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朔州的丢失,就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一记耳光不但扇在了小鬼子第一军司令部的脸上,也扇在了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脸上。让小鬼子的几位司令官的脸被扇得通红。
这个是小鬼子是绝不能容忍的,他们没办法向大本营交待。为今之计,只有重新夺回朔州,才能诜涮掉这个耻辱。为此,小鬼子调集重兵,意图将朔州的八路军一举歼灭。华北派遣军下令,由第一军抽出两个师团,华北方面抽出两个师团。四个师团再配上两个重炮联队,由东,南,北三个方向分进合击,务必将攻占朔州的八路军彻底消灭。
小鬼子在调兵遣将,陈逸凡这边也没闲着,沈泉和王怀保各带着新二团和新三团在朔州境内四处剿匪。孔捷不再兼任新二团的团长了,让沈泉担任了新团的团长,他现在主要是训练新兵了。
得益于陈逸凡在剿灭藏马山土匪时的狠辣劲而创下的赫赫威名,剿匪行动异常的顺利。八路军所到之处,土匪是望风而逃,还有一些土匪选择投降,加入八路军。当土匪为的啥?不就为了混口饭吃,既然参加八路军能吃饱饭,听说饭食还相当的好,那还干哪门子土匪啊。除了那些罪大恶极的土匪头子自知就算自己想加入八路军,八路军也不会收自己这样的,除了逃跑别无选择。那些罪恶不大的,都选择加入了八路军。
孔捷和周叔铭忙着招兵,训练新兵。周叔铭是到专门招兵,孔捷则是负责训练新兵,而陈逸凡则是一心发展炮兵营。知道小鬼子不会善罢甘休,三人各负其职,尽快地发展扩充军队。
随着小鬼子调兵遣将完成,四个师团开始向朔州开进,朔州也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战争气息。
李云龙,赵刚,周叔铭,丁伟,孔捷,陈逸凡七人开了一个第二军分区的作战会议。太岳军区来电给第二军分区,小鬼子势大,你们第二军区要早做转移的准备。四个师团,十多万小鬼子,这个势可不是一般的大,太岳军区可不认为第二军分区能顶住小鬼子的进攻,虽然第二军分区是今非昔比。
可李云龙哪里是个安分的主,丁伟比起李云龙也是不遑多让。二人都想打一打再转移,一枪不放就转移,这不是咱老李(咱老丁的风格),何况咱们装备又这么好,要是不打上一场就转移,那不是白瞎了吗。
按李云龙的意思,咱们各自节节抵抗,然后再合兵处,向晋东转移。
陈逸凡却提出了不同意见,咱们现在有八个团,李云龙和丁伟各自又发展了一个团,番号是新四团和新五团。孔捷和陈逸凡这里也是新发展了两个团,番号是新六团和新八团,新七团的番号给了第一军分区新成立的一个团。
这八个团可都是满编四千人的大团,八个团三万二千多人,再加上陈长凡发展的四个炮兵团,和当时留给李云龙和丁伟的那两个炮兵营发展起来的一个炮兵团,五个炮兵团就一万多人,再加上军分区直属,的警卫营,通讯营等,人数差不多五万。几乎和小鬼子的两个满编师团相当,所以我们集中力量攻击一个师团并将其歼灭。到时视实际情况,是转移,还是继续和小鬼接着战斗。
陈逸凡的这个提议得到了李云龙和丁伟的赞同,但在先打小鬼子哪个师团上,双方意见不一。反正要合兵一处的,李云龙和丁伟就带着部队星夜兼程地赶来了。在一起开一个会,统一一下思想。
李云龙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俺老李认为,应该先攻击二十六师团,因为这个师团离我们最近,先收拾了他,那我们就有充裕的时间决定转移还是继续和小鬼子成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