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崔府的路上。
“你这么开心吗?”崔羡望着邱予初,她时而低笑,时而严肃,时而摇头 ,心下很是好奇。
“还行!我早就看出何昀对思洛的情谊了。”邱予初挑眉。
“哦?什么时候?”崔羡颇有兴致。
邱予初思索片刻:“就是我给思洛买宅子,然后无意中走到济世堂的那次。”
“话说那次在门口碰到你,然后你让我进济世堂。我当时买了宅子,压根儿没有多少银子,我以为你想强买强卖呢。”邱予初淡淡一笑。
崔羡剑眉一挑:“你以为我要强买强卖?”
“是啊!你那个样子真的很像。”
崔羡微微摇头,敛起笑意,认真询问:“我以前在你眼里是什么样子?”
邱予初美眸一转,思忖片刻:“你沉稳内敛,感觉很淡漠!明明做的是好事,偏偏嘴巴不饶人。”
崔羡表情一滞,眸光微闪:“那现在呢?”说完认真地盯着邱予初的明眸。
“现在……?现在倒不像以前那个样子。”
崔羡继续问:“现在是什么样?”
邱予初看着他势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斟酌一下回道:“现在很温柔体贴,思虑周全。”
崔羡抿了抿唇,心一横,脱口而出:“那你喜欢吗?”
邱予初明眸睁大,目光微闪,随即垂下眉眼:“现在自然很好啊!”
崔羡心下略略失望:她说的是很好,而不是喜欢。不过没关系,他有时间和耐心静待花开。
“我会更好的!” 崔羡眸底盛满柔情,仿佛多看一眼都要溺死其中。
邱予初微微一笑。
马蹄哒哒,岁月静好。
翌日早朝。
皇帝示意陈立宣布退朝。
太师顾曜溪站出列,躬身拜道:“回禀陛下,臣闻国之兴衰,攸关储位;社稷所系,重在嗣承。
今四海初宁,然局势犹波谲云诡,内外诸事繁杂,臣冒死以陈立太子之恳切谏言。”
“陛下御极以来,殚精竭虑,致天下粗安,万民咸仰圣德。然圣上一身系天下安危,日理万机,身心劳顿。
立太子者,一可分忧于陛下,使龙体得有调养之暇;二能昭告天下,国本稳固,令万民安心,士农工商各安其业,朝堂内外信心倍增。”
“今二皇子邱铭泽天姿聪慧,性行温良,幼承庭训,熟读经史,心怀仁德,常念苍生疾苦。其于诸多场合,应对有礼,才情初显,颇具人君之相。
“且春秋渐长,立为太子,可使悉心研学帝王之术、治国经略,广纳贤才,历练羽翼,假以时日,必能担继统大任。
臣忝列朝堂,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每念及国祚长远,忧心如焚。望陛下顺应天时,俯察民意,择贤而立,早定国本。臣不胜惶恐,恭呈此奏,祈望圣裁。”
此话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炸开了锅。大部分大臣居然紧跟其后附和。
邱予初越听越心惊,这顾曜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怎么现在出来触逆鳞?
抬眸瞥向皇帝,他鹰眼微眯,眸底尽是冷厉,玩味一笑问道:“哦?众卿意下如何?”
话音刚落,就有人出来反驳:“太师此言差矣,自古以来,长幼有序,大皇子邱伯简乃中宫嫡出,血脉正统,且自幼蒙陛下与皇后悉心教诲,修身明礼,熟读经典,深谙仁孝之道。
其行止端庄,有君子之风,于诸多礼仪场合应对得宜,展现皇家风范。且随侍圣驾,观政听事,已初窥治国门径,积累经国之略。
若舍嫡长而旁骛,必致人心浮动,觊觎者起,诸皇子各树党羽,朝堂之上恐生分裂倾轧之虞,宫廷之内亦将陷入权谋纷争,消耗国家元气,危及江山永固。
臣诚惶诚恐,深知立储大事关乎国运,然为陛下宗庙、天下苍生计,不得不披肝沥胆,直陈利弊。”
邱予初眉眼紧皱,心下无语,大皇子邱伯简行止端庄?她怎么没看出来?真是什么话都夸得出口!
一时间,众说纷纭,皇帝怒目灼灼,朗声喝住:“成何体统!”
霎时,鸦雀无声。
皇帝目光在他们之间逡巡,最终落在邱予初身上,问道:“小十意下如何?”
崔羡眉心紧拧,担心地盯着邱予初。
邱予初敛起神色,赫然出列,娓娓道来:“臣以为现在论立储还为时尚早!父皇龙体康健、四海升平,足以可见父皇治国有方,驭国有道,为何在此时讨论!微臣实在不懂。”
邱予初话音刚落,太师顾曜溪又站出来反驳:“公主此言差矣,顺应天时,俯察民意,择贤而立,早定国本也是重中之重。为何在公主眼里就是小事。”
邱予初淡淡笑出声,自信昂扬,无情质问:“哦?早定国本是重中之重,你们是在为元安考虑,还是在为自己考虑?”
太师愠怒,只差拂袖而去,怒声道:“自然是为元安!公主怎可质疑我等为国之心?”
说完邱伯简和邱铭泽的拥趸者倒是形成了统一战线,都对邱予初口诛笔伐。
一时间朝堂大乱,崔羡担忧地盯着邱予初,正欲开口反驳,被邱予初抢了先。
“哈哈哈……”邱予初仰天大笑。
引起群臣疑惑,顾曜溪问道:“你在笑什么?”
邱予初敛起笑意,神色肃然:“我当然是在笑你们啊!一个个口口声声为元安着想。那之前陛下问谁去平定乌桓之乱时,你们一个个怎么不如今日能言善辩啊?”
“嗯?”邱予初提高音量,单字质问。
“当日一个个就如同缩头乌龟一样生怕陛下多看你们两眼。有些人甚至想方设法找借口逃脱,你们怎么有脸说自己是为元安着想!”
邱予初满脸嘲讽:“今日想让陛下立太子,一个个跟乌眼鸡似的斗得你死我活!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摸着良心说!”
“依微臣看,以后谁敢再提立储之事就让他去驻守边疆几年,好好体察民间疾苦,有命回来才准上奏!”邱予初躬身对皇帝拜道。
崔羡望着朝堂上舌战群儒的邱予初,目光灼灼,眸底满是欣赏之色。
一番肺腑之言响彻朝堂,那些刚刚还盛气凌人的大臣顿时噤了声。
宋丞相死死盯着邱予初,目光凛冽。
崔羡、裴天佑、谢廷瑞等年轻官员也随邱予初站出列,齐声呼道:“臣等所想与司史大人同!”
“哈哈哈……”皇帝望着眼前的局面,开怀一笑,看向邱予初的目光更加欣赏。不愧是他的女儿!真乃群臣表率。
“此事就如司史所言,若是谁敢再提,先让他驻守边关,有命回来再奏!”皇帝勾起唇角,目光一扫,龙行虎步,离开了正明殿。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