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嬷嬷看自家奶奶兴致盎然的样子,只觉得这几天的头发没有白掉,那几根头发也算是牺牲的有价值了。

等到李父收到女儿的来信后,看着字里行间的得意洋洋,看着满纸满篇的求表扬,把他看得又是好笑又是满心宽慰。

行啊,只要她觉得有意思就行,既然爱这样玩,那就开开心心的玩呗。

虽然法子不算顶好的,但也算是她自己辛辛苦苦花费功夫想出来的。

就当给她留下只耗子玩了,好让这只懒猫也动动身子和脑子,不然整天没事儿做,也容易给闷坏了。

哪怕把那个琏二奶奶留下来了,威胁性也不会太大,再说还有贾府的老太太和大老爷她们看着呢,应该咬不到她。

只要她自己别刻意放水,应该不至于吃亏,所以倒也是能行。

于是李父给她回了封信,满篇都是表扬,夸她蕙质兰心、聪明机智、心地善良、运筹帷幄等等,主打一个我女儿真棒。

反正就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把李纨好好夸了一遍,保证顺毛捋到她开心满意,尾巴尖儿都能竖起来。

对李父来说,颂圣文章写的多了,再写这种简直是小意思,没有任何难度可言。

只不过这种比颂圣文章要多很多真情实感和骄傲自豪,把李父也写得分外开心。

相比于高兴的李父,接到信件的贾赦就有些疑惑了。

珠儿媳妇难道不是李祭酒亲生的?

不会啊,就李祭酒那个精明样子,还有那个护犊子的劲头,那样费心费力护着的肯定是他自己的崽子啊。

那珠儿媳妇怎么全然没有她爹的咄咄逼人和辛辣老练?

要是李祭酒的话,估计得让凤哥儿褪几层皮,甚至这辈子都有可能翻不过身来。

珠儿媳妇的手段一直这样优柔寡断,不温不火?

还以为会提什么高难度的要求呢,害自己收到信后还在心里铺垫了半天,结果就是送两个丫鬟,再处理一个丫鬟。

实在太简单了,简单到让他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

之前自己是不是太过高估珠儿媳妇啦?

这就是没什么心思,一碰见困难就靠爹爹的乖女儿?

怪不得之前老太太还说她是个傻子呢,看来此言非虚。

也就是珠儿没了,她只用守寡养儿子就行,不然外面的交际往来要是靠她,估计会坏了大事。

哎,真遗憾不是个精明些的,不然能给自己省下多少事情。

现在知道是个傻的,倒是还得劳动自己多花费精力护着她呢,不然又要招来李祭酒那个难惹的大麻烦。

一想到李祭酒,贾赦就觉得自己的头又要开始疼了。

赶紧倒杯酒喝下去,把烦恼都给忘掉,把麻烦也给忘掉。

他把信件烧掉,再让人把林之孝叫来。

“琏儿媳妇身边现在还剩下一个陪嫁丫头是吧?”

林之孝虽然一头雾水,也还是恭敬着回答:“是,这个丫鬟叫平儿,日常最为忠心,倒是颇受二奶奶的重用和信任。”

贾赦根本没当回事儿,完全不在意这个,“嗯,你去将她的身子毁了。”

林之孝一惊,“老爷这是?”

“怎么,我还需要向你交代缘由?”

林之孝发觉自己犯了大忌讳,连忙求饶:“老爷恕罪,奴才不敢违背您的吩咐,这就去办。”

贾赦看他诚惶诚恐的样子,倒也温和了些许,“我不想孙子都是从凤哥儿和她丫鬟肚子里出来的,你去办这件事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不要让她发觉到了,不然这个棋子就废了,以后指定要被撵出府去。”

“另外再传个消息给老太太,就说让她多给琏儿挑几个好些的丫鬟。”

林之孝忙答应着,退下去后就马不停蹄地去办事。

他出手非常利落,根本没有拖延,平儿吃的下一顿饭食就是掺了药的。

老太太那边儿迅速收到消息,她看向旁边伺候的鸳鸯,试探地问道:“要是让你去伺候琏儿,你可愿意?”

话音未落,鸳鸯就听出了话中的意思,老祖宗是想用这个巧宗引诱自己说出实话来。

于是她忍下满肚的苦水摇了摇头,“老祖宗,我母亲已经给说定了人家啦,实在不好改动。”

贾母一听也就点点头,“你们家却是个说话算话的人家,难怪把你生得这样的伶俐。”

鸳鸯只当做没听出来话里的意思,“哪里是我爹娘的功劳,我能有如今的样子,全是靠着老太太的调理和教导。”

说着眼角还出现了些泪花,“也只有老太太是真心疼爱我,从来都是把什么好的都先留给我,在您跟前的日子应该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候了。”

贾母被捧得挺开心,“你才多大年纪,也好意思说一辈子。你别担心,你娘既然给定亲,肯定也是仔仔细细考察过家境人品的,以后出去之后,肯定也不会亏待了你的。”

鸳鸯:“不管出去之后的日子如何,我都忘不了老祖宗的痛惜爱护,以后我肯定每天给菩萨上香祈祷着您长寿的。”

贾母也面带微笑的颔首,“以后出去了只管好好过日子就行,依你的本事,肯定不会把日子过得差了的。”

鸳鸯也笑出来,“全赖着老祖宗的指点和调教,不然我还是满脑子浆糊,分不清东南西北,看不出眉眼高低的。”

“咱们院里的丫鬟最近也要放些出去嫁人,你觉得谁能接任你的位置?”

鸳鸯:“二等丫鬟里面,我看了这么久,只觉得有一个最好,老祖宗可猜到我说的是谁啦?”

贾母想了想,“是鸭蛋脸面,腮上稍稍有些雀斑的那个丫鬟?”

“正是她呢,原来老祖宗也留意到了。”

“她家姓金,爹娘都在南京咱们家宅子里做事,哥哥嫂子在这儿。她爹的名字叫金彩,哥哥叫金文翔。”

“她除了长得好些,性子温柔细心却又不失爽利,脑子聪明好使,心里也是有几分思量在的。”

“最近一年我还时常把她带在身边手把手地教着,她也已经学走八九成了,保证您用得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