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赵翊希望低调低调再低调,先结交知音。

只是,他那金灿灿的四爪蟒袍和后面跟着的大串乘云骑精卒,实在是吸睛。

故赵翊刚奔出几步,院子里所有木匠都停下了手里的活。

赵翊爱木工活,故时常跑到工部。

陈匠头认识赵翊,当即带着众人慌乱行礼:

“拜见瑞王殿下!”

“拜见王爷!”苏润五人对视,同样躬身一礼。

想到方才赵翊放声大喊之言,苏润微微皱眉:

瑞王?

知音?

冲他来的?

苏润心中隐有猜测,但不确定。

他趁机观察了赵翊两眼,发觉他长相不似太子那么刚硬,一双桃花眼亮晶晶,透露出些许无害,但目中偶尔乍出的精光,也足以证明这人不是梁玉那种全无心眼的人。

“免礼!”赵翊随意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

随后,他将目光放在前方五个身着长袍,一眼看去就是书生的人身上,追问:

“哪个是苏润?”

呵!

还真是冲他来的!

苏润扯扯嘴角,露出一抹浅笑,上前作揖:“小民苏润!”

司彦几人也听说过这个酷爱木工活的瑞王。

据说他交友广泛,不拘小节,时常与匠人称兄道弟。

但瑞王与子渊素不相识,喊着‘知音’冲进来,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众人目光全都落在苏润和赵翊身上。

赵翊边打量苏润边点头,倒是满目欣赏:

“原来你就是研究出绰子、打风车、三弓床弩等诸多宝器的苏润苏子渊啊!”

“不错不错!很合本王胃口!”

只听他自来熟道:

“子渊,本王听说你又在研制新东西?可否让本王见识见识?”

苏润心中猜测落实,也大大方方道:

“王爷,小民正携好友与各位匠人,一起改进印刷术,欲将雕版印刷术,改为活字印刷术。”

赵翊挑眉,来了兴趣:

“活字印刷?此乃何物?”

苏润边解释,边步履从容地带着赵翊往院子中央的桌子去:

“雕版印刷是用刻刀,做出字体凸出的阳文。然后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再把纸覆在它的上面,用刷子刷在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但这有缺陷,一是……”

听到这话,赵翊自发往下接:

“这个本王听人说过,说是印书的时候,刻版费时费工费料,而且书版存放不方便。”

“而且万一有错字,不容易更正,经常因为一个错字,就废了一块板子。”

闻言,苏润稍有些诧异,心中暗道:

哪个说瑞王只会拿着木头敲敲打打的?

不等苏润开口,只听赵翊好奇地问:

“那这个活字印刷能解决这些缺陷吗?”

他随手拿了几个刻着文字的木块,再看看那个排字盘,灵光一闪,就会意了:

“这个活字,就是说文字可以打乱顺序排列是吗?”

苏润又是一惊:

这领悟力可以啊!

“王爷聪慧!正是如此!”

赵翊提出想看成效,但得知活字才做了一半,便主动道:

“本王帮你们一起!”

说完,自己找了个石凳,提起刻刀,就着上面写好的文字,开始做阳文。

赵翊木匠手艺不比郭匠头差,一个个漂亮的活字在他手上生成。

谢天恩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他见了礼,但被赵翊挥退,让他该干嘛干嘛。

谢天恩只好戳在旁边等着。

做实验而已,苏润也没打算把千字文全都刻出来。

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始,做到‘恭惟鞠养,岂敢毁伤’,第一个排字盘刚好填满。

活字印刷术(图片来自网络)

苏润看活字暂时够用了,就喊来了赵翊和好友们:

“我们先试试,看印刷出来效果如何?”

众人按照阿拉伯数字的顺序找文字,赵翊没接触过这个,此时颇为无措。

张世看准时机,主动提议:

“王爷,小民等人来找,王爷排盘,可好?”

给了台阶,赵翊顺势下来了,他干咳两声,掩饰自己的尴尬:

“嗯!就依你所言!”

张世、梁玉帮着找文字,苏润去找了墨水、刷子和纸张等杂物。

叶卓然熟练提着纸笔,准备做记录。

赵翊刚把活字填进去,谢天恩适时递来刷子和墨水:

“王爷~可以刷墨了~”

赵翊麻溜接过,开始刷墨,再将纸张覆上。

随着滚轮在纸张背面上下滚动,墨色的字迹逐渐洇出纸背。

估摸印刷得差不多,赵翊收回滚轮,苏润和梁玉伸出双手,捏住四个边角,小心提起,反过来一看。

“成了!”苏润、赵翊、梁玉三人异口同声的惊叹出声。

虽然墨迹不均匀,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有两个字还晕开了,但足以证明,这办法可行。

完成实验后,苏润暂时叫停了大家的工作。

他熟练地拉着好友和谢天恩开始总结复盘:

从印刷不均匀,字体晕开开始,到手艺价钱,材料耗费,又拉着郭匠头问雕版印刷的价格。

苏润还以四书五经为例,简单计算了活字印刷相比雕版印刷的优势,大概能省多少钱,提升多少效率等等。

赵翊刚把自己亲手印刷的纸张架在绳子上晾干,转头就听到了这些内容。

他当即傻眼:

“这东西,对大炎有这么多好处?”

他怎么没看出来?

苏润见赵翊只是震惊,并无反感之色,便邀请他一起商议。

有参与感,赵翊也是兴致冲冲,还根据自己对木匠活的理解,提出了改进之法。

不到晌午,新鲜出炉的活字印刷术策论,便写成了。

谢天恩笑着道:

“此乃造福万民之功~”

“王爷出力不少~不若亲自将此策论呈去东宫如何~”

“太子殿下与陛下若知道王爷今日之举~定然大加赞赏~”

赵翊经过方才的商讨,也知道手里这轻飘飘的策论,对大炎的意义。

听此,还有些激动:

谁说木匠不能报国?

他!

终于悟了!

“你们等着!本王这就去找太子皇兄,为我们所有人请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