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疑惑不止出现在代丹心这里。
张定湘也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她和代丹心不在同一个朝代。
但她和代丹心同岁,读书识字也有三四个年头。
尽管她,因为社会人才选拔体制,并没有设定通过科举来提升自己的目标,但自从开始学习以来,张定湘深刻体会到读书识字对自己产生的巨大影响。
在未接触书籍之前,张定湘自然不知道没有识字读书之人的世界是如何的相对狭小且封闭。
而识字读书之后,每多增长知识,每多增长见识,她都对此要强化一下感受。
自因为,
在没读书识字之前,张定湘知道,那样的自己是永远也不会或者很少知道,
原来,有这么多圣贤名人创造了如此多的着作,读他们的着作,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读到最深处,似乎在和他们交流或者共鸣。
每一次阅读这些作品,都像是开启了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门扉,带来前所未有的感悟与启示。
不说论理的深邃,可即使是一句诗,甚至是一个词牌名,张定湘都知道,其背后有故事,在等待读书识字之人的叩门,
叩门之后的发现和解读,让张定湘欲罢不能。
不仅如此,张定湘还知道,原来,天下之内,有无数名山大川曾被前人游览,并留下了动人的游记。
透过游记中的文字,她仿佛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
一同领略那自然之美,体验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自由。
历史,则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长卷,记载着王朝的兴衰更迭、英雄豪杰的崛起与陨落。
张定湘读史,她对此兴致极高!
看不懂的地方,问长辈老师。
如若实在不行,则是拜访求知。
最后,还是不能,放在一旁,等待后来的自己——
那个有了更多知识和见识的她再次思与想。
张定湘自信自己会成为这样的人!
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执着,所以,张定湘理解历史是极为深邃的。
即使,她年岁很小。
但她知道,
历史——
正面看,那是时间洪流中个人命运如微尘般渺小却又顽强抗争的画面。
悠久的历史被文字刻痕记录,读这一面面,是历史的波涛汹涌而来,又汹涌而去,
个人如茫茫尘埃被裹挟,或噬灭,或苟活,或拼命一搏……
但在其中,却有超乎寻常的精神品质和智慧价值,或是坚韧,或是刚毅,或是……
而反面读。
则能察觉到史书之外隐藏的线索——
比如王朝背后的暗涌、百姓生活的真实状况,亦或是社会变迁的复杂轨迹……
这些,是没写在史书上,却能读得出的。
所以,张定湘的聪慧以及识字读书之后的见闻博强,都让她大增见识。
可即使如此,孟棠所作题目的前二个选项,依旧令她咋舌吃惊。
是人,怎会到如此地步?
是人,怎会卑劣到如此境地?
这大大超出张定湘的见闻下限。
她现在最大的感受便是,自己还是见识太少!怎会有人如此?!
这一发现让张定湘感到震惊不已。
她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见多识广,对世间百态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但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太过狭隘,现实远比她想象中更为复杂和残酷。
这种认知上的冲击使她不禁反思:
难道真的是自己见识太少了吗?
为何会有人能够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情?
此时,还是读书太少?!
约莫是如此,张定湘如此作想。
但,还是那句,她年岁尚小!所以,对人性之恶了解还是不足。
*
孟棠这边。
看着前两个选项,先逐一分析起来。
“第一个,这涉及的罪名是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
这个罪名所要规制的行为,指的是对未成年群体、老年弱势群体、患病群体、残疾人群体等负有监护、看管照护职责的人而实施了虐待。
所以,根据这个含义,保姆肯定是构成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
而这个罪名,不止是家庭里的人可以构成。
只要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具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个人都可以。
因为——
这些人与被监护、被看护人之间虽然是不具有家庭成员的关系的,但这群人的特殊之处在于——
基于法律或合同关系承担了监护、看护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