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着努力瞪大自己的双眼,将每处都瞅得仔仔细细。

“奶奶,看这水已经清澈见底了。这些花花草草都长得极有精神,还不断吐小水泡呢,应当可以放鱼了。”

李纨点头,让一个小丫鬟去叫千鲤池养鱼的婆子过来。

那个养鱼的婆子,自己姓周,夫家姓王,人家都叫她王婆子。

她刚进府里时原还有些上进的心思。

但分管差事的时候,可能到底还是有些木讷、不够机灵,没想到给管事塞银子。

于是,她就被分到了千鲤池这个冷灶。

整日面对的,除了大鱼,就是小鱼。

因着千鲤池附近,总有股子不好闻的鱼腥味儿在,主子们的身影是轻易见不到的。

一年到头,赏银也拿不到几回。

慢慢的,上进的心思就去了七八分。

却没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呐。

本来认命了的,结果府里新娶的大奶奶是个属猫的,极爱这些鱼。

不仅常常来看,还自己掏钱买鱼食,时不时地还给她些赏钱。

喜得这个王婆子不住念佛,每天都在佛前祈祷,盼着李纨能够长命百岁。

王婆子现在把冷灶烧成了热灶,整个人积极地不行。

每天除了更加精心喂养那些鱼外,就整日盘算着,怎么更受大奶奶的重用才好。

也算皇天不负有心人,总还是想出了一条路子。

她本就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多年,府里的人头都是熟的,不论管事的妈妈,还是费力的婆子,她大体上都能认得。

又因为养鱼确实需要有些本事,技术门槛高了些,其他人也都不想来竞争千鲤池这个冷灶。

没有竞争,又有人脉网络,空闲时间还多,她就开始打听府里、府外的各种消息。

然后把这些消息递给大奶奶身旁的素云手里,常常能再拿到些铜板。

要是打听到大消息了,会更值钱些,能拿到银角子。

赚到了钱,她也就更加勤快,把这个发展成了第二职业。

因此这个王婆子在心里偷偷地,把自己划到了大奶奶麾下。

也在暗戳戳的努力,争取先成为大奶奶的情报副部长。

至于以后,情报部长的头把交椅,也是能试着坐坐的。

钱嬷嬷:不好,冲我来的。地位收到威胁了,得使出浑身解数把她比下去。

李纨: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这样的绩优股多来几个好嘛!

而且这还是条能激发员工积极性的鲶鱼。

这次王婆子听说,李纨要在太平缸里养鱼,她先挑了些小型的龙睛、鹤顶红、红国狮金鱼、各色锦鲤出来。

把它们放在缸里养了十几天,让其适应缸里的环境。

又根据它们的吃食情况,专门配了些小些的鱼食,掺了些鱼虫粉末,就为了李纨能养好鱼。

接到小丫鬟的通知后,她将看着健康活泛些的挑出来。

用缸里的水养着,再拿上些鱼食、鱼草,提着去见李纨了。

刚请安行礼结束,就听见李纨说:“妈妈,你是养鱼的行家,你看看这缸里能放鱼了吗?”

王婆子:“我也就养了几年鱼,不值得叫奶奶夸。”

“奶奶,这个缸里的水看着清亮,草也活了,能少放些鱼进去试试了。”

说完,拿过自己的水桶来展示给李纨看,“奶奶看看,可喜欢哪些?”

李纨一看,各个都活泼好动、生机满满。

“这两条黑色的、两条头顶红色的、三条黄色的、三条红的,妈妈看,可够了?”

王婆子:十条小鱼养在这么大的缸里,估计都得难为你费眼去找它们。

“奶奶,这个缸大,这些鱼小,再放些进去,看着也能清楚些。”

见她点头,这个婆子又多捞了些红色、黄色、黑色的龙睛和锦鲤进去。

鱼一进去就四散奔逃,偶尔才能看到零星几条。

“奶奶,这些鱼小,是长不大的那种,您再一天喂个两次,就不用怕它们啃食这些睡莲和花草了。”

“另外现在天热,水面的浮萍多些,也能给水降些温。”

又捞了很多浮萍,将缸面遮住了大半。

李纨一看,确实好看了很多,就让赵嬷嬷给她赏钱。

“妈妈辛苦了,以后得多劳动您,过来帮着看看了。”

那王婆子接过荷包,一捏就知道,里面不是铜板,而是银角子。

顿时喜上眉梢,爽快地答应了。

还给李纨把书房里的鱼缸和碗缸也都换了鱼和水草,这才高兴地走了。

赵嬷嬷满脸笑意地看着李纨,“没想到,奶奶竟遇上了个‘知己’?”

李纨:嬷嬷,请听我的辩解。

“呃,那个王婆子,有些上进心,但没地方用。”

“她也是个真心喜欢花花草草、虫鸟鱼兽的。”

“你看那千鲤池,周围花草都是被精心修剪过的,就是她嫌婆子惫懒,自己学着剪的。”

“而且那些鱼也被养得精神着呢,所以咱们去喂的时候,才个个跳得欢腾。”

还低声对着赵嬷嬷说道:“鹤宝也常常去她那儿的,旁人都以为是去吃鱼的。”

“其实除了吃鱼,王婆子也常喂它,只是旁人不知道罢了。”

赵嬷嬷也觉得有些惊讶,“我常与奶奶在一起啊,奶奶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我竟一点儿不知道。”

“我只是撞见过一次罢了。”

“鹤宝对我熟悉,知道走到近处的是我,它也不会害怕地飞走,才让我撞见了一次。”

赵嬷嬷也有些顿悟过来,“之前,素云还跟我说,这个王婆子怎么突然开始给她递消息了,原来还有奶奶的缘故在。”

李纨颔首,“估计她也有看鹤宝的面子。”

“也就是千鲤池那里老有一股子鱼腥味儿,旁人不爱去,她才冲我们使劲儿。”

“不然我们也捞不着这个巧宗儿。”

赵嬷嬷:“哈哈哈,也是奶奶跟她投缘。”

李纨点头,本来以为这个王婆子就是只会养鱼。

没想到她不显山、不露水的,交际往来还挺广泛。

打听起消息来竟是一把好手。

于是就让素云和她继续来往,也给自己多一个打听消息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