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府试第一场就刷掉了一半,第二场又筛下去一部分。

到了第三场,考生就只剩下四十人左右。

龙门凑够十人后就打开了。

考生少,外面接人的也少,地方就显得格外空旷。

苏润一眼就看到了驾着马车过来接他的苏行。

不等苏行说话,苏润就苦笑道:

“二哥,这里头可真不是人呆的!”

苏行见苏润脸色苍白,目光涣散,眼下乌青乌青的,也是担心得很。

他赶紧把人往马车上推:

“快!我们回去!”

“梁伯父已经备好饭菜,还请了大夫过来。”

“先把个脉,没问题就吃饭,休息!”

苏润手脚并用地往马车上爬,还差点撞到脑袋,给苏行吓得手都伸出去准备接人了。

等苏润上了马车,苏行又招呼司彦和徐鼎上车:

“重安兄、德明,我们先走!”

“六顺和八方会留在这里等璨之他们!”

苏行跟苏润这几个同窗关系都不错。

徐鼎和司彦这时候也不假客气,没精打采地作了个揖,就跟着上去了。

苏行坐在外头,扬鞭赶车:

“里头有吃的,你们先凑合着垫垫肚子!”

苏行早就发现了,苏润就喜欢晌午交卷出来。

就为了回家吃顿好的。

所以他是掐着点过来接人的。

马车缓缓开动。

苏润打开油纸包,几个香喷喷、热腾腾的大包子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三人齐齐咽口水,苏润塞了一个包子狼吞虎咽地吃着,同时将油纸包举过去,口齿不清的招呼司彦和徐鼎吃。

吃完包子,他们稍微缓过来了些。

等马车停下,苏润三人以最高待遇被一路护进了堂屋。

紧跟着,大夫把脉、小厮上菜。

他们吃完饭,梁玉三人还没有回来,苏润等人就先去休息了。

许是累极,苏润这一觉直接睡到了第二日。

连梁玉三人回来那么大的动静,都没听见。

六人中,除了司彦被大夫开了些补药外,其余人都健健康康。

休息了一整晚后,精神也就恢复了。

苏润他们得等到府试结果出来,才能回去。

而院试还有四个月,温习功课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因此,苏润主动提议:

“要不……趁着没发案,我们好好玩几天?”

等发案之后,没考上没心情玩,考上没工夫玩。

现在才是最好的时候!

苏润的提议得到了众人高度支持。

梁父大手一挥,给梁玉爆了一波金币,交代梁玉:

“好好带子渊他们玩几天,钱不够爹爹再给!”

梁玉有钱有闲,还有好友在身旁,当即就把斗鸡走狗、相马逗鸟、听曲看戏、蹴鞠投壶等等诸多爱好捡了起来。

众人也跟着玩得不亦乐乎~

苏润天上人间,陆平羝羊触藩。

******

大炎王朝规定,地方官三年必须调任一次,且所有官吏三年一考评,根据这三年的政绩,或擢升、或贬斥或平调。

而陆平去年刚升任青阳知府,就遇到了人口拐卖案。

他破获过程中,顺势查明了走私私盐案。

后又因玉泉县百姓献宝,被陛下破格升了一级。

同为知府,大炎其余知府都是从四品,只有陆平是从三品。

因此。

虽然熙和帝没有给陆平调官,但陆平自己也知道,他这个知府做不了多久,肯定会升任。

区别只在一年后是入京做京官,还是继续上调,给从二品的清河巡抚,做副手。

陆平自然想调去京城。

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晃,虽然有风险,但机遇却是在地方得不到的!

只是大炎官吏,越往上走越难。

陆平急需政绩,原本还寄希望于苏润争点气,在科举之路上越走越远。

最好趁着他还治理青阳府的时候,考出个状元,也好让他脸上多点光。

没想到。

还不等苏润科举,他居然就在府试的时务策答卷中,看到了一个可造之材。

只见陆平双目盈满激动之色,抚着胡须,拍案叫绝:

“田地堆肥?”

“教化百姓家种果树,经营官营醋坊?”

“果醋之府?”

“好!好!好啊!”

若他真按此子实策去做,不出一年,青阳府定然大变样。

不仅百姓能丰衣足食,青阳府府库充实,名扬天下。

而且他还可以将果醋这种新物,以贡品方式呈给陛下。

到时候,定然会在陛下那里留名!

届时,光凭这一件政绩,他十有八九会被点入京城。

甚至于陛下下旨任命官职也不是不可能!

陆平越想越激动,只觉得他仿若皇天庇佑,来日定然平步青云!

原本。

所有人都在屋里安静地阅卷。

但陆平这么一出,当即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向维正好看到一份一窍不通的时务策答卷。

正是头疼的时候,见陆平如此,立刻趁机转移注意力,追问道:

“陆大人,可是发现什么好卷了?”

考院内除了知府陆平外,就是府学的教授和教谕。

他们也是此次考试的监考和阅卷官。

向维是正七品府学教授,也是府学里最大的官。

他一开口,其余人也将目光转了过来。

陆平也不遮掩,当即给出了最高评价:

“此卷之主大才!若其能通晓国事,以其之能,他日必入六部,强国富民!”

夸夸可以,但夸的这么过火,向维就得保留几分信任了!

他当即起身,作揖一礼:

“陆大人,不知下官可否一阅?”

陆平直接将试卷递过去,还对其余人道:

“此卷当为此场之首,各位也都看看!”

“本官以为,单凭此时务策,便是前两试名次稍后,也足以为案首!”

牵扯到案首,一众人就围了上来。

怀疑、好奇、甚至有些轻视之心的教谕,在看完这答卷后,也挑不出一点错处。

但专注做学问的,对时务策从来就没那么很重视。

向维直言:

“可堪为此场最优,但案首须得商榷!”

前两场第一名都是同一个人,只凭最后一场就想弯道超车,只怕不行。

但等试卷全部批阅完,揭开糊名,以三场成绩综合论第一时。

所有人看着那熟悉的座位号,都沉默了:

“看来,不必商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