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苏豫驾驶的汽车悄无声息地就跑了起来,段成君吓了一跳,赶紧坐上了后面一辆车,虽然一时间还不习惯,但好在他适应能力极强,刚刚又盯着苏豫,牢牢地记下了他的操作手法。

也就半分钟时间,段成君驾驶着电车便跟了上来。

两辆电车在测试场,撒丫子跑了起来,那叫一个欢快。

“接下来,充电桩的铺设也是一个大工程,”苏豫一边驾驶,一边对坐在副驾驶上的林大龙说道。

“申城的新城区和改造区,都已经把充电桩作为必备的公共设施,未来的停车场,充电桩也是必须配套安装的。”林大龙点头回答道,“华龙集团与国家能源总公司三个月前就签订了合作备忘录,由华龙集团出资,国家能源总公司出人出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建设各种规模的充电站,目前北望和京城的都已经试点落实两个月,初步满足充电问题不大。”

苏豫点点头,“暂时电车的消费对象针对私人客户的应该不会太多,所以充电的压力不会太大,不过我预计也就半年能到一年,咱家的私人购车比率会大幅度增加,所以充电桩的配套不要固步自封,要有长远打算,要花大钱把充电网建立起来,要以充电极其便捷为目标。”

苏豫说得很客观,目前对电车需求量最大的是机构客户,这几年虽然发展很快,但私人能买得起电车的毕竟还是少数,汽车城二期规划的重点就是生产用于公共交通的电车巴士。

因此充电桩的推进也是按照这个总体思路进行的,先集中,再分散。

至于汽车城的模式,也是先快速消化,再向南北扩张,未来,在京城、广城都要建设大型的汽车城,而且目前已经开始接洽相关的事宜。

苏豫对林大龙的工作非常满意,电车在测试场足足跑了半个小时后,终于停了下来。

驾驶感受一流,超前的设计理念和电车构架,就算粗糙了一些,也绝对碾压当下所有的燃油车。

段成君从跟在后面的电车里下来后,啧啧称赞声就没有停过,就连林起墨也驾驶着电车在场地上疯狂地转着圈。

“爽啊!”林教授下车后也抛掉了矜持,大声叫喊着。

尽管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但技术也是前世迭代了多少次后的最新技术,主要是工艺相对简单且价格便宜。

第一批电车的标准续航都是350公里,算上有一些衰减,跑满300公里没有问题。

“小苏同学”打造的电控系统自然也是没话说,每辆车也都接入了网络,虽然仅仅达到了3G的标准,但用于升级车机系统,做一些简单的数据交换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毕竟是第一代产品,可以想见未来迭代进化的速度会非常快,后续也不需要苏豫更多的参与,咱家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那是杠杠的。

“苏总,给新车起个名字吧!”林大龙和众人的眼光都看向了苏豫。

苏豫沉思了一下,前世的汽车品牌那是五花八门,如今这一辆可是领先全球发布的第一款新能源电动车,必须要有些气势才行。

“腾龙100,对,就命名为腾龙100,可以想见,未来的新能源车是一个巨大的工业产业链,希望我们从腾龙100开始,让华国的新能源车开满全世界。”

“好!”众人一起鼓掌,连声叫好。

当天晚上的电视新闻、网络博客上就播出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新能源电动车‘腾龙100’今日正式下线”的消息,霸气的造型,梦幻的座舱,完全颠覆了所有人对汽车的认知。

京城率先发声,相关部门立刻下了十万辆的采购订单,紧接着各地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林大龙粗略的统计了一下,一天的订单量就已经排到了三个月以后。

他苦笑着说道,“二期、三期工程以及北方和南方生产基地,立刻就要启动了!”

苏豫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了一期的经验,后面也不要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打造团队,稳步推进,不要急躁,甚至要学会放手,未来还有更重要的事要你挑担子。”

林大龙明白苏豫的意思,郑重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十条生产线相继开通,整个汽车城的一期厂区开始满负荷运转起来。

同时二期和三期厂区,在申城政府的大力协助下,也迅速动工。

苏豫抽空又去看了一下华龙集团的总部建设进度,主体五十八层楼已经封顶,装修和外立面装饰同步开始,成晓明负责华龙集团的所有基建工作,忙得那也是一个团团转。

“苏豫,明年六月份,你就应该要来剪彩了,呵呵。”成晓明指着大楼一脸地幸福,自己亲手建起来的成果,看着就满满都是成就感。

“确实不简单,这么短的时间,把这样一幢高楼搞起来,晓明同志功劳不小!”苏豫调侃他。

“哎,跟着你,想偷懒都偷懒不了,我们夫妻俩算是都卖给你了!”

“哈哈哈!”苏豫拍了他一巴掌,“你倒不说,成总现在在申城可是呼风唤雨的人物。”

“嘿嘿,你这话说得倒也到位!”成晓明得意地说道,确实那种牛逼的感觉,他还是很享受的。

“我就见不得你这得瑟样!”周文楠在一边实在受不了成晓明的猪哥样,直接一脚踹上。

周文楠现在就负责贸易这一块,相对而言还算轻松一些,毕竟华龙集团出口的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紧俏货,而且也都是和固定的代理人打交道,把日常事务打理好就行了。

这对夫妻也是一对活宝,当初在知青点都时候就是两个开心果。

苏豫也是乐得他们闹,这种感觉是弥足珍贵的。

申城大学、申城硅谷,苏豫花了几天时间都跑了一个遍,所有的项目推进速度都很快,这更加坚定了他对于明年大跨越、大发展的信心。

1983年,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苏豫的心里充满了期待。

北望特区是他的大本营,自然少不了开开后门,离开申城的时候,苏豫带回去了一千辆“腾龙100”,这可把安永亮乐得屁颠屁颠的。

高速发展中的北望,实在太缺交通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