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奇壤 > 第678章 城墙与权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部落城墙。

这里汇聚着大量的边缘徭役以及部落族民,是部落内外两圈接触最频繁的地方。

由于环境的变化,原本仅计划修建“东西两侧”的城墙,又多加了一块北侧城墙。

因为部落内部现在根本不缺水源了。

盐湖区前方的泉眼,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较为纯净的水体。

不过水质较硬,若要用于浇灌,或者饮用,需要稍作沉降稀释。

部落前方的河流,则删除了部分坝体的修建计划,转而将其作为护城河进行规划。

护城的同时,也作为副水源、排洪渠道等用途。

护城河之外,便是少量的建筑。

建筑再往外,便是三三防御的外三层防御,同时大部分徭役,也居住在这部分范围内。

三三防御之外,便是防护林、经济林、隐藏林了。

这些人造林,一直延伸到附近的山体水泊跟前,再往外就是几百里山水了。

只要等城墙修建完全。

届时城墙可以抵挡住一些魔力流、气团,外来的虫蛇鼠蚁,让部落内部的阵法真正进入“自由发挥”阶段。

而且城墙往下十数米,也都是强化夯土,其密度足以拦住大部分一集浅底层生物了。

如果是二集地下生物,比如死亡蠕虫,则会受到城墙中的“镇压”“震慑”效果。提前被发现,甚至被直接镇杀在地下。

虽说,城墙不能拦住那些会飞的、擅长攀爬的怪物。

但除了这两种,无论跑得快、跳得高的,只要不是二集中上游及以上的,一般都不能直接侵入部落,大大降低了百姓受袭击的可能。

而且,就算你擅长攀爬。

站在城墙上以高打低,也总比在树上、树下追着对方跑要容易多了。

甚至是一些层次较低的飞禽。

由于受到高空压制的效果,不能飞太高。

城墙也能大大缩短彼此的距离,提高视野和锁定能力。最重要的是,城墙可以让一部分射程不足的重型武器威胁到高空目标。

亦能略微增加这些武器的射程。

举个例子,部落目前有两段实验墙。

墙上装着的三臂重弩,平地高射能打一千三百米。放在三十米高的城墙上,根据风速、能压等情况,亦能溢出15~45m的射距。

或许这几十米放在一千米面前不算什么。

可你要清楚。

50米的距离,你要跑几秒?

一集要几秒?二集要几秒?

一秒的时间,在战场上,又能发挥多大的差距。

更别说,部落一千二百多米外,正好是三三防御的空隙段。

若有敌军大举来犯,多半在登陆之后,会在这里扎营...

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

城墙竣工后,岗哨人员配置可以大大降低,站岗的条件也会大大改善。

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绝对非常可观。

足够坚固、足够复杂的墙体,也可以在防守战时,增加作战的操作空间,避免敌方远距离打击手段直接打进部落里。

城墙本身的强度亦是已经远远超出了前世的一般建筑。

材料的强度、加工后的提升、法术的强化、阵法的加持、符文的刻化、能量的蕴养、对各种能力的抗性...城墙甚至还能吃到一部分“图腾柱”的加持效果。

根据黎木估计。

如果墙体内室的建气人员满配置,不断地给墙体提供修复力量,甚至可以扛住一般的三集初期存在轮番轰炸整整三分钟。

三分钟,能干的事情太多了。

更别说,还会有瓮城、箭楼、堡垒等干扰项。

待城墙彻底修建完成。

部落将彻底与盐湖区合为一体,化作“日”字城。

北方(上方)三段城墙,南方(下方)四面山体。

一个超级地级市的面积,足够养活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人口了。

这次,就算再来几只冠名沙兽,也不见得能翻山越岭经过自己家了。

......

而随着部落的安稳。

产能的提升。

部落族民也有了机会,开始重新铺开他们的生活。

而人流极大的集市,最容易看出其中变化。

不少族人在交易之时,由于计重手段不够精确陷阱,所以经常会出现缺斤少两的情况。

而这种事情非常多,执法队管理起来又极其不便。

直到部落近期安定下来,金属也逐渐开始流入民间,第一批用于交易的“秤”“砣”才出现了。

秤身刻有13点,取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之意,也暗合黎木之前定下的记时周天规律,不易引起底层逻辑冲突。

但是由于丝线技艺,还未达到一定标准。

大多能承载重物的线体,都要比地球上的粗壮不少。

粗线遮小点。

稍微这么一挪动,一两几分的看不出来。

所以,缺斤少两的情况虽然有所好转,却依旧存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部落又在秤上多加了三个小点,由部落目前单位最新突破为指导,作更加细致的划分。

同时用不同的颜色点缀,象征着福、禄、寿三意。

若缺斤少两,不仅执法队更容易判罚,道德文化上,也有损福损禄损寿之意。

而秤砣亦为权,秤杆亦为衡,二者合一,作之权衡。

这件事。

对于一般的族民来说,只当是部落又捣鼓出了什么新玩意儿,又或者买卖方便,又或者某些人的赚取亏损。

可是对于部落高层来说,这就不是一般的意义了。

秤杆秤砣的出现,不仅意味着部落的生产力得以重新恢复,数量单位概念的进一步深入民间。

同时也是道德、法律等意识的逐步渗透。

原本部落多以大会洗脑,执法队看管,从外力进行影响。

可如今,生活的物品与生活的思想结合在一起,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就要比先前的阶段强了不止一星半点了。

而且。

部落这第一批秤杆秤砣的设计,制作,下发,讲解,故事,执法等等一套下来,也是多个总局进行相互配合的产物。

局部管理制度建立至今,线状向网状的发展预想,亦是正式开始推动。

小小的秤杆秤砣。

小在集市生计,大在家国未来。

将秤的概念植入人心,衡量善恶对错,丈量德行进退,权衡天地人生。

借助这难得的安逸时间,从细致末微开始,深入展开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