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知青点都出来了,除了顾念和周安安,大家还是为了那一块钱!
看着积极忙前忙后的知青,顾念突然感觉,有钱能使鬼推磨原来是真的!
几个人连拖带拽的把人带到赵大叔家,
“叔,开门啊,大勇发烧了,”
赵大叔从屋里穿上拖鞋,小跑两步,赶紧把门打开,
把赵大勇接过来,“这是咋的啦?白天不是还好好的,怎么到了晚上就发烧了?”
顾念把那一块钱给周安安,让她把钱给知青们分了,
一拿到钱,大家哄的一下消失了,赵大叔的院子里突然安静了,
就剩下三个人,
顾念拿出两包感冒冲剂,让赵大叔给他兑点儿水,“这是之前从城里拿的,叔你把它放到茶缸里,兑点儿水给大勇喝了。”
根本就没见过感冒冲剂的赵大叔对于顾念,没有一点儿怀疑,
按照顾念说的,把感冒冲剂放进茶缸里,用小勺一勺一勺地喂,
顾念还用湿毛巾给赵大勇擦擦,大概一个小时,再摸摸头,温度总算降下来了,
“这是咋的啦?怎么突然发烧了?”
顾念给赵大叔倒了一杯水,看他明显被吓得够呛,
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了,绝对不会把人送过来,
知青点人多嘴杂,顾念不敢贸然把四合院里的东西拿出来,毕竟都是城里来的,再拿这个理由忽悠不过去,
而且知青点的大家都累了一天,大半夜照顾病人实属难为大家。
“有人发现他在知青点门口晕倒了,又没有多余的地方让他躺着,就只能来这了,我们还去赵家说了,
不过只有赵大军和赵小乐过来,给了一块钱就走了,”
两个人站在床边,顾念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包括赵家只给了一块钱就走了的事实,
赵大叔点点头,“我应该知道了发生了什么事,只不过没想到这一家人能这么狠心,”
又摸了摸赵大勇的头,确认烧退了,赵大叔才敢和顾念在门口坐着,
“坐吧,辛苦了你了,难得还有一个好人!”
一直以来顾念以为社会风气是随着人们的意识逐渐改变的,
从见义勇为到即便有人摔倒,也没人敢扶,
不是好人变少了,只不过是坏人变多了,大家不敢了,
但刚刚在知青点,看到的那一幕,也是非常让人寒心,
所有人都在避嫌,在赵大军和赵小乐走后,很明显大家更不想管了,
恨不得把人直接扔出去,
可能是经历过之前时代的人情冷暖,顾念并没有因为知青点发生的事难过,
大家都是人嘛,离自己知道危险的人远一点儿,不是很正常吗?
“没事,不辛苦,不过赵家这是直接不管他了?”
赵家是李翠英管家,有什么决定都是她来,这次赵大勇在半夜发高烧,
还晕倒在大街上,上门去通知人家都不来,
赵大叔无奈地点点头,“赵大勇不是赵家的孩子,你知道吗?”
顾念一脸不可思议,赵大勇居然不是赵家的人?现在想想,难怪李翠英对他那个态度,
一直都以为是赵大勇不会说好听的,不会哄人,
“那他本人知道吗?”
赵大勇不是傻子,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给家里挣钱,后来还去黑市跑,
赵家人尤其是李翠英对他什么样,不可能没有感觉,
赵大叔叹了口气,“怎么可能不知道,大勇很小的时候就问过我,只不过当时我没有告诉过他,但是孩子从小敏感,怎么可能不知道,
从小大军和小乐得到的就跟大勇不一样,连零花钱都比大勇的多,”
顾念都能想象的到,那时候的赵大勇小小一个,面对家里每天饭桌上的菜,自己的都和别人不一样,
别人的面里有蛋,他的没有,
他还问过他娘,“娘,为啥弟弟有蛋,我没有啊,我也想吃,”
那时候还是单纯的小朋友,对一切东西都还好奇,
李翠英对赵大军和赵小乐的好从来都不掩饰,
对赵大勇也是从小就嫌弃,“你一个当哥哥的就应该让着弟弟,知道了吗!家里就剩两颗鸡蛋了,你还要吃不?”
小赵大勇,并不明白为什么娘突然对自己这么凶,
又看了看旁边的两个弟弟,“娘,给弟弟们吃吧,我不吃了,”
从那以后,一直到成年,赵大勇在家就跟透明人一样,不争不抢,
工资全部上缴,自己一分不留,
大队上有啥好处都先留给赵大军和赵小乐,连赵小花的待遇都比他的好,
不过赵大勇自从那次就再也没有问过,给啥吃啥,没有就饿着,
一家人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日子,谁也不愿捅破这层窗户纸,
要不是这回李翠英说露嘴,可能也就这么过下去,
“今天应该是当面说出来了,大勇一下没办法接受,幸好有人发现了,要不然就烧傻了,”
顾念起身朝屋里看了一眼,确认赵大勇还没醒,又坐了回去,
“这一家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赵大军和赵小乐来都来了,看见昏迷的赵大勇,居然连管都不管,撂下一块钱就走了!”
赵大叔摇摇头,“他们能怎么办呢?赵家一直是李翠英说了算,今天要是把赵大勇接回去,那他们两个也得挨打挨骂,谁也不想惹麻烦!”
其实顾念还挺能理解这种家庭的,之前她一个远房亲戚就是这样,
管天管地还要管她结不结婚,每月工资怎么花,
向来不惯着傻子的顾念,直接打电话,臭骂一顿后拉黑关机,
还跟她老妈抱怨了一番,他们家以后都跟那个亲戚没有了往来,
“那他以后还会回赵家吗?”
今天这一闹,明天全村都知道赵大勇半夜晕倒,赵家人不管不顾,
流言蜚语也能把赵家的大门推倒,
两个人正琢磨着等赵大勇醒了,该怎么安慰他,
“为啥不回?”
突然从旁边发出的声音,把两个人吓了一跳,尤其是顾念,
差点儿把人吓得从凳子上掉下去,
一回头发现,刚刚还在叨念的人居然站在面前,“你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