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修齐是主考官,他揽下了这个责任,其余人等也没什么好说的。
众目睽睽之下,宋修齐亲手去揭答卷糊名。
随着黄色糊纸一点点剥离,下方考生的名字也逐步显露:
苏
润
果然是他!
见到这两个字,宋修齐微微提起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别以为他不紧张。
破格取才毕竟违反大炎条例。
他这个正三品的礼部侍郎,还不够资格跟大炎律法作对。
若非苏润的确是个奇人,背地里还有太子撑腰,他是绝不可能拿自己的官途来赌的。
同样松了一口气的还有萧正和向维。
方才,他们两人极力支持这答卷之主为解元。
而信心的来源只是因为:
这是苏润的答卷。
两人都清楚,苏润不是个空口说白话的人,只要这答卷是他的,那三弓床弩必然是真的。
看到苏润名字的一刹那,两人眼中齐齐浮现出庆幸之色。
随之而来的便是欣喜。
一个觉得自己保住了个贤才;
另一个则更加高兴于自己那逆子能多一份生还的机会。
确认是苏润后,宋修齐立刻下令:
“此子名为苏润,立刻派人将他秘密带来考场。”
闻令,立刻有几名护卫去调取考生报名时填写的亲供,互结等信息,找到地址后,再出去找人。
虽然宋修齐、萧正和向维都知道苏润现在十有八九会在府学,但三人都默契的没有说话。
此时让人知道他们跟苏润认识,不是什么好事。
对他们是,对苏润亦是。
彼时。
苏润正在斋舍与司彦一起,燃着烛火,埋头作文。
好好地内卷着,突然就有几个挎着刀,穿着精甲,操着京城口音的侍卫冲进斋舍。
报上来路后,就要把苏润带走。
苏润不干:
“你们总得说带我去哪儿?干什么吧?”
司彦挡在苏润前面,镇定对峙:
“此乃青阳府学,尔等在此强行挟持刚考完乡试的学子,不怕被我们告到府衙吗?”
其余四人闻声而来。
梁玉见有人对苏润不利,二话不说,从窗外抓了砚台就丢过去。
侍卫一刀劈走砚台,却被里头的墨汁洒了一脑袋。
真黑脸了。
梁玉扔了砚台还不够,又瓜兮兮的举着扇子,从窗户往里爬:
“子渊,德明,玉来帮你们!”
司彦无语,把蜘蛛一样的梁玉按在桌子上,免得他添乱。
连孔楼和萧均都披着外袍赶来,护着苏润。
几名护卫为免事情闹大,只好又报出了名号。
但没想到,这一招不管用。
“你们大半夜进来,又不说来干什么,这么偷偷摸摸,肯定不是好东西!”
“有玉在,你们别想把子渊带走!”
“我们已经去报官了,我们府衙见吧!”
恰好这时候,收到消息的府学教谕和训导也赶到了。
闻声,立刻把他们全都带到了大成殿,问来龙去脉。
最后还是孔楼抬出了清河巡抚孔邦,这才让几人透露出,宋修齐要他们秘密带苏润去考场的事。
听此,苏润大概猜出了缘由:
“无碍,我知道找我做什么了。”
苏润安慰着司彦他们,又回斋舍将苏行打的几个模型,挑了两个抱在怀里。
司彦几人还是不放心。
向维不在,府学教谕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还是司彦五人加上孔楼和萧均两人,一行七人跟在后面,目送苏润进了考场,这才作罢。
“我爹、宋大人和向教授都在里面,只要进去就没事了。”萧均宽慰众人。
******
“宋大人,苏润带到,正在厅外等候通传!”护卫回来复命。
虽然解元的位置已经定下苏润,但其余人的排名也得有个定论。
所以剩下的答卷还是要改的。
但因为苏润这一出,所有阅卷官都心不在焉的,批阅效率大大降低。
连宋修齐也不例外。
此时,听说苏润就在外面,不少阅卷官都放下朱笔,伸着头往外探。
可惜院子昏暗,只能模模糊糊看到个人影在院子里站着。
“带进来!”宋修齐当即道。
“学生苏润,拜见各位大人。”苏润从容不迫地拱手作揖,语气淡淡。
大炎对于科举公平十分看重,从未听说有学生能在阅卷时进考场的。
因此,苏润行完礼,就抱着东西,垂目看向脚尖。
一个眼神都没给宋修齐,似乎他们不认识一样。
见此,宋修齐暗赞了一句,也公事公办地问:
“你在乡试答卷中,提到了一名为三弓床弩的武器。”
“本官召你来,便是想问此物。”
“此物如何制作?如何使用?威力几何?你一一说来。”
果然是为了这三弓床弩,苏润心想。
“大人,三弓床弩并非学生设计,而是学生无意中从一失落的古籍里看到的。”
“去岁以来,大炎边境常有战事,学生也有两位友人上了战场,这才想起此物。。”
苏润将话头开好,然后将怀里的物件举起来一个:
“此乃学生根据那古籍图纸制作出的三弓床弩模型,请大人一观。”
顿时,众人的目光齐齐落到了苏润手里那长宽都约有一尺大小的物件上。
东西很快被放到宋修齐身前的桌案上,阅卷官们纷纷涌上前来观看:
“这与三弓车弩有些相似。”
“本官见过军中防守所用的三弓弩,都是三弓并排的。”
“可此物,却有一弓是反过来的,依本官看,这威力不如三弓车弩。”
“虽说眼见为实,但这也就能说明,三弓床弩的确存在。但也看不出威力啊,怎么判断能不能射出千米?”
……
几名阅卷官围着模型,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
宋修齐正打算开口问话,秦镶这个小老头就先一步道:
“苏小子,你过来跟老夫说说,这东西到底哪里比车弩好?”
“怎么能看出威力和射程?”
萧正则是疑惑道:
“苏润,你怀里那个是什么?也是三弓床弩吗?”
登时,众人的注意力重新落到了苏润身上。
“此乃学生根据古籍做出的三弓绞车弩模型。”
苏润不慌不忙走上前,将两个模型并排放在一起,对众人道:
“学生请各位大人看场实验,自然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