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买车要钱,还是要搞钱。
“娘最近好像没人看着咱家了,我们偷偷做点洗衣液,偷偷送去胭脂铺好不好?”
家里还有一小坛无患子呢,咋也能做出百多斤洗衣液。
沈氏也才想起来,对啊,不然搬家的时候难道还要搬回凹砀山?
说干就干娘五个开始忙活,清洗去壳,然后煮。。。。。苟着做,一天2锅也不打眼。每天出30斤,第二天就用背篓背着送去。做了7天才把家里的存货做完。差不多进账4两银子。
银子到手,沈氏心里也安当了几分。
好几天没来茶馆,刚进来于掌柜就从柜台后走了出来。
“小五丫,好几天没来了呢,”
“余叔叔,我这些天一直在家帮我娘干活,我可是因为想您了才过来的。”
于掌柜被哄的很受用。一大一小走进于掌柜专属的桌子。
“五丫,你家新房子建的怎样了?以后还做不做花生了?”
“我娘说,房子可能还要一点时间,不过搬家后肯定是不能做了的。”
于掌柜也想到了,“要不你让你娘提前给于叔叔做点我放在店里给客人当添头。”
他们茶馆都是按茶收费,果盘都是赠送,一般都是果干配各种茶,他是想着她家买了地造屋子,想帮衬一下,多少是个心意。
沈溪也清楚于掌柜的为人,其实他倒是真觉得花生很适合听书的时候吃,不然她也不会一直有生意,包括瓜子,只是这里没有 不知道为什么于掌柜不开发这些。
“于叔叔,我听书的时候就想吃花生,觉得更有意思。您多送一盘花生表面上成本高了,实际上客人们会觉得于掌柜大气,就更喜欢来您这了,舍小利赚人气,要知道成功在于细节。”
“这是我娘说的。”补了一句。
于掌柜凝眉咀嚼,“成功在于细节。”这话值得细品。这几个字在于掌柜日后的生活中成了他的座右铭 ,让他做事更加严谨,也更加觉得沈娘子此人有大智慧。
有这样的母亲教养,五丫日后也不会是平常女子。
沈溪看于掌柜沉思,“那我自己不卖花生了,我回头直接给您送来,以后我娘要是做了新的适合的零嘴,我也拿来给您试吃。”
“行。”
于掌柜也不和她客气。“对了,五丫你还会讲啥故事不,多给于叔叔讲几个,”
于掌柜只是随口问问,但是也有点期待就是了。
“有是有,就是讲的都不咋好,因为我都记不太清了。”
她说的是真的,有的细节真的记得不太清了。
“还真有啊,记不清这倒是没事,你随便讲,让先生润色即可。”
于掌柜很开心的留下了沈溪,还让人去给沈娘子送了信。沈溪中午就在茶馆和于掌柜用了饭,于掌柜还让厨房给她做了红烧肉。看到于掌柜这么殷勤的份上,沈溪讲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孟姜女哭长城,但是真的好便宜啊。一个故事一两银子,前世的作者知道了,估计要骂死沈溪。他们的呕心力作,就被她恬不知耻的贱卖了。
这么好的故事,这要是出书,那不是赚的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