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原留守府显得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李渊把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和家眷留在河东,次子李世民在云定兴军中,他的身边只带了沓玉和胡标等少数几个随从。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或许是因为太匆忙吧!大多数人都这么想,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李渊仍没有搬动家眷的意思,这连沓玉也感到奇怪,她曾有意无意地对老爷说,真有点冷清啊!李渊却摸着她的脸蛋说:

“老爷就喜欢和你单独在一起。”

他说得似乎也有点道理,这些日子来,他几乎离不开她,就说今天,他除了早晨出去一趟,便整天待在家里,不是读书写字,就是与她饮酒作乐,甚至连白天也不放过她,弄得她都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然而,沓玉越是和他亲近,就越觉得他是一个解不开的谜。有时她觉得他是一个野心勃勃、一心想谋取天下的乱臣贼子,有时她又觉得,他其实不过是一个沉酒酒色、碌碌无为的老人。当她觉得李渊是一个大阴谋家时,她很兴奋,觉得复仇有望,她的难题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才能把他的这些阴谋报告当今圣上,让他下一道圣旨,把李渊满门抄斩。而当她觉得李渊不过是一个平庸的老头时,她很失望,觉得这完全失去复仇的意义,她渴望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场面:当皇上的钦使宣完圣旨之后,李渊被当众拖出去斩首。她甚至渴望听到他一声绝望的喊叫。这和当初舅舅的惨死才能形成一种对照,这才叫做复仇。她相信舅舅希望看到的也是这种痛快的场面。

她常常处在矛盾之中,自己和自己争论,一会儿说这样,一会见又说那样,各有各的根据,谁也说服不了谁。她唯一的方法是把自己更深更深地隐藏起来,只有躲在最黑暗的地方,才有可能看清别人的真面目。

她很快就发现一个秘密,就是李渊的睡眠状况很好,一觉能睡到天亮,如果是在酒后和房事之后睡去,那就是雷霆之声也不能让他醒来。这就给了她一段十分安全的时间,她可以去做她想做的事情。

她想做的事情无非是两样:一是用她自己才能看得懂的暗语,把她想记的事情记下来,这样的事情做起来十分安全,即使被发现,老爷也不会有什么怀疑,因为是他和万夫人鼓励她学写字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去和胡标幽会,这样的事情有危险,但她做得十分谨慎。

这天晚上她从床上爬起来,李渊和平时一样睡得深沉,她悄悄地穿好了衣服。

正要出门的时候,桌上有什么东西晃动了一下,她吃了一惊,定神一看,是压在镇纸下的纸张被风吹动,那是老爷晚饭后刚刚写的一个帖子,“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老爷也要她写,她问老爷,“这是谁的话?”老爷说,“这是孔子的教诲。”她说,“老爷能教教我这话的深意吗?”老爷却笑而不答。

它在马厩后面的竹林里找到了胡标。

偌大的留守府就是白天也显得冷清,就更不用说是晚上,除了更夫,几乎没有什么人走动。每次幽会,胡标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都是“下一次再也别这样了”可是,每一次她来的时候,总是看到他站在竹荫下。

“你不是不来了吗?”她说。

“我怕你来找不到人,老爷真的睡了吗?”他说。\"要是怕他就回去好了,我自己在这里透透气。“

”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怕了?我是说这样不好,老爷是个好人。“

”是好人就不会把舅舅杀了,我舅舅才是个好人哩!\"

“好了,不说了,我得走了,真的,我非走不可。”

沓玉不说话,只是伸出手将他拉住,然后慢慢往他的身子靠过去。胡标像中了邪一样地颤抖起来,嘴里喃喃道:

“别这样,别这样。”

“你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我吗?”沓玉轻声说。

“你什么事也别干。”

“我什么也没干。”

“但是你想了。”

“你说不说,不说我走了。”

这一下,胡标舍不得了,他把她搂得紧紧的,说:

“这事对你不知有没有用。我想了好久,自己也觉得奇怪。那天在龙门,老爷把毋端儿射下了马,但老爷总是不放心,要我去看看射中了什么地方,还要我去算一算那些尸体上有几根镞,你说怪不怪?\"

“你去了?\"

”老爷叫的不去行吗?我告诉老爷,说他的箭射中了毋端儿的咽喉,说那些尸体上一共有七十根镞。“

”老爷怎么说?\"

“老爷高兴得像小孩一样地笑着,他可从来没有这么笑过。”

“这么说,中与不中,中多少对老爷很重要,是吗?\"

”看来是这样的。“

”这就对了。“沓玉说着,放松了他的手。

”你要走了吗?“胡标小声问。

沓玉没有回答,她在想,原来老爷最关心的是他和他部下的本事有没有减退。说不定他在听我唱歌的时候,甚至在和我做那种事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他的本事。老爷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啊!

这时,传来了更夫的梆子声,二更了。胡标的心里颤了一下,他想收紧他的双手,但沓玉却蛇一样地从他的怀里溜了出来。

”今天不行。“她说:”天冷,你没看我冷得发抖吗?\"

天果然有些冷了,说不定会下雪哩!

“那就到我的屋里去吧!”胡标近乎哀求地说:“一会儿,就一会儿。”

沓玉的心里流过一阵蜜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在老爷的房里从来没有过。这是她托付一切的人。自从上次把心事向他和盘托出之后,她就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他,甚至自己的生命。她难道还会吝惜自己的身子吗?她知道胡标爱自己,要不,他早就向老爷告发了她。但她现在不能和他在一起,想到自己刚刚从老爷的床上爬起来,就感到浑身不自在,他们应该在另外一种场合,最少她要把自己身子洗净。

“以后,以后好吗?”她温柔地说:“以后,我一定会给你的,我是你的,不是老爷的。”

沓玉说着,在胡标的脸上轻轻一吻,走了。沓玉在长廊碰到更夫,这有点意外,她想闪到柱子后面,却已经来不及了,她只好迎上去,没想到更夫反倒躲开了她,从栏杆边跳出去。

他有没有认出我来呢?没有认出我的话,他为什么要避开呢?

沓玉回到房间时,李渊还睡着原来的姿势。沓玉睡不着,她索性点了灯,在桌上写字。她先写了几遍老爷要她写的帖子,“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然后再写她自己想写的东西。她写得很慢,写得不好,撕了再写,最后,她终于写了这样的一幅字:“中,针针皆中;笑,处处可笑”。

这是她自己才能解读的暗语。她等这些字干了,打开一个盒子,把写好字的纸装进去。这没有任何危险,老爷也知道,这盒子还是老爷给的哩!开头,老爷说,写完就扔了吧,留下没什么用的。她说,不,我要留着,看看我原来写的字是什么样子。老爷倒高兴起来,说:“有道理,有道理。”便赏给了她这个盒子。听万夫人说,这盒子是宝夫人用过的哩!

沓玉在灯下翻着盒子里的纸,她常常翻这些纸,正如最上面的一张所写的那样,“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经常翻经常看,她就能记住她所写的那些事,一旦这些事一件件地报告皇上,那么李渊就死无葬身之地。

但她就是不知道如何把这些事情报告上去。

突然间,她看到一个黑影从窗口一闪而过。

“什么人?”她大叫一声追了出去。可是院子里什么也没有。当她转过身来时,又吃了一惊。原来老爷握着剑,就站在她的身后。他给她做了个手势,一闪,消逝在门外的黑暗中。

一会儿,老爷回来,后面还跟了胡标和几个家丁。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老爷说。

“一个黑影。”

“什么样的黑影?\"

”我没看清,我正在写字,抬头时,他一闪而过,我追出去就没有了。“

”你怎么不睡?\"

“我睡不着,就起来写字。”

李渊沉吟片刻,对胡标说:

“今后每夜都得巡逻,不得有误。”

等家丁们走了之后,李渊搂住沓玉说:

“今晚多亏了你!\"

”难道有人要杀老爷?\"

“或许只是来刺探一下。”

“老爷,你可别吓我。”

沓玉一边撒娇,一边想,要是我也睡了,还不知道是什么结局哩!说不定早把他给杀了,说不定连我也杀了。

“睡吧!”李渊把她拥进罗帐。

沓玉却怎么也睡不着,我刚才的喊声很大吗?老爷是什么时候醒的?莫不是我起来时他就醒了吧!沓玉简直不敢想下去。她试探地说:

“是我的喊吓声把老爷惊醒的吗?\"

”我是说醒就醒的。“李渊笑着说。

老爷的话说得沓玉心惊肉跳。为了掩饰自己的心虚,沓玉说:

”老爷偷看人家写字,我可不依。“

太原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一个晚上没有睡好觉。他在等一个人,这个人应该在半夜来找他的,但等他一整夜,都没有出现。弄得他等也不是,睡也不是。刚刚躺下就做噩梦,不是皇上降旨夷族,就是李渊持刀追杀,吓得满身冷汗。拂晓时分才闭上眼,一睡便到了日上中天。等他醒来时,下人报告说,林将军在客厅等候多时了。

王威刚刚在客厅出现,林安就站了起来,林安还很年轻,笑容俊貌,但此时却显得有点紧张。\"末将林安给大人请安。“

”你是怎么回事,让我白等了一个晚上!“王威一摆手,说。

”大人容禀,“林安说:”昨夜末将潜入李府,李府死一般的沉静,李渊早早睡下,只有那侍妾在窗前的书案上写字。..... \"

“没有任何动静,没有什么人来往?\"

”没有。“

”为什么不及时回复,又逛窑子去了?\"

“大人取笑了。小人刚想离去,不料被那小妾发现,高声喊叫起来。..... \"

”什么?\"

“什么事也没有,只是末将怕有人跟踪,不敢马上回复大人,便到。..... \"

”我就知道又去找那个胡姬了。“

王威笑着,林安也笑了。

王威在客厅来回地踱着。林安收敛了笑容,眼光跟着他来回地转着。林安是王威从京城带来的心腹,从小练就一身好武艺,但不学好,偷鸡摸狗,一肚子坏水。后来因为争风吃醋杀了人,亡命京师,因与王威有点沾亲带故,王威收留了他,他便对王威感恩戴德。这次王威让他潜入李府,他原以为要杀掉李渊,满心欢喜。真是乱世出英雄,这几年,他跟随王威东征西讨,从无赖升官到将军,杀人也杀出瘾来了。没想到王威给他的任务只是刺探消息,说难听点,也就是偷听李府的人谈话,这对他来说是又窝囊又困难,他去李府两次,都没有什么收获,昨晚是第三次,差一点出漏子。

“李府不能去了。”王威在窗前站住说。

“干脆把他宰了算了。”

“你懂什么,圣上给我的旨意是看着他。再说,尽管圣上对他有戒心,他毕竟是圣上的表兄,这几年,他的官不是越当越人吗?\"

”末将明白。“

”这种事你永远也不明白。你嘴巴要密,不要一碰到女人就什么都忘了!\"

“末将岂敢拿性命当儿戏。”

正说着,晋阳乡长刘世龙走了进来,刘世龙是这里的常客,也不用人通报。

刘世龙是晋阳首富,为人豪爽,从不吝惜钱财,所以他与所有到太原当官的人都有交谊。王威给林安丢了个眼色,林安说了声“末将告辞”,便走了。

“林将军英俊风流,正当其时啊!”刘世龙笑着说。

“老夫刚才正教训他呢!\"

”将军不必过于认真。风流,小事。堂堂留守大人,不也是。..... 你没看过他的那位小妾,像小糖人似的,谁见了都要流口水!\"

“没想到刘大人也是风流才子一个啊!\"

说着,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没想到啊,“笑过之后,王威说:”唐公也是个沉酒酒色的人。皇上把这么大的责任交付给他。..... 内忧外患,我们可不能辜负皇上的信任啊!\"

“唐公虽然糊涂,却不失为一个好人,你看,他请你喝酒去。”

刘世龙说着,便从袖子里拿出一张请柬。

“唉!”王威叹了一口气说:“世道变得如此颓废,连唐公这样的人都不想为国家出力,真是国运艰难啊!\"

刘世龙只笑着,不说话。他的笑很有魅力,能使人忘记许多事情,化解很多矛盾。笑也是交际的一种手段,他对什么人都不得罪,这笑容使人感到可爱和真诚,感到他是一个可以信任、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此时王威对他就是这种感觉。

”如今乱贼四起,就是太原附近也不是个安宁的地方,甄翟儿的凶残,我看不亚于河北的张金称,你听过张金称吗?“王威说。

”依稀而已,愿闻其详。“刘世龙说。

”张金称与孙德雅等人肆虐河北,杀人如麻。太仆卿杨义臣与虎贲即将杨善会将军伐之。张金称也太狂了,不把两位将军放在眼里,杨义臣将军正是利用了他的狂妄轻敌,半夜从馆陶渡河,袭击了他的营地,杨善会将军断其后路,终于将他擒获。为了警示世人,让那些个乱贼强盗知道造反的下场,杨将军特命在闹市中立一根木柱,将张金称悬吊起来,伸开他的手足,命令他的仇家割他的肉吃。你说这贼人如何?\"

“吓昏了头。”

“他唱歌,一直唱到断气!\"

”太可怕了。“

”所以对付这些个贼人,绝不能手软,更不能掉以轻心。“

”我想这样的事,唐公必有所闻。“

”我看未必。“

”将军的意思是让我转告唐公?\"

“你看着办,方便的时候,不妨向他透露一些。居安尚且思危,更何况现在盗贼蜂起,时世艰难。”\"将军对皇上一片忠心,实在是令人敬佩!“刘世龙又说了一些好话,说得王威有些飘飘然起来,此时,他已经把刘世龙当成他的知心朋友了。说来也是,王威与高君雅到太原,人生地不熟,也难得有几个谈得来的知心朋友。刘世龙不但善解人意,而且慷慨大方,这样的人最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

刘世龙在回廊上就听到从花店传来沓玉的歌声。这沓玉的确是个尤物,刘世龙想,人长得那么美,歌也唱得那么好,难怪唐公整天守着她。但他又有点纳闷,依他的直觉,唐公应该不是那种沉酒酒色的人。

”唐公好雅兴啊!“走出长廊,刘世龙高声说道。

李渊正一边喝酒,一边听歌。见来的是刘世龙,高兴地说:

”世龙兄来得正好,这是我写的一首诗,你来给我斧正一下。“\"岂敢岂敢。“刘世龙说着,在他的对面坐了下

来,念起李渊的诗:”秋风秋月晋阳地,秋月秋风塞外人。'诗好,沓玉姑娘也唱得好。“

李渊笑着,摆了摆手,沓玉不唱了,收起箜篌,走过来为刘世龙斟酒。

刘世龙也不推辞,端起杯子就喝。

”好酒!“刘世龙赞道,一边伸出筷子来夹菜,一边说:”我说唐公,你也真会享受啊!\"

在晋阳,刘世龙的官最小,可是他在李渊的面前最随便。他们是朋友而不是上下级。

刘世龙最初是晋阳宫副监裴寂引见的,一见面他就给李渊留下很好的印象。别人都是毕恭毕敬的,唯有刘世龙不卑不亢,而且一见面就称他唐公,叫得很自然,很随和,使他听得很舒坦。以后他便经常往来,与李渊坦诚相见,不但向他提供了许多晋阳的人事情况,而且把自己的发家史也毫无隐瞒地向李渊抖落出来。

刘世龙说,他最初的钱是来自一个他收留的乞丐。那是开皇元年的事了,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他从朋友那里喝酒回来,路上被一个横卧街头的人绊倒了,一看,是个乞丐,一摸,还有气,便背了回来。这个乞丐在他家里住了几个月后,不辞而别,他也不当回事,你能要一个街头乞丐讲什么情义吗?没有想到这乞丐在他的床下留下了一块金子。

“再也没见过这个乞丐吗?”李渊问。

“再也没见过,或许已经死了。”刘世龙说。李渊想,连这种世上不可能有人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我,这个人是值得信任的。后来,刘世龙说留守府太冷清了,便出钱为李渊雇了十几个佣人,李渊也没有反对。

两人喝了一会儿酒,李渊说:

“依世龙兄之见,王威、高君雅对我如何?\"”王威城府较深,不易露出真的想法。高君雅则不然,他毫不隐瞒对唐公的不信任,而且隐约透露了点这样的意思:仿佛圣上对他们有过什么面谕。“

”难道他不接受我的邀请?\"

“倒也不至于如此大胆,唐公毕竟是他的上司。”

刘世龙想了想,又说:

“听说,高君雅对练兵倒是盯得很紧的。”第二天晚上,李渊在府内宴请王威、高君雅。这是个私人宴会,只请刘世龙作陪。王、高都来得很准时。高君雅军驻城外,进城后先到王威府上,意思是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去,还是不去。\"当然要去,而且不能空着手去。“王威说。于是他们都备上一份很贵重的礼物来赴宴。留守府的后院他们是第一次进来,免不了要东张西望。他们都觉得留守府太冷清了,冷清得有点反常。王威问在前面带路的刘世龙:

”留守府平时也是这么冷清吗?\"

“我也来得少,好像也没见过什么热闹的场面。听说李渊的家眷都在河东,身边只留一个侍妾。”刘世龙说。

“我听说,那是个天仙般的人物。”高君雅在一边小声说。

刘世龙笑而不答。王威则不满地白了他一眼,高君雅自嘲地嘿嘿一笑。

花厅里早已摆好了宴席,李渊降阶相迎。

宴席一开始气氛就很好。刘世龙不断地说王、高二人的好话,李渊不住地点头,还示意沓玉为二位将军频频斟酒。

高君雅偷偷地看了沓玉一眼,果然名不虚传。李渊看酒喝得差不多了,说:

“今天请二位将军,一来表示李渊的谢意,自到任以来,二位将军尽职尽力,李渊一定面奏皇上,为二位请功。二来也想与二位将军商讨讨贼之策。”王、高二人对看了一下,他们没想到李渊会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们以为这是一次纯粹的私人宴会,无非是饮酒作乐,联络感情,一时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太原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李渊又说:“李渊深感责任重大,寝食不安,无时不以圣托为念,无时不想为圣上分忧。奈何时世道维艰,外有突厥,内有乱贼,贼师甄翟儿更是猖獗无比,攻城掠地,杀人放火,甄翟儿一日不除,我太原一日不得安宁。然,甄贼自号”历山飞“,生性狡猾,来去无踪,如何剿而灭之,二位将军有何高见?\"

王威看李渊说得认真,心里也有些感动,说:”甄贼确非一般草寇可比,依末将之见,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愿闻其详。“李渊说。

”甄贼流窜成性,飘忽不定,进剿,必使我大军东追西击,疲于奔命,不若引其来攻,然后聚而歼之。“

”王将军所言极是。但如何才能引其攻我呢?“李渊说。

大家一时想不出好办法。

”二位将军可回去细细思量,甄贼去年攻我太原,潘长文将军战败身亡,对此贼不可掉以轻心。我等改日再议。“李渊说。

出了留守府,高君雅说:

”王将军为何帮他出起主意来了,难道你忘了圣上的吩咐?\"

“剿贼事关社稷安危,岂能无动于衷?\"

”他李渊未必想剿贼。“

王威一时无话。对于李渊,他了解得不多。但不管李渊是真是假,他都想尽力剿贼,为皇上效力。王威与高君雅有不同的经历,他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升上来的,他还想靠自己的努力再升上去。而高君雅则是靠世袭,他的家族给他带来的爵位利禄,一辈子也享用不完。

”不过,李渊的侍妾倒真是举世无双的。“高君雅说。

王威不禁紧皱眉头。黑暗中,高君雅什么也没看见。就是看见,他也无所谓。他想,将来要是真的能把李渊参倒,他一定要把那个小妖精弄到手。

王、高两人刚走,刘世龙就对李渊说:

”唐公怎么突然提起剿贼之事?\"

“甄霍儿是钦令捉拿的要犯。”李渊说。

“也是唐公的心腹之患吧?圣上的心病就是我李渊的心病啊!\"

刘世龙不再说下去。他似乎已经触摸到了李渊的一点思想脉络。许多事情是不能说破的,破了反而不好。

“我明天上悬瓮山,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玩玩?”李渊说。

刘世龙吃了一惊,这个唐公,真是叫人捉摸不透,怎么又想到晋祠了呢?现在可不是到城外游山玩水的时候,出了晋阳城,几乎没有一块安全的地方。他想说什么,却听到沓玉说:

“老爷,明日奴婢也去。”

“那是自然。”

刘世龙不说了,起身告辞。李渊却不让他走,说:“还没喝够哩,我们接下去喝,一醉方休!\"

听说李渊要上悬瓮山,王威大失所望。高君雅却冷笑一声,出城回到他的驻地去了。

李渊真的上了悬瓮山,而且在晋祠一住就是五天。只是他在出城的前一天,给二儿子李世民写了一封密信,让胡标火速送到云定兴军中,面交李世民。

晋祠实在是一个好去处。

这里几乎就是晋水的源头了。数十座殿堂楼阁,散落在高高低低的山头,出没在万绿丛中,那些出露在林末树梢的飞檐殿角,给人雄奇的感叹,却又没有盛气凌人的压迫感,更令人叫绝的是那些楼榭亭台,沿着潺潺的流水,时隐时现,仿佛许多美丽的仙女嬉戏泉边,或凌水而立,如梦如飞,或依泉而卧,如歌如诉,当然,最令人留连忘返的还是唐叔虞祠,际山枕水,阶明台丽,四周松柏青青,有如三十出头的丽人,妩媚,成熟,端庄。

李渊出城,带了一大帮人马,轰轰烈烈,早已有人报知晋祠主持慧贞师太,慧贞带着几个道姑在山门迎候。李渊下了轿,说,“一切礼仪全都免了,尔等自便。”说着,便迳直上了台阶。

慧贞刚刚松了一口气,却见一位天仙似的小姐下轿朝她走来。她的第一个感觉是,这人太艳,红颜薄命,这里或许是她最好的归宿。沓玉笑吟吟地走过来,对师太说:

“山上可有空余的房间,老爷想在这里住些时日。”师太感到有点意外,历来官员都是走走看看,很少有人住下来的,因为这里住的是女道士,诸多不便。但是既然老爷要住下来,她也没什么好说的,便吩咐人去打扫房间。沓玉又说:“老爷吩咐,只需三间房屋。”师太更是不解,这么多人三间房怎么够住?她看着沓玉,意思是说,你没说错吧。沓玉笑着,肯定地点了点头。

师太吩咐打扫房间之后,便拉着沓玉的手说:“你是老爷的千金小姐么?\"

沓玉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师太说:

”失礼失礼,我太冒昧了。“

”没什么。“沓玉小声说。

”你看这里如何?\"

“很好,我以后就到这里来住。”沓玉脱口而出。

师太心里一惊,她果然与晋祠有缘。

“夫人富贵中人,何出此言?\"

沓玉凄然一笑,便匆匆地上了台阶。师太连忙跟上来,老爷虽说自便,却也没有真正自便的道理。

李渊在大殿里绕了一圈,然后燃了一柱香,非常虔诚地对着殿里供奉的唐叔虞,三跪九叩头越来。

站在一边的刘世龙开头有点吃惊,唐公何以对一个古人如此顶礼膜拜,行天子之礼?可是脑筋一转,便悟出了其中的奥妙。

刘世龙是个满腹经纶的人,自然知道尧时便在太原筑唐城,殷商为唐国;他自然也会想起太史公记下来的这段故事:

“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日:”以此封君。“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日:”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于是遂封叔虞于唐。”

叔虞死后,其子燮父困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

唐公留守唐地,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上天的启示?唐公如此虔诚膜拜,不会是一点想法也没有的吧?这么想着,刘世龙似乎窥视到李渊心中的一个什么秘密,自己反倒吃了一惊。这位唐公,真正是不可小看的啊!

李渊一行人拜罢唐叔虞,走出大殿。在阶上,刘世龙试探地说:

“唐公对晋祠可谓情有独钟啊!\"

”叔虞之封唐地乃成王的一句戏言,实不足道也。“李渊笑着说。

这话在别人听来,或许没有什么意思,但在刘世龙听来,却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了。

下了台阶,便是一棵大柏树,郁郁苍苍,据说这是当年叔虞手植。李渊在树下站了一会儿,意味深长地向刘世龙微微一笑,又掩饰地说:“四处走走吧!\"

刘世龙是当地人,自然就成了导游。

”晋阳之胜在晋祠,晋祠之美在晋水,晋水之泉,以难老泉为最。唐公先看“难老泉”如何?“刘世龙说。

李渊点头,他们便在刘世龙的带领下,穿过回廊,跨过曲桥,拾阶而上。刘世龙边走边说:

”这难老之名,取于《诗经》《鲁颂》'永锡难老'之句,涓涓之流,生生不息,青春常在。“

说着,也就到了难老泉。果然是好泉。只见那泉水从石间涌出,汇成清潭,水中萍莎星星,彩石斑烂,鱼儿悠游,雾霁蒙蒙,波光粼粼。

李渊站在潭边,很有兴趣地看着水中的游鱼,突然又听到叮叮咚咚的水声,原这潭水溢出之后,顺着长满青苔的一片巨石,直落到下面一个更小的潭里,溅出许多水花,还有一两条小鱼被水冲到下面的石上,蹦了几下,又落入小潭中,瞬间便不见了。

那泉水溢出小潭,分成四股在祠中环绕,蜿蜒而去,像绿色的玉带,把那些个楼台亭阁像珠子一样地串连起来,再从从容容地向那幽深的林中流去。

头上日影迷离,脚下流水淙淙。李渊走进潭边的一块草坪,说:

“何不在此小酌几杯。”

“难得唐公有此雅兴。”刘世龙说:“来个一醉方休!\"

”醉卧山林亦不失为人生一大乐趣,摆酒侍候。“

李渊就在难老泉边和刘世龙喝酒,一直喝到日沉西山,古柏生烟。

李世民接到李渊的密信,立即向云定兴告假,带着几十个心腹兵丁,马不停蹄地赶回晋阳。到晋阳已是正午,吃过饭,亲点三千精骑,每人带足三天的食物,原地待命。李世民做完了这些事情,也不在府内逗留,悄悄地溜进晋阳令刘文静的家中,一直待到夜幕降临,斗牛升天。

这是一个深秋的夜晚,冷风阵阵,黑夜沉沉。李世民带着三千轻骑,离开大道,悄悄地沿着小路向晋祠移动。三更时分,这三千轻骑便都隐没在悬瓮山黛色的树林之中。

李世民在阶上碰到刘世龙,两人都吃了一惊,他们没有见过面。但刘世龙早就听说过李渊的二公子英俊魁伟,胆识过人,虽在夜光之中,却有一股英气袭人,便认定是李世民了,他说:

“小将军莫非就是唐公的二公子?\"

”在下正是。请问大人。.....“李世民连忙答礼。”在下乃晋阳乡长刘世龙。唐公在后厢房等候公子。在下急于返城,恕不奉陪了。“

”刘大人好走。“李世民揖手道。

他站在台阶上看着刘世龙消逝在树丛中。心想,父亲急命我上山,却又要他连夜下山,一定有什么大的行动。这么想着,心中暗喜。圣上任命父亲留守太原,乃天赐良机,他最担心的就是父亲错过了这样的机会。

李世民走进房间时,沓玉正要侍候李渊睡下。她看到李世民,觉得意外,叫了声二少爷。

李渊抬起朦胧醉眼,说:

”唐固我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予。予而不取,祸将斯及!然“历山飞”不破,突厥不和,无以经邦济时也。“

或许是太突然,或许是他语调有些含糊不清,李世民一时没有听清楚,再叫了一声”大人“,他想父亲是喝醉了酒,但说的仿佛是一些很重要的话,他希望父亲能再说一遍。

李渊自己也吃了一惊,这是他心里想的,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的话,怎么一下子就溜了出来呢?是的,二郎是最适合于听他内心独白的人,但现在为时太早,二郎毕竟年轻。

李渊装出一副刚刚清醒过来的样子,说:

“你来了,人呢?\"

”按大人吩咐,都隐藏在树林子里。“李世民说。

”大人,您刚才说。.....“李世民顿了顿,又说。”我说什么了?“他抬头问沓玉,沓玉摇了摇头:”我是喝多了点。你去睡吧!有事明日再说不迟。“

”是,孩儿告退。“

”你就睡刘世龙的房间吧,他下山去了。“李渊又说。

沓玉等李渊睡熟了,又偷偷地爬了起来。老爷刚才的话,少爷没有听清楚,她倒听清楚了,看来,老爷是真的想夺杨家的天下!难怪,他怎么就对这唐叔虞这么感兴趣,想想他与刘世龙大人上午的对话,也不是不着边际的啊!”唐固我国“,老爷是想把这太原作为他起事的根据地了。那好吧,我就叫你死在这块你最喜欢的土地上。

她在院前院后转了一圈,不见胡标的踪影。想,二少爷回来了,胡标也应跟着回来才对,会不会也到林子里去了呢?或许,他在什么地方等着我出来找他哩。她又转了一下,看到师太的房里有灯光,便走了过去。

她掀帘进屋,师太听到声响,抬起头,认出她来,笑着说:

“这么晚了,老爷又有什么吩咐吗?\"

”老爷睡了。我出来透透气。师太可曾看到老爷的马夫胡标?\"

“老爷不是坐轿子来的吗?\"

沓玉知道自己失言了,改口道:

”我是说,一个年轻人,高高壮壮的,有点像胡标。“

慧贞摇了摇头,她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她的脸。不知怎么的,沓玉的脸一下子又红了起来。她指着案上的经卷,把话题扯开:

”师太也真用功啊。“

”这是《老君道德经想尔训》。“慧贞说。沓玉走过去,随手翻了翻经卷,有一股幽香从经卷中扑面而来。她环视了一下师太的房间,清帐素帏,玄机四溢。一个念头在心中闪过,报了伤,能在这里度过余生,多好啊!

“如果你喜欢,就拿去吧。”慧贞说。

“那我就拿回去抄下来,我正练字哩!\"

”这就更好了。“

沓玉拿了经卷,又在院子前前后后转了几转,没找到胡标,便回到房间,一时睡不下,就在灯下抄写《老君道德经想尔训》。

刘世龙进城时天已经亮了,也顾不得吃饭梳洗,迳直就朝副留守王威的府上奔去。

王威正在庭院中舞剑,看到刘世龙风尘仆仆,以为城外发现了贼情,说:

”大人如此匆忙,定是贼情紧急!\"

“下官刚从晋祠赶来。唐公命下官转告将军及高将军,速速做好迎敌准备。唐公吩咐,务请二位将军做到内紧外松,表面上造成这样的印象:唐公带着一班人游山玩水去了,城内的守军也毫无戒备。风声既出,贼师甄翟儿必来犯太原。到时,请二位将军紧闭城门,等唐公从晋祠回击贼营。贼营一乱,二位将军再率军出击,内外夹攻,必能置贼于死地。“刘世龙说。

王威听罢,连声称善。

王威坦白的告诉自己:看不懂!

他身为李渊的副手、虎贵郎将,兼隋炀帝的耳目,是要与李渊斗法的,没想到李渊却让人一眼看透。

这太假了!王威提醒自己:李渊非常人也,岂会如此浅薄。太简单的表象往往蕴藏着危机,只是这玄机他真看不懂。

因此,他对李渊一会儿怀疑,一会儿放心,一会儿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