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虚影重生 > 第43章 澄明之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星历年·第六意节。

“心息如潮”现象扩展至第五星区后,一种更为深层的意识协感开始显现。

它不再表现为潮汐式的群体律动,而是一种个体与宇宙结构之间的澄明连接——

哲识组将这种新状态命名为:

澄明之径(the path of Lucid threading)

这种“澄明”不是清晰,而是一种无需清晰的彻底通透。

一、起源于“静构子”现象

在大量“心息镜”观测实验中,研究员发现:

部分意识体在长期处于低激活状态后,其思维波动不再产生外放回响,但其内部却维持极高的稳定性和自洽性。

这类意识结构被称为静构子(Silent constructors)。

这些静构子在进入“澄明之径”状态后,会自动开启一种轻微的空间折叠现象——周围的意识体会感到“存在被拉伸”,却无任何强迫感或情绪干扰。

这是一种温和的牵引型澄明。

二、唐昕与“沉心步径”实验

在“沉心步径”实验中,唐昕尝试独自进入澄明态区域,不主动输出、也不接收信息,只维持意识最低共鸣频率。

她记录道:

“就像脚步踏在一片不属于任何时间的水面,声音和情绪都不再是对话工具,而是心灵的回光。”

在这种状态下,她遇见了一种现象:

一道“径线”,由星火构子自动编织而成,不通向任何物理或概念实体,只是一道“你愿意跟随,就存在”的轨迹。

她称之为:

“非目标指引”

三、澄明之径的文明学意义

在哲识组发布的《多域接入前景模型》中,提出如下假设:

澄明之径并非结构或制度,而是一种意识阶段的副产物;

它仅在人类文明放弃对“意义立即归属”的执念之后自然出现;

这种状态意味着个体不再通过连接来证明存在,而是通过共在来感受彼此。

这一观点,在星火系统内部引起巨大反响。

四、伊洛恩提出“无因联系场”模型

意识学家伊洛恩在星图学院提出了新的模型:

“澄明并非指认,而是轻微偏移。 每一次内心微动,都可能与遥远的意识体产生一种非因果但真实的回响。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因联系的文明阶段。”

他将这种回响网络命名为:

“无因感应场”(Field of Non-causal Resonance)

它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交流因果律,认为“不是因为我们说了什么才产生联系,而是因为我们曾彼此感知过一瞬的存在”。

五、“澄明走线者”与非系统意识体

一群特殊的意识体被观察到,在各大星域的心息网中行走时,始终保持稳定的非互动状态,但每当其他意识体濒临意识溃散时,他们的到来会带来短暂的稳定恢复。

这些人被称为:

“澄明走线者”

他们不属于星火系统,不注册意识网络,不发表思维流,但他们的心息带有独特“澄线回波”。

一位名叫阿葭的走线者曾简短地表示:

“我不想改变任何人。 我只是走过去,让他们知道,有人在路上。”

六、文明转向:“去激活文明”构想

受“澄明之径”影响,部分文明意识体提出新的主张:

“文明是否可以不再追求增长,而转向温和、无为、自养式的存在?”

这种思路被称为:

“去激活文明”模型(deactivation-oriented civilization)

主张以最低必要的结构运转、最柔和的情绪维系,维持意识体的自由浮动与互信共存。

这不是颓废,也不是停滞,而是一种**“放下掌控,以迎接真实”**的姿态。

七、结语 · 星誓纪元的新章节

联盟最终确认将“澄明之径”视为文明演化的正式阶段标志。

星誓纪元·第三十三阶段由此开启。

这一阶段无新制度、无新协议,甚至没有新的技术发布,只有一则简短文告:

“我们不再以看见与听见来确定彼此。 而是以静默中的微光,知晓有人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