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润乘梁家的马车,带着程介和梁玉到了柳林河边。
大片麦子正平铺在河岸不远处,远远望去如金色画卷一般。
汉子们忙着将板车上的麦子卸下来,然后铺在地上晾晒。
妇人坐在一旁,将麦穗在膝上的簸箕里一搓。
麦糠包裹着麦粒一起落在簸箕中。
盛满一簸箕,就拿到河边,倒进木臼中。
连机碓
木杵随着水车轮转,一上一下,很快就能将麦粒与麦糠分开。
将混着麦皮、草屑的麦粒一股脑倒出来,倒入旁边一四四方方的打风机中。
一人倒粮食,一人摇手柄。
随着出风口大量杂物被吹出,干净的麦粒簌簌地从出粮口掉下来,精准落入下方的竹篓中。
打风机(又名扬谷机、风扇等)
远远看到苏润。
不少人都顶着晒到出油,黝黑发红的脸跟苏润热情打招呼:
“润子啊!”
“你研究这些东西真好用!”
“读书人就是不一样!”
“对!我家三亩地现在已经全收完了!现在连税粮都打好了!”
“这东西可真省劲儿!”
“可不是,以前干大半月,现在两天就干完了!”
“以后咱村子收麦就轻松了!”
……
人人都洋溢着笑容,眼中满是喜悦与期待。
看到程介和梁玉,村人这才收敛。
但好奇而热烈的目光还是不住地往他们身上扫。
村子里什么时候来过这么俊逸的富家公子?
还有那穿长袍的中年男子。
比村长都严肃!
也不知道是什么人?
苏润也不在意,笑着跟众人打完招呼,带着人直往最前方去。
苏远山正在连机碓旁边忙活,脸上沾了不少麦屑。
还是媳妇小周氏先看到苏润。
她头上用麻布包着,对几步之外的苏润摆手:
“哎!润子啊,你怎么在这?”
“要打税粮说一声就成,这边脏!”
“可别过来了!免得糟蹋了你的衣服!”
即便是自己种出的麦子,麦粒也不是人人都能吃到的。
饿极了,别说麦壳,观音土照样吃。
哪舍得真的把麦糠分出来扔了?
不少人因为家中贫苦,只将要交税的那部分麦粒收够便罢。
其余的只晒干后,装进麻袋放好。
苏润稍稍遮住口鼻,走近打了个招呼。
又说明来意:
“夫子想过来试试这新研究的农具,看到底好不好用。”
而后才顺便介绍了折扇掩面,只露出一双好奇大眼,东看西瞧的梁玉。
一听来人身份,苏远山忙走开两步,拍拍身上的灰屑,这才上前:
“原来是程夫子!”
明明年龄相仿,但苏远山看起来比程介还老几分。
程介颔首。
客套了几句,众人的注意力又转到连机碓和打风机上。
苏远山见程介和梁玉都跃跃欲试,就让人把地方腾出来。
自己拿起麦子示范,让两人跟着学:
“这很简单,倒进去,然后用手扒拉扒拉,让舂杵敲匀就行!”
“只要别被敲到手就行!”
其实敲到了也没什么,最多养两天就好。
哪个农家人干活不受点伤?
只是眼前一个是苏润夫子,一个是苏润同窗兼富家公子,看起来都像是没干过活的,苏远山不得不叮嘱仔细了。
程介和梁玉照做。
从连机碓试到打风机。
程介摇手柄,梁玉添粮食,配合得也算不错。
苏润在旁解释:
“这些东西几百年前就有,学生当年无意翻看过一些杂本,就记了下来。”
“前些日子正好想起来,所以就找二哥帮着打出来试试。”
“其实就是利用水车舂麦、利用风扇脱粒而已。”
“但比起人力,的确省时,而且不累。”
连机碓是西晋发明家杜预所创造的。
据说最初只用于舂米,不过也能用来脱壳或者加工谷物。
至于打风机?
其实就是扇车,早在汉代就有了。
只不过多是开放式或者半开放式。
苏润只是做了些改进,把封闭式扇车搞出来而已。
入乡随俗。
成为‘古人’的苏润自然不能拿出太离奇的东西,免得被架火烤熟。
苏润说完,程介也试的差不多了。
他弯腰摸着自己脱出来的麦粒,严肃的面容难得露出几分笑意:
“不错!确实不错!”
梁玉拍拍身上的灰尘,凑头过来看:
“我觉得做起来不难啊?”
“为什么卓然他们一听收麦,都那么忧愁?”
“我看我也行!”
梁玉自信心爆棚,觉得自己极其能干。
程介看着这个不省心的学生,没好气道:
“你行你上!”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然后,苏润就眼睁睁看着程介临时给梁玉加了课业:
“你觉得简单?”
“那你今日就在这里,帮子渊家干农活!”
“不准用子渊研制的东西,也跟着拉石碾、扬谷,好好体会农家的辛苦!”
“你这两个小厮不准帮忙!”
哦豁~
事情开始变得有趣了!
苏润同情地看了梁玉一眼,拍拍他肩膀。
看似沉重,实则幸灾乐祸道:
“璨之,保重!保重!”
说着,还把自己的草帽拿下来,不顾梁玉的嫌弃,盖在他头上:
“别说润不念同窗之情!”
但谁让你招惹的是夫子呢?
在河边的都是要用连机碓和打风机处理粮食的人家。
其余人家都在村子里的晒谷场。
苏远山正要找人带梁玉过去。
收到苏远河报信的苏安福,急匆匆乘骡车到了。
“程夫子!”
虽然程介比苏安福小一、二十岁,但苏安福并无轻视之心,反而很尊重:
“润子有劳夫子教导!老夫在此谢过!”
程介浅浅作揖还礼:
“子渊聪颖好学,又勇敢正义,乃是不可多得的学生。”
“我自当悉心教学!”
苏安福含笑抚须,看向苏润的眼神满是骄傲与期待。
“夫子,晌午了,日头毒,不如先到润子那儿歇歇脚,吃顿便饭?”
程介原本打算去县衙。
但这时间的确不巧,就应了下来。
中午自然是李氏料理的饭菜。
虽然是农家小院,但午饭一点没敷衍。
清蒸鱼、炒鸡、青菜炒肉、小葱拌豆腐……
加上糕点,杏子等东西,盘盘碟碟放了一二十盘。
要不是时间仓促,李氏甚至打算煲个汤。
吃完晌午饭,程介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就带着苏润和绰子一起去城里了。
程介甚至连马车和小厮都没给梁玉留。
“璨之,为师携子渊去县衙,你好好干活,不准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