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哪里知道写的什么?
那么长的东西,听了一遍就忘了。
谁还真能记住?
见状,别说苏远河了。
连苏润都忍不住白了苏平安一眼。
不知道你还装得那么像?
苏平安一身正气,无所畏惧。
主打一个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苏远河在厚脸皮之路上,再次败下阵来。
他转而问苏润:
“润子,这上面写的啥?”
苏行听了一遍,但也忘得差不多了。
六只眼睛齐齐看过来,苏润只得重新念了一遍。
一听全是好话,还带着‘兴旺’二字,苏平安乐得合不拢嘴。
“我这就拿回去给爹看!”他旋风一样拿着两条红纸旋出去。
苏行递横批的手停在半空。
片刻后,默默放下,淡淡开口:
“润子,先把小叔家堂屋的春联和福字写出来。”
“我一起去送!”
真是服气!
哪有拿春联只拿一半的!
苏润点头,正要动笔。
苏家大门‘咣当’一声被撞开。
苏平安摆着天平一样的姿势:
两臂大展,双手各拎着一句春联。
心急火燎的往屋里奔。
苏行又举起手,准备递横批。
却听苏平安高声问:
“润子,你为什么不跟我说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
苏润差点没捏住笔。
他静默一瞬,略带无语:
“你没问。”
“也没给我说的机会!”
苏平安猛地停下来:“好像是哦!”
苏行叹气:
弟弟不省心就算了!
连堂兄也不靠谱!
苏行拿着横批出去。
但已经分清楚上下联的苏平安,依旧没想起来被遗忘的横批。
他得到了满意的回答,又以迅雷不及闪电之势离开。
“行子,我先走了!”
“你不用送,都是一家人,我知道回家的路!”
苏行挽留的声音寂灭在天地之间。
“呵!”看着送不出去的横批,苏行气笑了。
苏润笔走龙蛇,很快将苏小叔家的春联全写出来。
“润子!该我了!该我了!”
苏远河狗腿地把墨迹未干的春联放在一旁,等着晾干。
又麻利帮他铺好红纸,压上镇纸。
而后许下了自己的心愿:
“润子,我想要那种既能保佑我爹长寿!”
“又能保佑我们全家团圆平安!”
“还能保佑我来年发财的春联!”
苏润沉默:
都知道写春联是为了图个吉利。
但可没人说过春联具备满足人愿望的功能啊!
指望他一副春联就把福禄寿三位大神的能力全部挪过来?
“堂哥,你是不是太看得起我了?”
苏润盯着苏远河,面容僵硬。
虽然有人为难不了自己,就去为难神明,花着两文钱的香,许着黄金万两的愿。
但人家好歹还是走了个流程。
苏远河倒好。
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无中生神了?
苏润:如果我有罪,请让律法制裁我,而不是让堂哥来折磨我!
苏行也无语的很:
既要、又要、还要……
这是写春联吗?
这根本就是在求神啊!
苏远河一愣,忙找补道:
“哎呦!就是图个好意头嘛!”
“多写点总不会错的!”
“快写了!快写了!”
“多写点,最好来年哪儿哪儿都顺,哪儿哪儿都好的那种!”
这么说好像也有道理。
苏润无法。
咬着笔杆沉思良久,最终提笔写下:
“平安如意年年好,福满人间岁岁春。”
“横批:福寿安康!”
“这可以吗?”
这个可不能怪他!
苏远河期望的太多,只能宽泛着写了。
“可以可以!太可以了!”苏远河连连点头。
但苏远河对财运和长寿非常坚持。
磨着苏润又写了两幅春联,这才乐呵的捧着一堆红纸走了。
他人在路上,但已经安排好了春联的归宿:
“嘿嘿!”
“三幅对联,平安如意贴大门,财源广进贴堂屋!”
“还剩一幅寿比南山,就贴在爹的卧房!”
“都是好兆头啊好兆头!”
搞定大伯和小叔家,就轮到了自家。
苏丰、李氏等人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围过来看。
“润子,你想好写什么了吗?”张氏最藏不住话。
李氏怕苏润有压力,温柔补充道:
“写什么都好!”
“多想几个,慢慢写,不着急。”苏行丝毫没有压榨劳动力的愧疚:“红纸不够我再给你裁!”
他们家今年买了好大一张红纸。
苏润干脆道:
“那我写几个,我们一起挑挑!”
“反正家里屋子不少,有的是地方贴!”
苏润的话得到了家人一致认可。
不多时,几张春联新鲜出炉。
一家人挑来选去。
最后选中了‘喜今年百般如意,看明岁万事亨通’贴在大门上。
“横批的这四个字念春和景秀是吗?”
“可真好听!”
李氏正小心的将东西收起来,大门却突然被敲响。
柳林村虽不至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家家户户白日也都不锁门。
苏丰抬头。
只见同村的张大娘,正挎着个篮子站在大门口,往里探头。
“润子在家吗?”
“找我的?”苏润一头雾水。
他跟这个张大娘,也就是说过几句话而已。
怎么会指名道姓找他?
“张大娘,找润子什么事?”苏丰作为小辈,自然得出门迎客。
倒是大娘有些难为情,一把将篮子塞到李氏怀里:
“翠莲你先拿着!”
在众人迷茫不解的目光中,她不好意思地说:
“唉!”
“大娘听说润子给村长和苏三哥家里都写了春联。”
“这马上过年了,大娘就想着……”
喔~
苏润了然。
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但城里一副春联卖得不便宜。
村里人都是就近找个读书人帮着写。
送几个鸡蛋、或者拿两个铜钱就行了。
当然,红纸自备。
但往年苏润实在是不受待见,自然就没人找他写春联。
苏丰稍作沉吟,转头问苏润:
“润子,你想写不?”
想写就写,不想写也没关系。
苏丰并不想逼迫小弟。
“可以啊!”苏润点头。
他觉得无所谓。
人家又不是空手来的。
反正只是动动笔而已,权当练字了。
邻里邻居的,关系还是要维护好!
张大娘得了确信,高兴得很,连连夸赞苏润。
“润子真是通情达理!”
“不愧是读书人!”
“翠莲,大娘拿了几个鸡蛋,记得给润子炒了啊!”
李氏笑着应了。
不多时,张大娘喜笑颜开地拿着春联离开。
村里人见状,也动了心思。
不少人家挎着篮子,拿着红纸登门。
本着‘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赶’的想法,苏润来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