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 第143章 抗倭战争【豫湘桂会战-长衡会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3章 抗倭战争【豫湘桂会战-长衡会战】

【更令人震惊的是,传闻汤恩伯在其辖区内横行无忌,横征暴敛,随意杀戮无辜之人】

【他的恶行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他恨之入骨】

【当地人有\"水旱蝗汤\"之说,可见其危害之大】

【这样的行为使得他失去了民心,这一战还未开打,似乎胜负已定了】

三国

曹操看着天幕,喃喃自语道:“民心?这汤恩伯已然失去了民心,想必失败已为时不远。”

言罢,曹操微微皱起眉头,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之事,紧接着开口问道:“仲德如今情况如何?”

立于下方的荀攸闻听此言,赶忙上前一步,抱拳施礼后恭声答道:“回丞相,仲德所率之部现已抵达海边,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建造船只。”

曹操听闻此消息,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点头赞道:“甚好,仲德办事向来稳重可靠,令吾颇为放心呐。不知那些民众对我军此番行动作何评价?”

荀攸稍显迟疑,随后小心翼翼地说道:“启禀丞相,大部分民众称赞丞相乃是替天行道之举。”

曹操闻言,双眼微眯,嘴角泛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轻声说道:“哦?没想到孤在民众之中竟能拥有如此良好的名声。”

荀攸见状,急忙又补充道:“不过丞相,亦有部分人……。”

未等荀攸把话说完,曹操便一摆手打断了他,沉声道:“不必再说下去了,孤明白你的意思。你只需告诉孤,持有此种看法之人究竟多否?”

荀攸略作思索,然后回答道:“丞相,据程昱随机询问数人的结果来看,持两种观点之人大概各占一半吧。”

曹操听罢,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缓缓说道:“也罢,只要他们不在此事上给孤拖后腿即可。待得孙、刘二贼被剿灭之后,孤一统天下之时,这些流言蜚语自当烟消云散。”

荀攸忙不迭地应道:“丞相圣明!”

【果不其然,4月17日,战斗正式打响】

【负责守卫黄河防线的一个团由于兵力不足,最终被东洋军彻底突破】

【而这一次,数量庞大的东洋军改变了以往的正面突击战术,转而采用了大迂回、大穿插的策略,让准备后退决战的国民党军队猝不及防】

【仅仅三十多天,东洋军如入无人之境,连续攻占洛阳、许昌等中原重镇,顺利打通了平汉铁路南段】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不禁深深地叹息一声,感慨万千地说道:“兵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朕早已了然于胸。然而,令人费解的是,那天幕之中的国民党历经如此漫长岁月的征战,为何始终未能参透其中真谛呢?”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如疾风般疾驰而至,转眼间便来到了眼前。

李世民定睛一看,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喜悦之情,原来为首之人正是他所倚重的大将秦琼等一干人等。

但当他仔细审视时,却惊讶地发现人群中竟然不见程咬金。

李世民眉头微皱,面露关切之色,急忙开口问道:“知节何在?怎未见其归来?”

秦琼微微躬身抱拳,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臣等也没有看见知节。”

李世民听闻此言,心头不由得一紧,脸上流露出一丝隐隐的担忧,喃喃自语道:“莫不是途中遭遇了什么不测之事?”

秦琼连忙宽慰道:“陛下放心!知节一直以来都是福将,想必此次也不例外。”

尽管秦琼这般安慰,但是李世民心中的忧虑依旧难以消散,那愁绪仿佛凝结在了眉宇之间。

【这一战役的失败令人震惊,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开战仅仅三十七日后,汤恩伯竟然丢失了三十八座城池】

【豫中会战宣告结束】

【战后,根据国民党方面的统计,在整个豫中会战中,国民党军队的伤亡人数不足两万人,而击毙和打伤的东洋军仅有四千余人】

【这样的战绩实在难以让人满意,汤恩伯最终被蒋撤职】

明朝

“这……怎么会败退得如此之快?”

太子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声音颤抖地说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朱棣则一脸淡然,轻描淡写地回应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太子急忙转向朱棣说:“父皇?”

朱棣微微皱起眉头,指着天幕上的伤亡,沉声道:“看看这伤亡对比,一目了然,国民党军要么是在撤退,要么就是正在撤退的途中。能打出这种情况也不奇怪。”

【但是,国民党没有想到这次的溃败只是一个开始】

【很快,东洋军展开了第二阶段的攻势,目标明确地指向了长沙的薛岳第九战区】

【这一次,东洋军的指挥官是横山勇,他手中的牌显然比前几次要好得多】

【东洋军一下子投入了10个师团,将近25万人,而国军的第九战区只有35万人】

【这是双方兵力差距最小的一次,面对东洋军如此明显的优势,薛岳的第一道防线很快就被攻破】

唐朝

松赞干布站在高处,看着天幕,目光深邃而凝重地说道:“说到底,还是实力最为重要啊!我们必须不断发展壮大才行。”

禄东赞在一旁恭敬且小心翼翼地回应道:“赞普英明,在您的领导之下,吐蕃已然愈发强盛。”

然而,松赞干布却轻轻摇了摇头,叹气道:“这远远不够啊!我们与大唐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转头看向禄东赞问道:“对了,那李世民如今身在何处?”

禄东赞连忙躬身答道:“启禀赞普,据我方密探所传来的消息,李世民应当正在亲自率领大军东征东洋呢。”

听闻此言,松赞干布微微一怔,随后便沉默不语,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双眼凝视着天幕,陷入了沉思之中。

【仿佛回到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候,薛岳还是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一步步将敌人引入炉膛】

【而横山勇似乎也很配合,不断逼近长沙城】

【此时的长沙城只有一个第四军驻守,形势万分危急】