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平安郡。

地处大乾南方沿海,港湾交错,商船如织,码头上人来人往。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钱庄门口人进人出,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可在这繁华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危机。

土地兼将大量农民的土地吞并,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只能拖家带口,沦为流民。

起义军的首领,如今自称天王的李大成,曾经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村长。

闲暇时,他总爱坐在自家小院里翻看那些泛黄的书卷,虽是个粗人,却也从书中懂得了些许家国大义。

那年,赋税如猛虎般沉重,压得村民们喘不过气来。

村里的老人们聚在李大成家中,个个唉声叹气,愁容满面。

头发花白的李大爷,双手颤抖着,声音带着哭腔:“大成啊,这日子没法过了,这税再这么交下去,咱都得饿死!”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七嘴八舌地诉说着生活的艰难。

李大成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目光坚定:“乡亲们,咱不能就这么等死,横竖都是个死,不如反了!”

众人先是一愣,随后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齐声应和。

于是,整个李家村揭竿而起。

战场上,李家村的男人们个个红着眼,像是发了狂的猛兽,他们挥舞着锄头、棍棒。

当地县令得知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脸上的肥肉都跟着抖动:“小小一个村子,也敢造反?简直是螳臂当车!”

他立刻派县府守军前去镇压。

县府守军赶到李家村时,李大成站在队伍最前方,大声喊道:“乡亲们,为了咱们的活路,拼了!”

村民们怒吼着冲上前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后生,他挥舞着一把大锄头,一下就砸倒了一个士兵。

士兵们被这股勇猛的气势吓破了胆,有的转身就跑,有的吓得瘫倒在地。

这一战,李家村大获全胜,县府守军屁滚尿流,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李大成打败县府守军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开。

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难民们,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纷纷响应。

李大成站在高处,对着前来投奔的人群大声说道:“兄弟们,咱们都是被这世道逼得走投无路的人,只要团结在一起,就一定能打出一片天!”

短短两三年,这支从农民中发展起来的队伍,就壮大成了一支十多万人的起义军。

朝廷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一道道军令从京城传出,不断派兵前来镇压。

平安郡境内,山林茂密,山峦起伏。

起义军熟悉这里的环境,在大山之中穿梭自如。

而朝廷的军队,在山林中艰难前行,时常迷失方向。

双方你来我往,战斗不断。

.........

时间回到李文宇出征前。

平安郡大山深处。

一处山谷的平缓地带,一座巨大的营地隐匿其中,这里便是起义军的大本营。

营帐密密麻麻,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营地里不时传来士兵们操练的呼喊声,一派忙碌的景象。

中军大帐内,气氛凝重而热烈。

帐中燃着几盆炭火,驱散了些许山中的寒意。

起义军的所有将领齐聚于此,他们或坐或站,神色各异。

天王李大成端坐在主位上,他身形魁梧,一袭黑色的长袍,环视一周后,猛地站起身来,双手撑在桌案上,大声说道:“各位弟兄!我刚收到可靠消息,大乾朝廷将会把围剿咱们的二十万大军调走!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决定,带兵拿下平安郡!”

此言一出,下方顿时议论纷纷。

“这消息可靠吗?可别是朝廷设的圈套啊。”

“是啊,这事儿太突然了,我也觉得可疑。要是贸然出兵,中了埋伏可就全完了。”

还有人高声问道:“天王,这消息到底是谁提供的啊?”

李大成看着众人,神色平静,不慌不忙地开口:“此消息是大梁提供的。”

听到“大梁”二字,众人先是一愣,随后脸上的疑虑渐渐消散。

毕竟,起义军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背后离不开大梁的支持。

若没有大梁在暗中输送物资,这么多人每天的吃喝用度,还有武器装备的补给,都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更别说坚持与朝廷对抗这么久了。

平安郡地处海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大梁的海船能够巧妙地假扮成商人队伍,趁着夜色,悄悄靠岸,为起义军输送着至关重要的物资。

想到这些,将领们纷纷点头,眼中燃起了斗志。

“既然是大梁的消息,那应该没错!咱们和朝廷周旋了这么久,也该主动出击了!”

“对,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咱们拼一把,拿下平安郡!”

李大成看着众人斗志昂扬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再次扫视全场,大声说道:“好!既然弟兄们都没意见,那咱们就开始准备,一举拿下平安郡!”

大帐内顿时响起一片激昂的欢呼声。

.........

时间又过了数天。

当李文宇带领剿匪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平安郡后,一直在暗中观察的李大成敏锐地察觉到,时机已然成熟。

他站在营帐外,望着连绵的群山,深吸一口气,随后转身,大手一挥,果断下令:“出发!”

刹那间,号角声在山谷中回荡,起义军如潮水般涌出大山,朝着周边的县城迅猛推进。

各地虽早已接到朝廷组织自卫队的命令,可自卫队仓促组建,装备简陋,训练不足。

面对如狼似虎、人多势众的起义军,根本不堪一击。

起义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短时间内,大半个平安郡便落入他们手中,大军直指平安郡城。

郡守在郡城中得知消息,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双手止不住地颤抖。

他慌慌张张地在府中踱步,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片刻后,他猛地停下脚步,冲着身边的手下喊道:“快,快派人向李文宇将军求救!”

信使快马加鞭,一路扬尘而去。

然而此时,李文宇的大军已经行军七八百里路。

当求救的消息传来,李文宇正坐在营帐中,眉头微皱,仔细地看着手中的军事地图。

他听完信使的汇报后,沉默良久,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

副将在一旁焦急地说道:“将军,平安郡告急,咱们是不是该回援?”

李文宇抬起头,缓缓说道:“异族的危害远比起义军更大。就算平安郡暂时丢失,我也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夺回。此刻,我们不能因小失大。”

说罢,他再次看向地图,“传令下去,大军继续南下。”

就这样,平安郡城孤立无援。

城墙上的4000守军望着如乌云般压境的起义军,恐惧在心底蔓延。

城门在起义军的猛烈攻击下,很快便轰然倒塌。

起义军如洪流般涌入城中,郡守瘫倒在府邸中,面如死灰。

平安郡城连一天都没有坚守住,便被起义军轻松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