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唤做根子叔的老人家一听,眸子微微闪动,随即睁着他浑浊的眸子笑着道,“是铭小子回来了,有阵子没有见过你了。”
可不是很久吗,说起来也都有十几年了。
江铭上次走的时候,根子叔还正当壮年,现在却已经尽显老态,身形都佝偻了。
江铭不动声色的上前,替根子叔拿起了他手上的锄头,问“你老人家近来可好?”
根子叔手中没有了锄头,一下子轻松起来,双手背在背后走在前头,“好,怎么不好呢。”
江铭像是闲聊一般的道,“当初我和有德家的闺女抱错了,村子里应该都知道了吧。”
根子叔:“可不是,十里八乡就这一起女孩子被抱错的案例。”
江铭听着这话心中却是有些苦涩。
就只有这一例,偏就被他遇到了。
他至今想不明白当初为什么会把孩子给抱错。
要是没有抱错,那该多好?
他们两口子和江花之间也不是弄成如今这般。
“根子叔,我那亲生女儿……从前日子怎么样啊?”
问完这句话的江铭拿着锄头,满脸期盼的看着根子叔。
只是他没有注意到,听到他这句话的根子叔那只苍老的手微微的蜷起,手还微微有些抖。
“你说江花呀,这闺女过得好着呢。”根子叔苍老的声音传来。
江铭看不到根子叔的表情,但是听到根子叔说江花从前过的好,他心里是松了口气的。
他们已经很对不起江花了,他实在是不想再听到江花过得不好的话,那样他想象不出内心会有多么的自责。
好在,结果是好的。
为了确定,江铭又道,“她真的过得好吗?她养父母对她怎么样?”
根子叔声音加大了几分,“怎么能过得不好?你打听打听这方圆几里,有几个女娃子读了高中的?”
说这话的时候,根子叔转过身来,接过江铭手中为他拿着的锄头,“我家里还有事,就先不和你闲聊了,我先回去了。”
说着,也不等江铭开口,根子叔拿着锄头就步履蹒跚的往前走。
看着根子叔的背影,江铭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他也没有立刻就走,而是继续往村子里去。
他很清楚,一个人说好,那不一定好,他要多听听,多看看。
江铭继续往村子里走着,这里毕竟是他长大的地方,每一步他内心带着感慨。
和十几年前比,村子里终究是有很大的变化的。
隔着一个水塘,江铭就看到对面村子里的人聚集在一起聊着什么。
江铭远远地走过去,就瞧见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有人认出江铭,率先跟江铭打招呼。
毕竟是从小长大的地方,坐在那里的村民又有很多是他儿时的玩伴,江铭倒也不觉得尴尬,很快就跟大家融入在了一起。
“江铭,你好长时间没回来了,这次回来是有事吗?”有人问江铭。
江铭笑着道,“就回来看看,再就是为了我女儿的事情回来的。”
先前问话的人闻言,笑着道,“你女儿?你说的是江花吗?江花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江铭闻言神色微微一滞,随即笑着道,“她很好。”
别的,江铭也没有多说。
一群人很快又把话题聊到了江花身上。
“江花啊,那孩子是个不错的,懂事,听话,成绩好。”
“是啊,是个好孩子,是咱们村读书最多的女孩儿了。”
“也是她爸妈……养父养母对她好,要不然一个女孩子哪有什么书读啊?”
“就是,村子里的姑娘家哪一个不是打小就下地干活,在家做家务的,也只有江花能够读书,也是那孩子聪明成绩好才有书读,这要是换做别人怕也是不行的。”
村子里的人一人一句,七嘴八舌的说的这些,让江铭心中彻底松了口气。
只是江铭没有注意到的是,在他们在这一块坐着闲聊的时候,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站在不远处朝着这边看了一眼,但是很快就低着头走远了。
江铭打听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就去了江有德家。
江有德家的房子如今被他的弟弟江有才住了。
江有才:“也不是我们要占着这房子,实在是家里人多,我哥又不在了,侄子也跟着他妈去别人家了,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我们就住了。”
“江花啊,那你可得放心了,我哥他们没让江花受半点的委屈,对她好着呢,我们全村就江花的书读的最多。”
总之,跟村子里的人说的话没有任何的区别。
最后为了确认,江铭还去了村长家。
到了村长家后,江铭也得到了一样的答案。
如此一圈下来,江铭心中也算是有数了。
还好,他女儿在江有德家没受什么委屈。
想来也是,当初换孩子的事情谁都不知道,在江有德夫妻看来,江花必定也是他们的亲生女儿。
自己的孩子,又不是多子女家庭,江有德夫妻又怎么会不疼呢?
就算村子里的环境没有城里好,但,江花没受委屈就好。
江铭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算是彻底的放了下来。
因为江铭在村子里没有房,江铭从村长家出来后就要回镇上招待所住。
不过这个时候没有三马子了,江铭只能租用村里的牛车。
江铭坐在牛车上的时候,牛车上已经有一个瘦弱的小姑娘了,看着年纪应该比江花大不了多少,手中抱着一个孩子,瞧着有些怯懦,一直沉默的低着头。
江铭不认识这姑娘,也就没有出声跟他交谈。
修车缓缓地朝着镇上驶去,一路上颠簸得不行,比起女孩稳稳的坐在牛车上抱着孩子,江铭养尊处优习惯了,被颠簸得只能紧紧地抓着车辕,要不然都怕要被颠出去。
等到了镇上的时候,天色已经微微有些昏暗了。
江铭给了钱后,就直接朝着招待所去。
只是,江铭刚到招待所门口,一道弱弱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江……江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