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摭言》有言:神龙已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寺塔下题名。

故杏林宴第二天,玉泉六子就又随大流,去慈恩寺雁塔题名。

虽说有的是人想来跟玉泉六子套近乎。

但经过昨日杏林宴,这些进士也都清楚,六人不爱与人结交。

新科进士中,除了跟六人出身同一个府学的萧均能与六人说笑之外,其余谁过去都只是客套,说多了六人还烦。

未免把人得罪,这些人多在后面远远跟着或在旁围观,静待时机。

苏润他们来了才发现,说是雁塔题字,但大雁塔墙壁上密密麻麻,早就被写满了字。

别说显眼、好写的地方,连边边角角缝隙处,都被前人写完了。

他们只能在涂了白灰的木板上题字。

这样,第二年可以把木板都拿下来,重新挂一批上去,如此便无穷无尽了。

“这想法不错,兼顾前人后人。”

苏润评价完,抱着‘人文景点旅游打卡’的猎奇想法,绕着大雁塔开始参观,顺便寻找名人笔迹。

在唐人眼中,只要能来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就都有题名的资格。

所以苏润见到最多的字样便是‘进士某某某’。

虽说是挂着进士的名号,但实际上,这些人是没有考中的。

真正考中的,要在进士二字前面加一个‘前’字。

很多学子考试前来雁塔题名时,就会有意空一格。

等殿试通过后,再来一趟,添上‘前’字,这其实也有还愿的意思。

萧均今日来,便是为了将自己的题名补全。

见玉泉六子很有兴致,萧均特意带他们去看了先朝进士的题名。

六人这半年不是憋在太子别院,就是待在小院,也没什么出来放风的机会。

此时一个个兴致高涨,跟在萧均身后听他解说:

“前朝的科举与大炎不同,有进士和明经之分。”

“进士考试的难度极高,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当年白居易二十七岁时一举中第,登上大雁塔,不仅题字,还在塔中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之句,可以说是意气风发。”

萧均这个合格的导游,很快带他们到了白居易的题名之处。

别的不说,光看那犀利的笔锋,劲健的筋骨,就能感受到白居易当年志得意满,气吞山河之态。

苏润欣赏了片刻,又参观完因为官至卿相,故题名被慈恩寺用朱笔描红,象征功名进阶的宰辅图后,这才绕到了安放板子的地方,准备挑块合眼缘的板子题名。

都知道苏润是六元及第的状元,科举制创立至今,就这一个。

且他如今既是驸马,又是东宫少詹事,来日前途肯定差不了。

别人的板子可能会撤下来,但苏润的肯定不会。

所以苏润一下笔,就有不少新科进士,凑过来占据有利位置,想跟他写在一块板子上。

还有些人来晚一步,只能将目光定在了其余五子身上,希望他们能分别题一块板:

传胪大典加官进爵,也是大炎首例。

如果不能跟苏润写在一处,跟这几人写在一起也不错。

但让他们失望的是,苏润刚要落笔,梁玉紧跟着就凑过去提醒:

“子渊,你从中间开始题名。”

“你是状元,玉是末元,我们两个的名字如果挨在一起,一定千古传诵!”

“有道理!”苏润点头,立刻将落笔点从最右侧挪到了正中央。

张世四人也很赞同。

等苏润写完,梁玉、司彦、叶卓然、张世和徐鼎五人,陆续上前题字。

徐鼎在最后落下了玉泉六子的字样。

苏润见板子下面还有点空地,想了想,将自己拜在程介学堂学习时,说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写在了上面,以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他们选的板子本来就不大。

等这些全都写完,上面也就没有空处了。

这让其余进士很是惋惜:

“怎么选块这么小的板子?”

“要不在缝隙里写写?”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佳句!真是佳句!难道这就是他们能立下如此功劳的启示吗?”

……

萧均将自己的题名补全,回来找人的时候,就听到不少人议论。

听完,同样对苏润六人这番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心生敬佩。

不过惋惜倒是没有:

他也是饱学之士,有朝一日,也会让自己的题名,被朱笔描红,供后人瞻仰。

不必借着他人烛光,照亮自己!

“靠别人,终究不如靠自己!”萧均极目远眺,自信道。

雁塔题字之后,苏润也没闲着。

三月二十六,苏润于午门前,领少詹事和翰林院修撰的四、六品朝冠、朝衣等物,再有银五两,表里衣料各一端。

司彦几人和萧均也各自领朝服。

至于暂未安排官职的进士们,则是只领了银子和衣料。

二十七日,苏润率诸进士上表谢恩。

二十八日,苏润又率诸进士到孔庙行释褐礼,易顶服,礼部再给建碑银一百两,交国子监立石题名。

跟着,苏行、梁父在金樽阁开了流水席,并借助声势,广告金樽阁将改为百货商楼,歇业几月,再行营业。

不过苏润却没有露面,而是趁着众人吃席,悄悄带着谢公公去了太子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