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曹操北退,鬼哭峡的智囊博弈
(上一章有错误,忘记了前面设定,以为赵云马云禄交谈时,姜叙听到了赵云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故而在城楼高呼营救子龙将军。但后来回头看,姜叙只是听到了赵云自称河北赵龙,并未听到赵云真实的自我介绍。所以就改成营救赵龙将军。有朋友回复姜叙猜到赵云很离谱,一点也不离谱。其实是作者脑子短路了。)
……
孙权并非鲁莽之人,大多时候,他会审时度势,倾听良言,分析利弊,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判断。
但在巨大的战果摆在眼前,贪婪和欲望就会让他失去原本理智的思维,做出冲动之事。
其实这也没办法。
兄长之功业太过耀眼,如同一座大山,将他死死压在身下。
在很多人眼里,他得在孙策荫庇之下,幸在其突亡之时,幼子不得成年,才能有他的机会。
他能得江东之主,继承孙策的宏伟基业,是孙策的迫不得已,更是他孙权的意外之喜。
而众人皆为其喜之余,多多于孙权面前表扬赞美孙策,以为孙权会感激和高兴。
却未曾想,这给孙权造成了多大的苦恼。
因为对比兄长,自己若拿不出像样的战绩,终会被人诟病兄长传错了人。
尤其当孙绍日后愈发崭露头角,而自身却庸庸碌碌无所建树之际。
所以,对孙权来说,要想使江东上下信服,除了立下超越父兄的不世之功,别无他途。
比如这次突袭曹操,孙权甚至认真的想过:如果真能擒曹操,不去选择换取徐州,而是直接将其斩首。
那他的战绩和功业会上升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那么,他不怕曹操诸子报仇吗?
他还真不怕。
曹操一亡,曹操诸子必陷入夺嫡之乱,至曹氏力量分崩离析,又有刘备势力渐盛,当为曹氏首患,曹氏若想存活,那有精力与己为敌?
到时候借机北上攻取豫州徐州,那不还是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但孙权到底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只因刘备崛起太过于迅速,若到彼时,恐怕刘备从中获取的好处恐怕要比自己大得多了。
当下之际,擒得曹操,换取南阳和徐州,既有旷世之功,又有开疆之利,乃百利无一害之事!
于是,他选择冒这个相对稳妥点的险。
放弃水军优势,登陆北岸,集中兵力,以截获曹操。
……
此时曹操携兵正往北而行。
他未举曹氏大旗,乃作寻常退军,以掩人耳目。
可周瑜却猜到了。
他将主力部队安置在鬼哭峡,这是曹操北退必经之路。
此地两侧绝壁如刀削,山风掠过如鬼泣,极适合设伏。
那么,只此一路别无他路么?
于鬼哭峡前,也有两处北行之路!
一路须途径险壁栈道,比此地更为凶险。
只需安置数人,亦或烧毁栈道,则大军必困于此。
另一处则须向东绕远,道路时宽时窄,但经过云梦大泽,泥泞难走,路途也是非常遥远,几欲绕至江东地界,他料曹操断不敢走这条道。
那么万一曹操走了呢?
亦无妨事,此途必拖延行军之速。
待主公援军尽至,亦前后可夹击曹操于半路。
周瑜行事,素为缜密。
于此次设伏,其深信已然算无遗策,曹操一世枭雄,必失于此!
周瑜命人探查的第二天,斥候就得探出曹操正往伏击之地而行。
周瑜迅速命人封锁两处峡口。
看曹军往不往西行。
另一边,荀攸亦看出了地势的凶险。
他急叫曹操大军暂停北退。
曹操本欲固持己见,却见程昱也力劝相阻。
曹操淡然冷哼,不解道:“孤行军甚速,江东军怎来得及设伏?”
荀攸忧心忡忡的谏言道:“因黄忠纠缠不休,我军滞留汉阳逾半月之久。此段时日,江东若遣速军,足以至此设伏以待。”
曹操冷哼道:“莫非孤还回不得许都了?”
荀攸敛眉,思忖有顷:“当务之急,或可先遣轻装锐卒先行探路,确证途中并无敌军伏兵,而后迅速抢占隘口,方可顺行;若前路难测,恐有伏兵之虞,便当机立断,另择他途绕行。”
“可有他途?”
程昱看着地图回答道:“西有险栈,东绕大泽,皆非退军良选之路。”
曹操强抑愠火,缄口不言。
按荀攸的建议,势必要在这里停留数日。
可他担心一旦停留,原本并无伏兵,却等伏兵尽至,却待如何。
另一方面,他亦担心此时许都之局是否已经动荡不安,人心惶惶。
“大泽可多绕几日?”
“泽地状况未知,不敢轻言判断,然最少拖延十日!”
曹操拿过地图,思量许久。
而后抬起头,看看荀攸,又看看程昱:“倘若你二人俱作敌伏主将,当会如何设伏设防?”
“依在下之见……”
“慢!”
荀攸刚要开口,便被曹操阻止。
曹操取下两片粗布,一份递给荀攸,一份递给程昱。
“俱书于布上,不得互鉴!”
荀攸和程昱对视一眼,俱取笔书于布上书写。
曹操沉思片刻,亦取一布,并于布上书写。
一炷香的功夫,荀攸程昱俱书写完毕,呈于案上。
曹操亦将所书计策铺在案上。
三人一一观瞧,皆感诧异。
三人之计核心手段竟无半分所差,皆为截断栈路,伏鬼哭峡。
“看来,只有东渡大泽,这一条路可走了!”
“即便如此,亦险之又险。”
“既无别处,唯有如此!”
曹操果断下令,弃行鬼哭峡,东往大泽而去。
……
另一边,魏延府邸,空无一人。
据说其家眷皆被移至别处。
有人说,魏延叛逃江北,成了曹操的部下,其妻儿已被皇叔处决。
有人说,魏延西归刘璋,其妻儿家眷也跟着去了益州,皇叔未加阻拦,还赠予路费。
还有人说,魏延战死沙场,其妻儿被皇叔保护起来,有人就见过其妻拜仙祈愿。
此类谣言甚多,并无官方给出结论。
那么,这些谣言都是哪来的?
其实,都是黄月英命人出来的。
她为何这么做?
目的乃在于混乱江北斥候之耳目。
有时,对付谣言最好的办法,不是想办法辟谣。
而是在这谣言的基础上,再搞出一堆更离谱的谣言,待斥候抱着打探魏延真实情况的目的来此,得到的却是一堆毫无价值的信息。
这对魏延和其家眷不失为一种保护。
现在,魏延妻子正住在黄月英的家里,亲自照顾着黄月英。
这几日,黄月英身体尤为不适,月事阻断,呕吐不止,尤喜茱萸酸肉,竟是怀孕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