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听了,和周家两口子说了这事儿。
两口子都一致觉得这事儿有猫腻。
“我们要不跟老郑换房子住一段时间来看。”许明珠担心的说着。
现在周家的情况,不能出现任何闪失,他们也赌不起。
“暂时不用,民兵队虽然有队长,但上头还有大队长杨青看着。
我跟干爸说了,这段时间,让他们多注意点这几人的动向。
一有风吹草动就来跟我们说,到时候直接把老郑接过来就行。
俩孩子要是有人问起,就说你们都在上工,没人看孩子,就让我妈帮忙看着,他们也拿不住什么把柄。”
胡林说着自己的计划。
周弘乾点点头,认为可行。
李爱花也搭话,“反正我天天在家。
这几天我时常看着点门口,一有动静儿,我就去叫老郑。”
“那就麻烦大姐了。”许明珠道谢。
她之前叫李爱花李姐,后来关系更亲近后,李爱花就不让她这么叫了,让改口叫大姐。
反正李爱花也比她大,她也喜欢李爱花这处处细致、妥帖的性格。
“客气话儿~”
李爱花调侃了一句,许明珠也跟着笑了笑。
四月下旬的时候,胡军终于回来了。
胡军回来的时候家里没人,他背着书包,去开着门的胡林家,找李爱花。
李爱花在屋后的地里忙活,听见胡军的声音,赶忙往大门口去。
看到站在大门口,背着包的胡军,李爱花连忙快步走过去,“胡军,你这回来啦!”
胡军看着李爱花解释,“刚回来,家里人还没下工,我回不去,就来找婶子你了。”
“哟,长高了不少。人也变白了。”
李爱花打趣着胡军,
“走走走,进屋去。”
两人一前一后进屋。
家里只有两兄妹在,看到胡军,周怀民主动给倒了水。
李爱花看到,夸了一句,“真乖。”
周怀民羞涩的笑了笑,和妹妹去旁边玩了。
也没走太远,他俩很少见生人,对胡军也是好奇得紧,眼巴巴的盯着。
胡军坐下喝水,搭话,“他们就是周知青家的两个孩子吧。”
家里在和他通信的时候,提到过住在他们家的周家。
“是咧!可懂事了。”李爱花说着,把镰刀放回仓库。
“你坐,我做饭去。”
李爱花出来招呼了胡军后,去厨房做饭去。
胡军闲来无事,找俩小孩玩儿。
到正午时,胡林训练完下山回来,就看到胡军在跟俩兄妹玩儿。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胡林进客厅问胡军。
胡军正蹲着身和俩兄妹说着什么,听到胡林的话,回头看向胡林。
“你回来了。”胡军缓缓起身,面上带着笑,“刚回来一会儿。”
“哦。”胡林回屋去把身上的沙包都卸了下来。
胡军看着胡林离开的离开的背影,一时间有些怔神。
一年多不见,胡林长高了不少。
五官似乎也长开了些,只是那肤色没变,还是小麦色。
一年年的,他们都在不停的长大。
一晃,距离当初那件事儿,已经过去好多年了。
胡林拿上脸盆出屋子,见胡军还站在那里,感到奇怪,“发什么愣?”
胡军回神,见胡林拿着搪瓷盆在院子里的水缸中舀了几瓢水洗脸。
洗完脸,胡林也不用毛巾擦,用手抹了抹脸,左右摇头甩了甩。
水珠和汗打湿的头发跟着晃动。
这时,上工的人都回来了。
胡孝义进门看见胡军,诧异的道,“胡军?你啥时候回来的。”
胡军回过神来,回头看去,同胡孝义说话。
胡林洗完脸,把水倒在院子里。
水流顺着排水渠往屋外流去,最终汇聚到屋后边挖了沟渠的菜地里去。
胡林拿上脸盆回屋时,与胡军擦肩而过。
后者的视线追随了一下,后随着胡孝义接着问他,他才收回视线继续攀谈。
周家几人都不认识胡军,见胡孝义招呼着,他们就去院里洗脸、洗手,准备吃饭。
胡林、许明珠还有周怀民,几人帮着把饭菜端出来。
胡军瞧见,礼貌的告辞了。
李爱花送出门去,正好瞧见对面他家里升起了炊烟。
笑道:“我就不留你饭了。
你们一家人许久没见,我可不好意思拉着你不放。
改天空了,来家里,婶子给你做好吃的。”
“谢谢婶子,我改天再来。”胡军说完,思家心切的回家去。
李爱花送完人,回大厅和大家一起吃饭。
饭后收拾桌面时,跟许明珠闲聊,这才说起胡军的事儿。
午休后,胡林接着上山去训练。
傍晚,把陷阱里的猎物带回家,清晨又同杨青去县城卖熟食。
如此过了两天。
晚饭后,高如琼上门来说明天晚上让过去吃饭。
说是胡军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给摆个接风宴。
李爱花应了下来。
第二天晚上,李爱花就没做饭,下午就去了胡吉瑞家帮厨。
家里就高如琼和胡军在,其余人都在上工。
今天宴请,高如琼请假一天没上工。
特意去县城国营菜市买了肉和菜,还去供销社打了些酒。
见李爱花过来帮忙,笑着客套了几句,就又忙活起来了。
到下工的时候,两桌席面儿也都做好了。
几家人下工了,都往胡吉瑞家里去。
乐呵呵的洗手、洗脸,上桌吃饭。
喝了点小酒,几个长辈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
胡吉瑞作为主家,今天的话也多了起来,谁的话他都能接上几句。
显然也是因为胡军回来,他高兴上头了。
几名妇女扯着家里长短,和最近新听到的趣事儿。
胡忠、胡杏儿两人负责周怀民、周怀恩这两小孩儿。
胡军坐在胡林旁边,两人都没话的吃饭。
胡林不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说话这事儿,在两人为数不多的接触中,胡军察觉到了。
饭后,几波人都在各自聊着。
胡军见胡林坐着无聊的样子,邀请,“要出去走走吗?”
“行啊。”胡林起身。
两人同自家母亲说了一声后,就出门去了。
走时,听到她们还在说胡军今年二十一了,也是到了该相看对象的年纪。
一路上胡军说了许多他在京城的所见所闻。
像他老师家有的收音机、打字机,用胶片的相机等…外面有的旱冰场、露天电影、爵士乐……
新奇的东西数不胜数。
他说的这些,和小河村简直是两个世界。
不过也是,那是京城,是全国除了沪城外最繁华的地儿。
“看来你在京城生活得很好。”胡林听完评价。
“都是跟着老师长见识。”胡军谦逊的说。
“过惯了外面的生活,回来还习惯吗?”胡林试探。
她想看看胡军有没有忘了自己是谁,是从哪里走出去的。
繁华迷人眼。
胡军还年轻,要是在这里面迷失了自我,那她也没有再和胡军结交的必要。
“刚开始是有点。但这里是我的家,只会生疏,又怎么会不习惯。”
胡军感慨,
“只是出去见识一遭,回来再看看家乡,还是觉得这里发展落后太多了。
要是有机会,我也想这里能变得更好一些。”
“想法不错。”胡林笑了笑,“但现在,你还是先顾好你自己吧。”
这样不忘本的人,才值得她结交。
至少不用担心,他会在背后捅刀子。
话一转,胡林又问:“这次回来待多久?”
“一个星期。”胡军回答完,解释,“老师那边忙不过来。
这次回来,我也是跟他说了好久。”
胡林点头,“你在那边有认识生产医疗器械这方面的人吗?”
再过一两年,就要给赵铭投资了。
但她现在人在小河村,上哪里去找这方面的人,只能问胡军了。
周怀景这人,现在不能用。
他们之间的关系,远没有到可以信任对方的地步。
“这个倒是没有。你要这些做什么?
要是不着急的话,回去后,我帮你留意着。”
胡军虽然疑虑,但也想帮胡林。
“我要做点事儿,关于研发方面。
回头你帮我留意着,但人品要过关。
这件事儿很重要,并不比你的科研保密性差多少。”
胡林一脸严肃。
“我知道了,但时间上可能得多花点功夫。
这方面的人我也不熟悉,我也只能回去问问老师。
等人找到了,我先帮你先把关一道,再写信告诉你。”
胡军知道胡林看重这事儿,不敢马虎的应承下来。
“你可以多找几个人,我会亲自来一趟。
等见了人,我再确定要不要合作。”胡林说着自己的想法。
“行,到时候我来接你。”
胡军笑着,说完话一转,又说起其他事儿,
“对了,之后你这边要是有什么买不到的东西都可以写信告诉我,我在那边买好给你寄回来。”
“好啊,牙膏、牙刷、毛巾这些都是消耗品。
等用得差不多了,我写信告诉你。”
有胡军和周怀景这两人在,这方面的生活用品,以后都不用担心了。
“回吧,天黑了。”胡林调头,往家里走去。
胡军跟在胡林旁边。
两人走过拱桥,在擦黑儿的夜色下,慢慢的回家去。
之后胡军都在家帮忙做饭,砍柴,收拾自家的自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