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辰冷眼旁观,见他们闹得差不多了,便对赵大丫道:“你带人去粮仓,运几百石粮食过来。”
然后他又看向低垂着脑袋的方世杰道:“方大人,这些仆人的卖身契放在何处?”
方世杰意外地老实,低声道:“在后宅,我夫人那里。”
刚才召集府内仆人时,墨寒便堵住了后宅大门,不让方世杰的家眷出来闹事,此时方世杰的家眷们在后宅不知道闹成什么样子了。
陆辰对墨冰道:“带他去后宅,将卖身契拿过来。”
墨冰拖着方世杰便去了后宅。
墨冰去了好久,才拿着一个木盒子,拖着方世杰回来了。
陆辰问:“怎么去这么久?你让方大人跟他的妻儿们团聚去了?”
墨冰莞尔一笑:“是的,他们抱头痛哭了好一阵子呢。”
陆辰觉得这样也好,先给方世杰的妻儿们有个心理准备,现在他们闹腾够了,等会儿就少来闹腾他。
巡抚衙门里也有个单独的粮仓,除了供衙门内的人吃喝用度外,有时还会对外施粥济困,因此也存在大量粮食。
几百石粮食,从粮仓运到前院,也要费些工夫。
眼看着一袋袋粮食运到前院,一袋袋堆成了一座小山,那些即将被遣散的仆人们眼中开始露出亮光。
有人低声私语:“这个陆公子该不会是用这些粮食当作咱们的遣散费吧?”
“若果真如此,这么多粮食,咱们一个人得分多少啊!”
“这么多袋子,我琢磨着一人总得一两袋吧?”
“那这得值多少银子啊?”
若在平常年景,一石粮食需要一二两银子。
但现在是大灾之年,粮食早就涨到了天上去。
虽然建阳郡旱灾不像丰州那般惨绝人寰,但灾情也非常严重,现在城内的粮价比以前足足涨了十倍有余。
而且大多数时候还是有价无市,即便拿再多的银子也买不到粮食。
即便是城中富户,也得托关系找门路,才能购到些粮食。
方世杰站在两个女兵后面,看着院中一大堆的粮食,一脸的迷惑。
他可知道现如今就数粮食最好使,比银子都好使。
这个姓陆的少年为什么要将这么宝贵的粮食撒出去?
难道他不知道这些粮食值老鼻子钱吗?
看着他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粮食,就这么被陆辰挥霍出去,就连方世杰都心疼得要命。
在众人议论声中,赵大丫带了最后一批粮食回到了院里。
“这里是四百石大米和糙米,还有一些玉米小麦,应该够了吧?”
陆辰点头:“差不多,若不够再运些便是。”
之后,他对众仆人道:“你们也知巡抚大人向来清正,家中并无多余银钱,故而我今日便用这些粮食当作你们的遣散费,不知你们可愿意?”
下面众仆役一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纷纷回应:“愿意!我愿意!”
不知为何,方世杰听到陆辰这番话,心里莫名地有些美滋滋。
他两袖清风的美名,居然已经名扬四海了吗?
连一个反贼都知道他为官清正了!
方世杰不由地抬头看了陆辰一眼,忽然觉得他比刚才顺眼多了。
这时陆辰开口说道:“既如此,那便开始吧,你们每人两石粮食,其中有精粮也有粗粮,来人,现在开始给他们分发!”
众仆役激动得连声欢呼,向陆辰连连道谢。
“多谢陆公子!”
“陆公子好人呐!”
“谢谢陆公子了!”
“我初见陆公子时,便知道您是个大好人……”
一众仆人兴高采烈,只有刚才向方世杰跪地痛哭的几个仆人缩在墙角,一脸的哭丧相。
他们几个知道,这些粮食肯定没有他几个的份了。
分粮进行得很顺利,也很快,不多时,一百多个仆役都拿到了自己的粮食。
陆辰对赵大丫道:“墙角那几人,每人多给他们一石粗粮。”
赵大丫马上招手让他们几个近前。
“陆公子感念你们忠心,给你们每人多发一石粗粮,过来排队领取吧。”
几个仆人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原以为一粒粮食都拿不到,没想到非但可以拿粮,而且还比别人多领一石粗粮!
就连方世杰也没想到陆辰会这么做。
他不由再次抬头,深深看了陆辰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