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平安夫妻俩一进门,照例先给苏安福拜年。
苏安福乐呵呵的应着。
待两人拜完,他从怀里拿出串好的钱,示意王氏往前两步。
“无灾无难,平平安安!”
苏安福摸摸铁蛋的脸,把压岁钱放在襁褓中。
年纪大了,就想享受天伦之乐。
尤其是铁蛋这样刚刚出生的新生命。
光是看着就让人高兴。
王氏也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柳林村不富裕。
就算是给压岁钱,也就是一个铜板,意思意思就行了。
她看着儿子手边的五个铜板,忙笑着道:
“谢谢大伯!”
铁蛋似乎受到感染,对着苏安福‘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好孩子!是个有福气的!”
苏安福摸摸铁蛋稚嫩的小手,慈祥地催促王氏去耳房,别在这里吹风。
王氏看了眼苏平安,抱着孩子走了。
“平安,你膝下有子,大伯总算是放心了!”
苏安福欣慰地感慨完。
而后熟练地催生:
“平安啊,要是别人,大伯也就不说什么了。”
“但你爹就你一个儿子,开枝散叶,可就靠你了!”
“你可得上点心啊!”
苏兴旺不比上头两个哥哥。
他妻子早逝,只有苏平安这一个儿子。
而苏平安都成亲两三年了,膝下才有了个铁蛋。
这在村子里,着实算得上人丁稀薄。
同村跟苏平安年纪差不多的,儿子都已经能在地里刨坑了!
苏平安知道大伯是为他好。
只能抓着脑门尴尬地应着。
苏润上一秒还在旁边幸灾乐祸。
下一秒,火就冲他烧了过来:
“润子,你也十六了,都是祭过祖的人,亲事也该考虑了!”
“成家立业,你不成家,总归没人给你操持!”
“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弟不在了,我这个大伯得看顾着点你们三兄弟!”
“孙风兰没福气,就不提了!”
“你这方面可有什么想法,跟大伯说说。”
“也好让你大伯娘和大嫂帮你相看相看!”
苏润呆若木鸡:
开什么玩笑?
苏润本打算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谁成想,苏安福还真有打算:
“你大伯娘相中了邻村村长家的二女儿。”
“等今年相看相看,若是成了,就要给远河说亲。”
“听你大伯娘说,他们家还有个小女儿,生的好看。”
“虽说年纪小了点,才十三,但你还得考功名,倒也无妨!”
“真要是看中了,大伯去给你说亲,让她等你两年。”
“你和远河好得跟亲兄弟一样,要是能娶一对姐妹回来,也是佳话……”
苏润傻眼了。
他转头想要求救。
却见大哥点头附和,二哥消失不见,其余的堂哥都笑容满面。
苏远河更是帮腔:
“我觉得爹这个想法就很好!”
“到时候我跟润子,又是兄弟,又是连襟!”
“连媳妇初二回门都回的同一家,多好啊!”
苏润:不!并不好!
“大伯,读书科举要很多年,不必急于一时!”苏润孤立无援,只能自己硬着头皮来拦。
“只是结亲而已,又不成亲,你自可安心科举!”苏安福不解。
苏润正要说什么,就听苏兴旺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大哥!”
“润子还小,又是咱苏家唯一的读书人,还是以学业为重!”
“成亲的事我看他心里有数!”
“等时候到了,他自会回来告诉我们的!”
“三弟!”苏安福高兴地招呼弟弟。
两兄弟并排坐在上首。
苏兴旺对苏润笑笑,低声跟苏安福说着:
“大哥,润子跟孙风兰的事情刚闹完,估计心里还没过去。”
“再说了。”
“有一个孙风兰,就可能有两个。”
“润子年纪小,耳根子软,太早成亲要是又被忽悠……”
苏安福双目当即露出忧色,面上隐带后悔之意。
两兄弟嘀嘀咕咕说了好一会儿。
苏润使劲儿往前凑,但什么都没听到。
还被苏小叔照着头拍了回来。
之后,苏安福改了主意:
“润子还小,亲事不必再提,先考出个功名再说!”
苏润点头如捣蒜,连声应着。
等他再要催苏行的时候。
却发现苏行人早就没影了。
连张氏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带走了。
“行子溜得倒是快!”苏安福无奈摇头:“算了!不说了!”
行子年轻力壮,才成亲一年,急什么?
苏润没看到二哥的好戏,还颇为怨念:
这什么二哥?
有问题就先跑,留下小弟自己扛!
招呼完一波一波拜年的村人,就到了晌午。
一大家子几十口全被苏安福留下了。
因着人太多,分成了两桌。
苏安福、苏兴旺和苏家二代男丁在堂屋吃。
苏安福媳妇周氏带着女眷和七八个孩子在耳房。
众人吃着聊着。
到所有人都在聊天,只偶尔动动筷子的时候。
苏润趁机道:
“大伯、小叔,哥哥们!”
“磨坊弄得差不多了,等过完年,河水解冻,就可以开张了!”
众人的目光齐齐投过来。
都知道苏润突然提到这事,肯定有话要说。
只听苏润继续道:
“虽然磨浆用的是水车,但还是需要不少人才能把磨坊运营起来。”
“我大哥、大嫂,还有二哥……”
苏润刚说到二哥,苏行就打断了。
“润子,磨坊里我觉得有大哥和你们就行!”
“豆腐是个好东西,只在玉泉县卖太可惜了。”
“我觉得经商不错,所以想趁这个机会,往外跑跑!”
这是苏行深思熟虑的结果。
但桌上其余人听此,或担忧,或皱眉,或深思。
气氛颇为沉重。
见状,苏行故作潇洒道:
“天下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要是一直困在村子里,连门都不敢出,难道将来润子去府城考试,我们要让他孤身上路吗?”
考童生得去府城,考秀才就得去省城,想再往上考,甚至要去京城。
而他们最远也就只去过县城。
要是苏润要到外地考试,而他们连路都不认识,哪来的底气陪考?
但苏润不在乎这个,他只想知道:
“二哥,你真的想好了吗?”
苏行目光格外坚定:“我已经决定了!”
见状,苏润最先表示支持:
“好!”
“那等你把玉泉和附近几个县的销路跑清楚,我就弄新的东西给你卖!”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二哥找到了喜欢的事业,并且愿意付出行动。
他这个当弟弟的,当然得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