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孔楼在府学挨个收拾妒忌之人,打算来日到苏润面前邀功,顺便把梁玉鼻子气歪时。

苏润已经迈着轻快的脚步,进了家门:

“大哥大嫂、二哥二嫂,我回来咯!”

苏润将书箱交给门房和小厮,自己高高兴兴往堂屋跑。

根据他的经验。

这时候,大哥大嫂肯定已经给他准备了一桌子好吃的。

就等着他回来享用了。

但苏润刚进院子,端着安胎药从厨房出来的苏行,就惊讶出声:

“咦?润子?你怎么突然回来了?也不提前打个招呼?”

苏润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

他停下脚步,僵着脸,幽幽的看着苏行,语带谴责的提醒:

“二哥,如果我没有记错,上个旬假日我就告诉过你,今日放年假……”

这么一说,苏行突然想起来了:

“哦~好像是有这回事!”

苏行后知后觉,才反应过来:

他明明就在家里却没去接小弟,还把小弟放假之事抛到脑后。

见小弟似乎不开心,苏行也很是懊恼。

他赶紧上前两步,打算哄哄。

但苏润白了苏行一眼,无情地扭头走了:

“呵!二哥不值得!”

为了补偿苏润,吃饭的时候,苏行果断成了端水大师。

照顾完媳妇,就照顾小弟,忙得不亦乐乎:

“小芸,来,吃个豆腐丸子,补补身体!”

“润子,二哥也给你夹个丸子!”

“小芸,来,喝碗鸡汤,这是大伯从圈里挑了最肥的鸡,让我一路带来的。”

“润子,你也喝一碗。”

……

但苏润相当狡猾。

苏行夹的菜都吃了,偏就不接苏行的话茬,把装腔拿调做到了极致。

苏丰、李氏和张氏边吃饭,边看哥俩的好戏。

不过苏行的好脾气只持续到吃完饭。

他看着苏润将自己倒的茶水,推过去的点心吃完,但就是不从他给的台阶上下来,也急了。

苏行扯着苏润的脸,把他脑袋转到自己这边:

“润子,再说一遍,二哥值不值得?”

苏润被扯着脸,口齿不清地回应:

“不次得~”

他竭力摇着头,显得立场格外坚定。

要换了以前,苏行可能就上手了:

以暴治暴,才是王道。

但这次他确实心虚,只能另想他法。

知道小弟是头吞金兽,苏行正打算发动银票攻势,把这头小财迷收服。

可苏润却趁苏行不备,开始挠他痒痒。

苏行脸上瞬间绽开笑容,哈哈大笑之声立时盈满整个堂屋。

见这招管用,苏润变本加厉,伸出魔鬼之手:

“哈!二哥,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厉害!”

苏润一个飞扑欺身上前,打算将自己在二哥身上吃的瘪,全都讨回来。

几乎是在苏润扑来的同时,苏行就开始了反击。

两兄弟闹成一团,几乎要滚到地上去。

正给未出世宝宝缝制小衣裳的李氏和张氏受此感染,也不由自主的笑了出来。

苏丰放下农书,目含笑意的看着两个弟弟,提醒他们不要撞到桌椅板凳。

苏行很快制服小弟:

“你哥到底还是你哥!”

“想在你二哥我头上作威作福?润子,你还嫩了点!”

“说!二哥值不值得?说好了就放过你!”

苏润笑的上气不接下气,但还是嘴硬道:

“不值得!就是不值得!”

但紧跟着,他就迎来了苏行更猛烈的攻势。

苏润笑的肚子疼,只能拖着苏行向前,努力求救:

“哈哈哈……”

“大哥、大哥快救我……”

苏丰本想帮帮小弟,但苏行投过去个眼神,示意自己有分寸。

见状,苏丰无奈坐了回去。

苏行一把将苏润拽回来,继续闹:

“救你?”

“你自己招的祸?现在收拾不了,就知道找大哥了?”

“来,说句二哥值得,二哥就放开你!”

苏润素来有骨气。

但众所周知,气是可以泄掉的。

俗称‘泄气’。

苏润就很懂这个道理。

所以他虽然不服气,但还是违心的承认了二哥是人间值得。

苏行也信守诺言,把小弟放开了。

从得意洋洋到怏怏不乐,苏润只用了半盏茶时间。

本来想给二哥点颜色看看,结果被二哥给了点颜色看。

苏润偷鸡不成,反噬一把米,顿觉窝囊。

他默默坐到苏丰身边,闷声指责:

“大哥见死不救!”

然后苏润就不说话了。

最后,还是苏行打开小金库,把家里的吞金兽喂饱,这才作罢。

******

假期才是弯道超车的最好机会。

别人休息我学习,卷来卷去出奇迹!

翌日清早,年假第一天,苏润就熟门熟路的跑到梁家,跟同窗们一起,按照原本的计划,开始读书了。

梁玉跟梁父说想要程夫子,梁父就果然派人去接。

往年,程介身边还有司彦陪着,今年孤身一人在玉泉也是无趣。

恰梁父的人带来了苏润六人的信。

知道六个学生为了准备秋闱,连年都不过,既想他过去指点,又想趁着假期见他,也是动容。

其实程介也知道,苏润六人定然在府学进步飞快,未必是他能指点了的。

此番让他去,其实也就是图个心安。

但程介思索两日,还是随车来了青阳府:

不管什么作用,只要能帮上自己这六个学生,这一趟就值得!

临走前,他特意往几个学生家里跑了一趟,帮着带了些书信和年货。

徐鼎的准岳父-县学教谕,更是托程介带了诸多书本、手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