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瑾打听下来,春草和薛贵华要等农忙过去,五月底才结婚,
时间充裕,二人就想着先去一趟陈家老家,寿县马头村。
自从去年神棍三人组被抓,“破迷信,讲科学”标语写满大街小巷,医院里又有了比仙丹更有效的神药,整个寿县的氛围是好得不得了。
寿县的氛围是好了,下面的村子如今可不算太平。
因为上面出了政策,继土改过后,要推行合作社。
这个问题,结合简沐涵带来的资料,华志明想了许久,也在内部开了几次大会讨论,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要搞。
合作社,公社化,在另一个时空虽然狼狈退场,但他依然坚持认为,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让资本主义在花国乡村萌芽。
土改过后,农村生产迅速恢复发展,扎根农村的干部自觉到了这一步,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许多党支部宣布解散,
这是一种因胜利而产生的骄傲情绪,组织涣散、思想消极、不求进取。
另外,经过几年的自由发展,地主打倒了,中农却开始萌生,买卖土地的现象增多,形成了新一轮的两极分化,
若是任由这样下去,或许再过十年,地主渔霸又重新站起来了。
这是华志明不愿意看到的。
可若只是限制土地买卖,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人口多的人家吃不饱,人口少的则土地荒废。
包产到户好吗?
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合作化好吗?
也好,资源整合、抗风险能力增强,避免了资本主义在花国农村生根发芽。
没有好与更好,不过是,选择更符合当下国情的那一个。
如今农村涣散趋势已经形成,要办合作社,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想要百姓将分得的土地、农具上交集体,他们不能理解。
陈少瑾和简沐涵到达马头村时,几乎每家每户,全都集中在村口大槐树下,讨论入不入社的问题。
“入社是好事儿啊,我家指定是要入社的。”
村里的老满仓笑容满面。
“那可不是,你家啥情况,铁锹犁耙凑不齐一套,牲口更是没有,入社了,可不就是能免费使了吗!”
玉花婶子就看不惯他这占便宜的样。
她家有一头老耕牛,平日里村子里的人来问她家借,好歹得带上一把豆子小米,入了社,这些都没了不说,可别再把她家老牛累出个问题来。
“书记,俺家就不入了吧。”
大家吵吵嚷嚷没个定性,一道拒绝的声音突然传来。
这下四周都安静了。
合作社虽然是遵守自愿原则,但上级领导干部干得热火朝天,村里大家又大多沾亲带故的,谁都没好意思第一个开口说不入社,
拒绝第一人出现了,大伙儿的目光顿时都聚集到他的身上。
是村里的贫困户孙老实。
“老实,你说说看,心里咋想的?”
村书记态度十分温和。
“书记,你也知道,俺家那情况,”
孙老实低着头,面上十分羞愧,
“俺婆娘身子不利爽,三天两头生病,娃娃们都小,做不了多少事,”
“为了治病,为了能喝两口粥,俺把分给俺家的地都抵得差不多了,”
“一没劳力,二没多少土地,俺哪来的脸入社?”
“这不是吃白饭,给大伙儿添麻烦吗!”
村书记还没说话,那边陈老实的邻居跟娣大娘开口了,
“老实兄弟,那你就更该入社了,老书记都说了,按土地和劳动力两个标准进行分配,”
“你家劳力不多,好歹有些地,大家一起种,总比你一个人种一半荒一半来得强。”
“那我们不就要多干了吗!”
家旺老叔不满意了,他们家就跟他的名字一样,人丁兴旺,
四个儿子八个孙子,属于在村里可以横着走的那种,家里那点田,都不够一家分的,
于是攒了些钱,从像陈老实这样的人手里买了不少田地,
如今,实实在在属于中农阶层了。
一家人干得好好的,每年除了留下口粮,还能攒些银钱,
加入合作社?他是傻子都不干。
一群人各抒己见,吵得热火朝天,谁都没有注意到站在不远处的简沐涵二人。
“合作社,不容易搞啊。”
简沐涵摇摇头。
“老实的人生怕自己占便宜,有小聪明的人打定主意要占便宜,有些资产的又怕别人来占自己的便宜,人性啊,就是这样。”
陈少瑾被简沐涵一连串的占便宜惹得发笑,
“要是你,会怎么做?”
“我?”
“你对我期望也别太高,人这一生,都被两样东西吊着,一是本性,一是道德。”
“我要是条件困难,不会入社,我要是条件太好,也不会入社,”
“只有恰恰好好,处于中等水平,才会入社,”
“因为这样,我既不会去占别人的便宜,也不会让人来占我的便宜。”
“你看着吧,以后有的吵呢。”
陈少瑾没有反驳这句话,反倒问着:
“你不赞同推行合作社?”
简沐涵顿时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一脸警惕的盯着陈少瑾,
“你别害我啊,我可没这么说!”
“再说,我也没本事参与这种国家大事,没这个脑子。”
她认真想了一下,
“我个人认为,合作社在这个时期其实是有必要的,在此之前,不是已经有干部在农村成立这种互助小组了吗?”
“合作社能最大程度的进行资源集中整合,产生最大效益,加入合作社,最起码不会出现,分了土地,还有百姓饿死的事,天灾除外。”
“可是同样也会滋生一批懒汉,反正饿不死,干嘛还要努力干活,我不干,有的是人干。”
“长此以往,粮食产量很可能逐年降低。”
虽然良种、化肥、机械化能够挽救,但那并非是一夜之间就能遍布全花国的政策。
合作社的本意是好的,但各种政策也需要保障到位。
“我觉得现在就很好,不强制,入退社自由,好不好的,自有百姓们衡量。”
如今还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想要促进工业发展,粮食必须成为保障,
等日后优质良种大量普及,化肥工业、机械化农业大力发展,政策自然会根据国情不断调整,
反正简沐涵相信,国家智囊团y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