉还不算太大,甚至在明朝的时候,火器和火炮还比较先进,但是到了清朝,域外国家开始工业革命,这才将清朝远远甩在身后。
“没跟上工业革命,才是清朝覆灭的根本啊。”李世民感叹。
而房玄龄则补充道:“陛下,其实清朝完全有机会翻盘,但是他们自己放弃了,还是因为内部腐朽,导致看似是一头东方巨人,其实也不过是纸糊的老虎而已。”
“因此,国家也需要内外兼修才可。”
李世民当即道:“从即刻起,每年我大唐都要派出各路人马,去域外各地,寻找新鲜的玩意儿和技术,尤其是关于火器类的技术,统统要带回我大唐!”
如今,有了天幕,他们也便占据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