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听她们客套,觉得挺有趣的。
杨美丽没在家,出去做活去了,几个小的凑在一起吃着点心,小磊还让小树多教他几个字。
“小磊想认字,你们走了他没处学,可是掉了几次金豆子。”
沈氏不知道这话该怎么接。
“你们在那边住的还习惯吗?”
“挺好的,离山近,捡柴,挖野菜都方便,买东西去花西镇也不远。”
“那就好,只是没有个邻居,到底还是偏了些。”
“嗯,是,没关系,我有空就出来找您。”
“那感情好。”
王大娘把沈氏拿来的肉和菘菜一起炖了,还炒好几个鸡蛋,饭后沈氏留下来和王大娘聊天,沈溪就带几个萝卜头去茶馆听书去了。
沈溪第一次当了茶馆的客人,正儿八经的占了个桌子,还点了一壶茶,第一次坐在正座上听书,别说,感觉还真的不一样,特别享受。
听书先生正在讲孟姜女哭长城,有外地来的人还给他打了赏。
除了小树大家都是第一次过来,此时听的津津有味。
还有小珠珠,也不知道她听不听的懂,嘴里含着果脯,认真的小模样挺可爱的。
小树来过几回,每次都乖乖的坐在沈溪之前的矮凳上,沈溪或蹲或站,或者小树或站或坐,她俩双胞胎长得特别像,一男娃一女娃,自成一景。
今天于掌柜奇迹般的居然不在,他平时可是雷打不动的守店的,小二哥说于掌柜去县城办事去了。
听完一场,沈溪去结银钱。
“小五丫,我可不敢收你的钱,掌柜的要知道了,要扣我工钱了。”
“今天我可是占了座位的,今天我是客人,不收钱可不行。”
沈溪把一钱银子塞给了小二哥就跑了。
“哎,五丫。”
小二哥还要招呼客人,眼看着沈溪跑了。
几个孩子今天可开心坏了,一路上叽叽喳喳。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石头学说书先生的说辞,逗的小珠珠笑的前仰后合,他们今天可是长了见识了。
申时初和王大娘告别,娘几个去崔木匠家里取了车子。
车棚是薄木板拼成的,很简洁。两边各留了窗户,可以看风景,三面都能坐人。还送了一个矮凳,沈氏满意的付了银钱。
“谢谢崔师傅了。”
“哎,沈娘子慢走。”现在沈娘子也算是他家的老主顾了。
告别了崔木匠,姐弟三个坐在车篷里,第一次坐带棚的驴车沈溪还很新鲜的,小时候姥爷的驴车就是光秃秃的板车,冬天特别冷,她都是盖着厚厚的棉被。
她想起那年姥姥给她做了一件新裙子,底色是白色,蓝色孔雀尾图案的裙摆,特别的漂亮。回家的时候就放在驴车上了,然后不知道怎么的就丢了。
后来再从那条路上路过,她看见路旁的院子里,一个小姑娘穿着她的新裙子,裙子是姥姥手工做的,沈溪不会认错,但是她妈没有带她去问人要回来,所以沈溪难过了好久。
后来姥姥生病去世了,她再也没有穿过姥姥做的裙子了。
她小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她几乎没穿过新衣服,都是亲戚家的小孩穿小给她的。
但亲戚家是城市户口,所以衣服都是八成新,也是很好的衣服了。
话说回来,这边沈溪心情不错,她突然想唱歌,于是也就唱了。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走在山路上,幸福要来到。。。。”
沈氏听着她没听过的曲调,孩子的声音清脆娇软,即使她们一直循环播放,她也听不腻。。。。
欢乐的气氛在快到家的时候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