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之所以耽搁了这么久才来送赏。

就是因为青阳知府在破走失人口案的时候。

意外发现这些人贩子居然还敢卖私盐!

陆知府顺着线索查下去。

终于在正月里,趁人贩子和盐贩子掉以轻心,把他们的老窝一起端了。

一个都没放跑。

高仓双手一扯,两块红布飘然落下:

“为表彰义士善举,县衙特赏白银三十两!”

“另,赐‘急公好义’牌匾一块!”

“望我大炎百姓都能效仿此举,尽忠报国!”

当日。

硕大的政绩砸到头上。

陆知府喜不自胜,命人刻了这‘急公好义’的匾额。

还额外赏了二十两白银。

玉泉县令萧正,也按例赏赐了十两白银,让高仓一并送来。

这是对苏家兄弟品性的表彰,也是对他们的期望。

日光照耀下,白银闪烁着诱人的光芒闪瞎眼睛。

火热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托盘上的六个银锭子上。

三十两啊!

他们什么时候见到过这么多银子?

相比于村人,苏安福更关注牌匾。

毕竟钱是苏丰兄弟的,但名誉是大家的啊!

他心里清楚:

有了这牌匾。

无论是苏氏一族,还是柳林村,都可以沾上苏丰兄弟俩的光。

苏安福笑着抚须。

但心下已经开始盘算择哪个吉日开祠堂,将此事告知列祖列宗了。

苏润听到走私私盐,还愣了一瞬。

他没想到。

当日见义勇为,歪打正着撞上个贩卖人口案就算了。

居然拔出萝卜带出泥,顺道牵连出来个走私私盐。

怪不得县衙敲锣打鼓来给他送赏银,还给了块牌子。

村人又是羡慕,又是光荣,一时间各种赞誉纷纷扬扬落下:

“我嘞个老天爷!我不是做梦吧?”

“县衙的赏银,还有块牌子?这是几个字啥意思啊?”

“小丰和润子可真给咱苏氏长脸啊!”

……

就在众人议论的高兴时。

人群中,突然传来苏行的声音:

“抓他们见官!别让他们跑了!”

众人转头。

发现翠花婶、孙父孙母并几个造谣最厉害的人,已经溜出去老远。

苏行与苏远河两人正提腿在后头追。

他们才想起来方才说闲话的翠花婶子。

一时间,群情激奋,七嘴八舌道:

“污蔑村里英雄,就是给我们村子抹黑!不能饶了他们!”

“对!抓回来!见官!”

还有些嘴快的。

不等苏安福阻拦,就将方才苏丰、苏润被造谣杀人放火的事说给了高仓。

高仓没想到自己来送个赏,居然还差点毁人名声。

他当场黑脸:

“去!把人全给我抓回来!”

“诽谤义士,造谣中伤,全拉县衙里打板子!”

高仓一声令下,手下捕快立刻分出去一半,追着苏行就走了。

有几个自告奋勇带路的村人,也跟了过去。

高仓略带歉意的抱拳:

“今日磨坊开业,本想喜上加喜,不想反而害了两位义士,真是……”

苏丰赶紧打断:

“这说的哪里话!”

“就是没有这些东西,高捕头和各位官爷来了,一样也是我们苏家贵客!”

高仓笑着点头,对着身后的兄弟们吆喝:

“都听见没?赶紧敲起来,好好热闹热闹!”

只听锣鼓喧天、爆竹齐鸣。

舞龙舞狮自觉跳了起来。

捕快们乐呵呵地将手中牌匾、赏银递给苏丰、李氏等人。

苏安福从袖子里摸出几个红封,递过去:

“多谢官爷跑一趟,老朽请几位喝茶!”

人家跑这一趟,肯定是得拿些赏钱的。

这也是规矩。

李氏自然也知道要给钱。

只是这些人来的匆忙,她完全来不及准备。

看着大伯帮着给赏钱,李氏也尴尬。

就在苏丰和李氏纠结要不要直接给银锭子的时候。

苏润毫不犹豫,拿起一块银锭子,塞到了高仓手里:

“高大哥,辛苦跑这一趟!”

“既然是喜事,全当沾沾府尹大人和萧大人的官运!”

“小弟一点心意,可别推拒!”

别看捕头官不大,连品级都没有。

但素来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何况,他还得考科举,日后去县衙报名、考场搜身。

说不准以后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打好关系总没错的!

李氏醒悟过来,立刻帮着劝:

“对!一起沾沾喜气!”

“也祝高捕头和各位官爷日后步步高升。”

高仓也不想收,但是苏润给的太多了。

盛情难却。

一番推拒后,他还是收下了。

苏丰又道:

“高捕头,今日磨坊开业,家中备了便饭。”

“几位要是不忙,晌午留下吃个饭吧!”

钱都收了,也不差这一顿饭了。

苏安福见苏丰他们应付还可以,就只提醒了句:

“小丰,这事改日可得跟二弟和弟媳说一声,也好让他们泉下有知!”

这也是应该的。

苏丰点头应下。

直到这时,被人群挡在后头的高掌柜和王多钱,才挤到前头,开口恭贺。

众人寒暄几句。

吉时就到了。

苏行去抓人没回来,苏润只好临时挑起大梁。

苏润站在最前头,敲锣让众人安静下来,而后道:

“乡亲们!素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过往多蒙诸族人、乡亲帮助,苏润谨记于心!”

“知村人贫乏,族人不富,苏润身为苏氏一员,责无旁贷,愿与各位乡亲互惠互利。”

而后。

苏润将磨坊会把豆腐、豆花低价卖给他们。

让他们在农闲之余有个生钱之路的事情,告知众人。

苏润早就说过要给族人找赚钱的法子。

他的法子就是:

让族人从他这里进豆腐去卖。

批发统一是四文钱一块。

为了防止东西卖贵,扰乱市场。

苏润要求玉泉县内的豆腐,零售价统一是五文钱一块。

反正这些东西是苏润的独家秘方。

什么价格都是他说了算。

这个要求,苏安福和孙族长都答应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宣传,众人也早就知道苏润这‘互惠互利’的法子是什么。

虽然个别人有些小意见。

但这段日子,苏安福三家过得什么日子,谁家不知道?

谁会真的跟钱过不去?

“跟润子干了!咱也得吃肉喝酒 !”一汉子高声道。

众人纷纷附和。

苏润又趁机说出,每年会拿出磨坊一部分收入,无偿捐给族里、村里,用以买畜牲、做水车、修祠堂等。

更是引得众人纷纷拍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