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黑道 > 第541章 拆迁利益,不放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南城类似陆林川这样的地头蛇很多,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正发迹史。

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他那张永远挂着谦卑笑容的大脸,却不曾窥见那笑容背后的刀子。

陆林川出身新槐街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十六岁辍学后在附近做起了冷饮生意,每天推着三轮车卖冰棍,日晒雨淋。

那些年,新槐街还是南城最热闹的老城区之一,街市繁华,人来人往。

陆林川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二十二岁那年。

一场意外的械斗让他有机会替当时新槐街的老大“瘸子刘”挡了一刀,从此得到重用。

三年后,瘸子刘因病去世,陆林川用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与过人的心计,顺理成章地接手了新槐街的地下生意。

他先是开了一家小小的台球室,随后是KtV,再后来是几家夜场。

十多年下来,新槐街的地下秩序几乎完全掌握在他手中。

但他对新槐街的规划远不止于此。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槐街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片土地的价值。

早在几年前,当南城开始大规模城市更新时,他就敏锐地意识到新槐街迟早会成为拆迁对象。

而拆迁,对于像他这样深谙地下规则的人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利益空间。

尤其是过去的半年,陆林川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为新槐街的拆迁做准备。

他走访了南城的几位有影响力的开发商,暗中说服街区内的几个关键户主支持他的计划,甚至托人向规划局送了不少好处,只为打听新槐街改造的最新消息。

在他的设想中,一旦拆迁启动,凭借自己在街区内的影响力和对住户情况的了解,他完全可以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

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众兴公司的突然插手,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更令他意外的是,通过衙门的关系,他得知众兴公司背后站着新上任的副市陈庆。

这意味着他精心筹划的一切可能付诸东流。

陆林川不是没有考虑过放弃,但对这块肥肉的渴望已经深入骨髓,让他无法轻易抽身。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人。

几乎没人知道,幺鸡与陆林川之间的关系。

六年前,幺鸡还只是陆林川手下的一名小混混,因为头脑灵活、做事狠辣而被陆林川赏识。

某次争地盘的械斗中,幺鸡重伤了对方,因此锒铛入狱,判了五年。

而在幺鸡服刑期间,陆林川对其家人照顾有加,每月定期送去生活费,逢年过节必有厚礼。

这种“江湖义气”,在幺鸡心中种下了难以磨灭的感激。

就在幺鸡出来之后,陆林川找到了他。

两人在一处火锅店密谈了近一个小时。

没有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没多久幺鸡就带着一群狱友,在新槐街站稳了脚跟,俨然成了一方新势力。

表面上看,幺鸡的出现威胁到了陆林川在新槐街的地位。

他带着人四处宣扬自己要“接管新槐街”,甚至打伤了陆林川派去谈判的手下。

但他实际目标却很明确,专门针对那些已经同意拆迁的住户施压,制造拆迁阻力。

事实上,这是陆林川精心设计的“苦肉计”。

他让幺鸡扮演不可控的“疯狗”角色,自己则装作无可奈何的受害者。

这场戏的核心目的很简单:要么逼迫众兴公司知难而退,让原本的计划得以实施。

要么迫使杨鸣不得不与陆林川进一步合作,分享新槐街拆迁中的巨大利益。

陆林川深知杨鸣的背景。

在南城道上,对方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存在。

但陆林川赌的是杨鸣已经将重心转向正当生意,不会轻易动用黑道力量解决问题。

而一旦杨鸣真的出手,他就可以顺水推舟,以调停者的身份出现,从中获取最大利益。

更为阴险的是,如果事态真的失控,陆林川完全可以撇清关系,将一切责任推给刚出狱的幺鸡,一个完美的替罪羊。

毕竟在外人看来,幺鸡只是一个刚出来、意图重新树立威信的亡命之徒,而非陆林川精心布置的一枚棋子。

这种双重博弈的精妙之处在于,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陆林川都能从中获益。

如果众兴公司退出,他直接接手。

要是杨鸣强硬推进,他就退而求其次,争取分一杯羹。

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他依然能全身而退,留待下次再谋划。

所以当陆林川在君悦酒店一脸赔笑地向杨鸣诉说幺鸡的“威胁”时,他自信的相信,没有人能看出他的算计。

或许换作旁人,确实会被这场精心设计的苦肉计所蒙蔽。

陆林川那张时刻带着笑容的脸上每一丝细微表情都经过千锤百炼,知道在什么时候展现谦卑,什么时候露出忧虑,什么时候流露出无奈。

他的眼神、语调、甚至手指摩挲茶杯的节奏,都是表演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无数人在这种表演面前缴械投降,信以为真。

但杨鸣不是“无数人”中的一员。

在他的世界里,信任是一种奢侈品,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享有。

就连那位现今如日中天的大哥黄海,杨鸣都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从不轻易袒露心迹。

陆林川的一举一动落在他眼中,被拆解、分析、重组。

那些刻意编排的情绪波动,在杨鸣看来都显得有些刻意。

这些细微的破绽,对常人或许微不足道,但对杨鸣这样在刀尖上行走多年的人来说,却如同黑夜中的灯塔,无法忽视。

他看似认真地听着陆林川的诉说,甚至适时地点头表示理解,仿佛完全接受了这个关于街头混混阻碍拆迁的故事。

但在这表面的配合下,他的思维早已步入另一条轨道,开始解构陆林川真正的目的。

他从不轻信任何人的表述,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和亲眼所见。

这种近乎偏执的谨慎,让他在多次的暗算中全身而退,也让他在危机中化险为夷。

或许,这正是陆林川最致命的错误,他低估了杨鸣的敏锐,也高估了自己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